戰略傢的眼光

(一)

1959年,劉少奇主席提岀瞭“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口號。

三自一包:自由市場、自負盈虧、自留地和包田到戶。

四大自由:自由租地、自由貸款、自由雇工、自由交易。

由於歷史的原因,20年後,劉主席的這些願望才開始實行。

再次感恩劉主席!感恩鄧公!

這是摘自網上的一段話,或許這是當下普遍的認知。

(二)

新中國的成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還未進入社會主義。

當時徹底推翻瞭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人民群眾翻身做瞭主人,但生產資料依然是私人占有,分配形式也未實現按勞分配。

工商領域,是資本傢把持生產資料,農業領域,經過土改,廣大農民占有土地。此時的社會性質,是新民主主義社會,屬於資本主義社會范疇。

從1949年開始到1956年結束,是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期,過渡期有個總路線,即“一化三改”,實現工業化;對個體農業和手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實現集體所有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實現國傢所有制。

還有個提法叫“一體兩翼”,由農業化國傢轉變為工業化國傢,這是一體,即發展目標;途徑就是對個體農業和手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實現集體所有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實現國傢所有制,這是兩翼。“一體兩翼”和“一化三改”提法不同,但內容一致。

(三)

研究這個總路線,其實主要在說兩個問題。一是發展方向,從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即從落後走向先進。一是發展途經,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和國傢所有制,即私有制轉向公有制。

為什麼私有制要轉向公有制?

一是資本主義有一個無法解決的根本矛盾,即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是產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破壞力巨大,對生產力的發展構成障礙。

二是勞動創造價值,而非其他因素。按勞分配不僅體現公平,而且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生產資料私有制阻礙瞭按勞分配的實施,也阻礙瞭生產力的發展。

三是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共產黨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工農勞動階層利益。而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工農勞動階層恰恰是掌握資本最少、掌握生產資料最少的階層,實行公有制和按勞分配,最利於調動他們的創造性。

(四)

建國初期,上海的資本傢攪亂市場,黨動用全國的力量和資源才平息瞭這場危機。其中不乏有國民黨特務的煽動破壞,但起決定作用的仍然是資本傢。資本瘋狂追求利潤,才不管你全局利益還是民眾福址,隻要有縫就去下蛆。

抗美援朝期間,我志願軍物資耗費巨大,相當一部分軍用物資需向資本傢購置。

上海大康藥店資本傢王康年,利欲熏心,用自來水作註射液,用爛棉花充作藥棉,賣給志願軍,致使大批志願軍傷病員傷病情惡化,有些人致殘,有些致死;

上海大名路聯合牛肉莊張新根和陜西北路徐福記牛肉莊徐苗新兩人,在為志願軍承做牛肉罐頭期間,竟然用水牛肉和馬肉冒充好的黃牛肉,私吞人民財產三十億元。這還不算,為瞭進一步榨取利潤,這兩個奸商竟然買來一千斤臭牛肉和壞牛肉制作牛肉罐頭。有些臭牛肉表面發綠,為瞭掩蓋,他們就在表面塗一層牛血,當做好牛肉送給志願軍。許多志願軍吃瞭這些壞牛肉之後,紛紛中毒、患病。

濟南盛昌蛋廠經理劉雲生、廠長安景遠等,在承做志願軍用的蛋粉時,把七千六百多斤變壞瞭的臭蛋摻進去。

武漢大興米廠副經理彭錫承,在給一批支援志願軍的大米加工時,暗中用兩千斤黴米盜換好米。

北京廣達興記糧棧經理石利如,承做支援志願軍用的醃菜四萬多斤,他把兩百多斤砂子摻進去。

蘇州奸商劉盛興給志願軍做豆腐幹三萬斤,每百斤裡少放瞭五斤鹽和十斤醬油,又不把豆腐幹曬幹,以致頭一批二千五百斤豆腐幹運到常州就發黴腐爛瞭。這批爛豆腐幹退回以後,他又把它摻到以後的貨品中交出去。

杭州奸商唐夢偉、汪德孚等,在承做志願軍用的餅幹時,用次面粉換取好面粉,並且用低價的石堿代替蘇打粉。這樣的餅幹,吃瞭之後就要喉焦舌苦。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資本能夠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也有一定的腐朽性。資本出現壟斷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監管稍一放松也會禍國殃民。

(五)

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質疑過社會主義過渡總路線。當時準備用十多年的時間過渡完成,結果是全國人民熱情高漲,沒幾年的功夫就圓滿完成任務。1953年制定的“一五計劃”,到1957年就超額完成。

“二五計劃”就不是很順利瞭。因為要實現工業化,鋼鐵的產量就成瞭硬指標,又因為“一五計劃”超乎尋常的完成,急躁冒進成為普遍的情緒。鋼鐵產量指標憑空拔高瞭一大截,為瞭完成任務,各地無所不用其極,平衡被打破,農業生產,包括其他領域的生產不可避免地受到損失。加上三年自然災害,以及中蘇關系交惡,蘇聯停止支援中國的項目建設,撤走專傢,逼迫中國還債等一系列內外因素,中國的發展遇到極大困境。

人們對計劃經濟的批判,對前三十年津津樂道的否定,基本以上述為素材,為靶子。

當時農業領域的困境,源於無限奉獻的地位。要實現工業化,又沒有西方武力掠奪、壓榨殖民地等原始積累的財富支持,隻能向農業不斷的伸手。農業、農村和農民勒緊褲腰帶支持工業化,農產品、勞動力、各類農業資源隨要隨給,如同被薅光羊毛的羊。三年自然災害,損失的首先是農業,賠償外債用的是農業資源和農產品,農業領域的困境可見一斑。

