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文明史系列】撣族與撣國

撣族與撣國

一、撣族

撣族(Shan),一般指分佈在緬甸聯邦共和國境內的傣泰民族。緬甸官方將分佈在撣邦高原的傣泰民族命名為“撣(Shan)”,分佈在撣邦高原邊緣和其它地區的傣泰民族命名為昆(Khun)、允(Yun)、罕底(Khanti)、小撣(Shan Gale)、大撣(Shan Gyi)、毛撣(Maw shan)、泰蘭(Tai Lem)、泰隆(Tai Lon)、泰那(Tai Lay)等不同族稱。實際上,緬甸各地的傣泰民族並不承認緬甸官方的民族劃分,對外均統一自稱“泰(Tai)”,普通緬族人稱其為“撣(Shan)”。

撣族(Shan)與泰國的泰族(Thai)、柬埔寨的泰族(Thai)、越南的泰族(Thai)、老撾的佬族(Lao)、中國的傣族(Dai)、印度的阿薩姆族(Assam),是分佈在不同國傢不同叫法的同一個民族,都是傣泰民族的一部分。

撣族源於中國的雲貴高原,曾多次在雲貴高原建立政權,後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擠壓,逐步向中南半島及南亞次大陸遷徙,分佈在泰國、老撾、緬甸、越南、柬埔寨、印度、中國等多個國傢。緬甸境內的撣族主要分佈撣邦、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曼德勒省、實皆省、德林達依省等河流沿岸及平原地區。

公元十世紀初,蒙舍(南詔)政權被漢族權臣篡奪,蒙舍(南詔)陷入混亂,失勢的撣族開始南遷西徙。十二世紀時期,南遷西徙的撣族已經廣泛定居於紅河流域、湄公河(瀾滄江)流域、湄南河流域、薩爾溫江(怒江)流域、伊洛瓦底江流域等水資源豐富地區,少部分已經抵達佈拉馬普特拉河流域(雅魯藏佈江下遊)地區。

十三世紀中後期,蒙古大軍征服大理國設置雲南行省, 果占璧王國(後果占壁)和勐泐(泐國)也先後被蒙古大軍占領,導致大量撣族再一次南遷西進,間接增強瞭南部、西部眾撣族小邦國的實力,南部、西部的撣族小邦國開始逐漸強大。

從達光(撣)開始,前果占壁、蒙舍(南詔)、後果占壁、麓川、阿瓦等撣族政權都先後統治過緬甸大部分地區。十六世紀以後,雲貴高原及中南半島的撣族政權幾乎都被崛起的緬族所滅,或成為緬族的屬國,或直接被緬族統治。緬族衰弱後,緬甸中部、北部、東部形成三十多個撣族小邦國,既向中國皇帝稱臣,又向緬甸國王納貢。

十九世紀末,英國占領緬甸後,緬甸中部、北部、東部的撣族小邦國均臣服於英國。1922年,在英國人的推動下,緬甸部分撣族小邦國聯合組建瞭“撣聯邦”。1947年2月12日,撣族、克欽族、欽族、緬族等多民族代表在撣邦彬龍小鎮簽署《彬龍協議》,欲聯合從英國殖民者手中爭取獨立。1948年1月4日,撣族、克欽族、欽族、緬族等民族宣佈獨立,並聯合組建“緬甸聯邦”,洋檜(Yawnghwe)的撣族土司蘇瑞泰(Sao Shwe Thaike)當選第一任緬甸聯邦總統。

二、撣國

撣國,即達光王國後期,是哀牢國(達光王國前期)殘餘勢力在伊洛瓦底江上遊地區建立的軍事民主制國傢。

(1)淵源

公元一世紀,漢帝國在哀牢境內與滇國殘餘勢力展開廝殺及哀牢王族的反漢鬥爭,導致哀牢民眾陸續遷至怒江以西及伊洛瓦底江上遊地區發展。

公元77年,哀牢國因類牢反漢失敗,統治中心開始轉移到怒江以西的伊洛瓦底江上遊地區,成為怒江以西地區、伊洛瓦底江上遊地區各部族的盟主,很快又在伊洛瓦底江上遊地區崛起。

(2)發展

崛起的撣國,與南部的驃國開始發生沖突,驃國不斷對撣國進行侵擾。東北有強大的漢帝國,南面有驃國侵擾,受到兩面夾擊的撣國,選擇瞭向更加強大的漢帝國靠攏。據《後漢書•西南夷傳》載:“公元97年,撣國國王雍由調派遣使臣經永昌到洛陽出使東漢帝國,贈送撣國出產的珍寶,漢和帝劉肇回贈瞭金印和紫綬帶,同去的部落頭人也得到漢和帝贈予的印、綬和錢帛”。公元120年,雍由調又派遣使臣及龐大的雜技團出使漢帝國。公元131年,雍由調再次派遣使團經日南郡(今越南西北部)出使漢帝國,並向漢帝國贈送瞭撣國的大象。

撣國與漢帝國建立外交關系後,不僅解除瞭漢帝國的軍事威脅,還得到漢帝國的支持,撣國民眾與漢帝國境內的族人來往頻繁,雙方使臣也頻繁互訪,撣國吸取瞭漢帝國的先進文化,引進漢帝國的歷法,農業生產得到提高,民眾開始富足,軍事也得到加強,南面的驃國懾於逐漸強大的撣國,開始停止瞭對撣國的大規模軍事侵擾,隻敢時不時試探性地對撣國進行侵擾。