(六)

盡管如此,集體經營下的農業,依然取得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前修建瞭8.6萬多個水庫和600多萬個大大小小的池塘,讓中國農業第一次基本實現水利化。今天中國水庫庫容量的90%都是當時建設的,讓中國的水澆地從1955年的3.9億畝,增加到1967年的9億多畝,到改革開放前,中國23億畝耕地的大部分都成瞭水澆地。

改革開放前根治瞭黃河、淮河、海河千年水患,讓河南、魯西南和魯西北、安徽、蘇北大地的億萬人民從此安居樂業,不再遭受水災和饑荒。

改革開放前開展瞭“農業學大寨”運動,全面改造瞭中國的農田,6.7億畝農田成為旱澇保收的高產農田;數億畝丘陵山地成為有利於機械化耕種的大塊平整農田;上億畝鹽堿地變成良田;北大荒地區歷時20年的大規模建設開發,解決瞭1億多中國人的吃飯糧食問題。覆蓋全國的農墾系統,為中國開墾耕地7億多畝,讓中國耕地從1949年的14億多畝,增加到改革開放前的近23億畝,保障瞭今天近14億中國人的農產品供給。

改革開放前培養瞭一大批農業技術專傢,在湖南歷時15年培養瞭高產的雜交水稻,增產的糧食可以解決數億人的吃飯問題。可以說,今天中國的高產農作物種子,基本都是當時奠定的基礎。

  改革開放前還建設瞭十三套大型化肥系統,以及在每個行政縣都建有小型化肥生產工廠,保證瞭有足夠的化肥供給農村生產糧食。同時還建設瞭數百個農藥廠,減少病蟲害對糧食生產的危害。

  再看糧食總產量,1950年13212.5萬噸,1975年28451.5萬噸,26年增長瞭1.2倍;1979年33211.5萬噸,2004年46946.9萬噸。26年間增長0.4倍。

對比一下人均糧食產量,1950年239.4公斤,1975年307.9公斤,26年間人均增長54.9%;1979年340.5公斤,2004年361.2公斤,26年間人均增長6.1%。

以上數據說明,改革開放前的農業生產總體上處於良性發展階段,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有效,糧食產量快速提升。

(七)

改革開放前的生活確實艱苦,改革開放後的生活確實改善很多,這是人們的普遍印象和評價。“三自一包、四大自由”針對農村政策的調整,確實激發瞭人們的生產積極性,這也得到瞭公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說的直白些就是以利益為導向,激發人們全力以赴的投入到物質生產當中去,竭盡全力地創造物質,改善生活。

改革開放前後的生活差距,一方面確實是生產積極性的提升,有效豐富瞭物質資源;另一方面工業化初具規模,國傢不再伸手向農業高積累,發展所需資金轉向內債外債的籌借。

改革開放前,除五十年代初向蘇聯舉債,用於抗美援朝和大規模工業項目建設外,基本上再無借債。三年困難時期還請瞭蘇聯外債,之後就是既無內債又無外債。

改革開放後,為解決發展資金所需,一方面是大力舉債,一方面是大力壓縮其他公益支出。如高校、醫院、出版傳媒、文化團體、國防建設等。同時,輕工業的發展,特別是用於生活方面的產品生產,也是國傢的重點。

不再從牙縫裡摳錢去謀發展瞭,吃得飽一些,好一些,還是可以做到的,人們普遍感受到變化,表示國傢謀發展的同時,更重視民生質量的提升。

當各種放開的政策將人力的潛能激發出最大值以後,問題開始逐漸暴露。

耕地的條塊分割,對實現農業機械化造成阻礙,離開機械化,農業是沒有發展前景和競爭優勢的。

一傢一戶的分散經營體制,延續瞭幾千年農民的生產模式,根本沒有競爭力,在市場經濟大潮下,相對於各路有組織的資本勢力,不可避免地處於弱勢地位,甚至被淘汰。

集體經營轉為分散經營,由於資源、能力差異,容易導致收入上的兩極分化,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貧富對立,社會問題叢生。

以利益誘導出的生產積極性,很快轉向瞭普遍的自私自利。小生產者的地位,和致富光榮的號召,以及公益性民生、文化的缺失,導致瞭小資產階級情緒的泛濫。

當下的農業、農村和農民,愈發成為發展中的短板弱項,多年來國傢一直予以大力扶持,弱勢地位始終無法改變。

目前農村鼓勵的土地流轉,大戶經營,農業合作社,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都是解決存在問題的諸多嘗試,其所針對的,就是一傢一戶分散經營的農業經營體制。

(八)

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由分散經營轉變為集體經營,有著充分的制度優勢。至於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就行瞭,比如亂計劃問題,比如積極性問題,辦法很多,特別是要重視科學謀劃和覺悟提升。

放開對於個人來講,實質上是所謂的松綁,很多事情都不受限制瞭,什麼事情都可以做瞭,禁絕多年的黃賭毒又沉渣泛起,何況假冒偽劣和坑蒙拐騙。多出來的物質財富與沉淪下去的精神靈魂,成瞭鮮明對比。二者本可以雙輔雙成,比翼齊飛。

毛主席是戰略傢,是中國近現代眾多革命者中唯一被公認的。之所以要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是因為戰略傢的眼光更深邃一些,用王震的話講,能往後看五十年,應該是至少。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