公元二世紀末,東漢帝國群雄並起,有的擁兵自重;有的招賢納士,占州郡以待良時。此時,與撣國接壤的東漢帝國永昌郡名存實亡,永昌郡治下的各部族紛紛自立,開始威脅到撣國的安寧,撣國失去漢帝國的軍事支持,南面的驃國開始大規模向北用兵,直接占領撣國尊莫、東帕一帶的領土,並繼續向北擴張。

公元234年,撣國瑪展王去世,尚穆達王被推舉為國王,為平定叛亂和抵禦驃國進犯,遷都蒲甘姆。公元242年,尚穆達王去世後,其女婿列米滿(貢瑪法)繼承王位,對內開始一系列改革,對外積極抵禦驃國。

列米滿執政時期(242-281),撣國國力大增,周邊小國紛紛歸附,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強大的王國。列米滿之後,經歷五任國王,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社會文明達到歷史新高。

公元五世紀,驃國又開始不斷侵擾撣國南疆,南部的傣族民眾苦不堪言。尚列佐滿王為抵禦驃國侵擾,率傣族軍民沿伊洛瓦底江南下,在瓦南班地區砍伐森林、開墾田地、建立城鎮,並派兵鎮守瓦南班。

公元517年,尚列佐滿去世,驃國蠢蠢欲動,國內各地頭人也相互攻伐,內憂外患。為穩定局勢,大臣們擁立賢能的三等和尚繼位。公元562年,三等和尚去世,還政於尚列佐滿的後人尚列佐。公元565年,尚列佐去世,吳尚佐繼位。

(3)覆滅

公元六世紀中期,國勢強盛的驃國人口猛增,不少驃人開始遷移到瓦南班一帶居住,驃國與撣國的沖突不斷升級,吳尚佐忙於應對驃國的進犯,瑞麗江一帶的傣族頭人混魯、混賴兄弟趁機做大,兼並周邊領土,於公元576年,在勐卯(瑞麗)建立“果占壁國”。

公元586年,驃國為尋找新的都城,傾其全國之力北征,一舉攻下撣國王城補甘姆,撣國土崩瓦解,撣國王族(哀牢王族)紛紛逃亡至哀牢故地,各地頭人紛紛自立。混魯、混賴兄弟趁亂兼並撣國各部族,並率傣族軍民抵禦驃國的進犯。

三、緬甸阿瓦王朝

阿瓦王朝(1364-1555),是撣族先民在伊洛瓦底江中下遊地區建立的古代王朝,由奪取蒲甘王朝政權的“撣族三兄弟”後裔德多明帕耶於1364年在阿瓦城(今緬甸德達烏縣境內)建立,故名。共歷19代王。統治著緬甸北部(上緬甸),與白古王朝南北對峙。1527年被同為撣族的麓川王室代替,1555年被緬族的東籲王朝所滅。

阿瓦王朝在國王明吉斯伐修寄執政時(1368~1400),鞏固瞭上緬甸的統一,促使撣族、緬族一起興修瞭皎克西齊道壩和密鐵拉湖等水利工程,農業有所發展,國力日增,連阿拉幹也一度成為其附庸。1371年與白古王朝國王頻耶宇結為聯盟,但是這個聯盟隻保持瞭15年。由於孟族統治集團之間有矛盾,孟族封建主勞驃竟要求阿瓦王進攻白古王羅娑陀利,於是爆發瞭戰爭(史稱四十年戰爭)。1425年雙方聯姻結盟後,這場戰爭始告結束。在戰爭期間,撣族大批南遷至人口稀少、土地肥沃的下緬甸。

阿瓦王朝同中國關系密切,早在撣族三兄弟篡奪蒲甘政權時,蒲甘遺族就向元朝求援。元軍曾於1300年兵圍三兄弟占領的木連城(緬名敏生)。後元軍見大勢已去,無意再戰,並在皎克西助緬人興修水利,挖掘頂兌運河,而後撤兵回國。明洪武十六年(1383),阿瓦王派板南速勒首訪中國。翌年又遣使訪問,明廷授阿瓦王為“緬中宣慰使”。1396年明廷派錢古訓、李思聰至雲南麓川,調停阿瓦與麓川之間的糾紛,使雙方罷兵和好。1406年又派張洪使緬甸調停阿瓦與孟養之間的糾紛。錢古訓寫的《百夷傳》和張洪寫的《使緬錄》等書,均為珍貴史料,對研究明代的中緬關系有很大價值。1414和1433年明廷又兩次遣使至阿瓦,調解阿瓦和木邦的沖突。

阿瓦王朝由於長期戰爭,國力消耗殆盡,農田荒蕪,人民迫於饑饉、戰禍,紛紛向東籲逃荒和避難。北方的木邦和孟養等土司就乘機發展自己的勢力。1527年孟養土司思倫聯合木邦攻占阿瓦城,殺阿瓦王莽紀歲(即瑞難喬信),立自己的兒子思洪發為阿瓦國王。此後,殘殺緬族僧侶,毀壞佛塔,焚燒佛經。這些暴行,激起瞭緬族人民的強烈憤慨。1542年東籲王朝進軍卑謬。思洪發在卑謬慘敗後,就一蹶不振,各地緬族人民紛紛起義。1543年思洪發被緬臣明吉耶襄所殺。1555年,阿瓦王朝為東籲王朝所滅。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註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