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針流派比較與分析

頭皮針法又稱頭針法,是指利用毫針或其他針具刺激頭部特定區線,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頭針療法是微針系統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經多年發展形成多個流派,各頭針流派既有相通之處,又各具特色。

頭針流派的不同主要表現在頭部腧穴的定位不同,全息象的不同,理論基礎的不同等,但不同流派之間又有相通與重合之處。

筆者查閱瞭方雲鵬頭針、焦順發頭針、於致順頭針、湯頌延頭針、林學儉頭針、朱明清頭針、俞昌德顱針、劉炳權頭針、日本山元敏勝頭針、王新明“頭發際象”相關資料,對以上9種頭針流派的理論基礎、穴位命名、穴位分區、全息象、進針角度、進針深度、行針手法等方面進行更加全面的比較和分析。

不同頭針流派比較與分析

1 流派分析

比較各傢學者對頭針的理論、定位及功能等的異同,將頭針流派分為以上9個流派。

於致順最初參考的頭針流派為焦氏頭針,之後再提出頭部7個分區。

孔堯其、潘賓、賈懷玉、徐平在臨床上均采用朱氏頭針治療各種疾病。

張鳴九、靳瑞、李繼英、秦敏、劉偉、代田文志的頭針多以傳統頭部經穴為刺激點,故將其分到頭部經穴流派。

2 各頭針流派源起與定位的比較

(1)方氏頭針

方雲鵬研究頭針是受啟發於兩個病例,多次試驗後摸索到:針刺大腦皮層功能定位在頭皮外表投影的特定刺激點來治療全身疾病的新線索,而且頭部的一些部位及刺激點,能夠治療全身有關部位的疾病。

眾多刺激點連線,構成一個冠狀線、矢狀線、人字縫上的人體縮形,額部構成人體縮形。

“伏象”區即刺激點連線像人體的縮形伏於冠狀縫、矢狀縫和人字縫的位置上,為總運動中樞,共一個穴區。

“伏臟”區即前額部特異刺激點連線形成左右兩側與人體左右相對應的半側人體內臟,為總感覺中樞,共兩個穴區。

倒象、倒臟穴區為大腦皮層的運動中樞和感覺中樞在頭皮上的投影。

“倒象”穴區位於中央前回部位,為運動中樞,共兩個穴區。

“倒臟”穴區位於中央後回部位,為感覺中樞,共兩個穴區。

除此之外,其他機能中樞的命名包括思維、記憶、說話、書寫、運平、信號、聽覺、嗅味、視覺、平衡、呼循(思維是一穴,其餘均為二穴)共21個穴位區域。見圖1。

圖 1 方氏頭針圖

(2)焦氏頭針

焦順發從體針募穴的理論基礎上得到啟發,募穴為臟腑經氣聚集的地方,大多募穴非本經腧穴,但分佈在臟腑相對應位置,與臟腑距離很近。同理,焦順發認為治療腦源性疾病,其病灶在腦,可取與腦部相近的腧穴,即頭穴。

焦順發的頭針療法最為盛行,曾被編寫在高等教育中醫藥類規劃教材。

焦氏頭針刺激區大部分是大腦皮層功能定位的對應頭皮區,如中央前回是對側肢體的運動中樞,對應的頭皮部位即為運動區。以此類推,設立刺激區包括運動區、感覺區、舞蹈震顫控制區、血管舒縮區、暈聽區、言語二區、言語三區、運用區、足運感區、視區、平衡區、胃區、肝膽區、胸腔區、生殖區、腸區,共16個區。見圖2。

圖 2 焦氏頭針圖

(3)於氏頭針

於致順1973年開始運用頭針治療腦血管病後癱瘓取得良好效果。在使用“焦氏頭針”收到瞭滿意的效果之後,發現一個刺激區可治療多種疾病,便提出“針場”假說。即針具刺入後,針具本身、針具與組織間的作用、組織被破壞等所產生的物理、化學等變化而產生的“場”直接作用於大腦皮層及有關部位改善瞭這些部位的病理變化。同時提出“於氏”頭穴七區劃分法。根據“場”的理論結合腦的功能提出7個分區:頂區、頂前區、額區、枕區、枕下區、顳區、項區。見圖3。

圖3 於致順頭針

(4)湯氏頭針

湯頌延起初在“焦順發頭針”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經驗,探索“湯氏頭針”,同時借鑒“微針系統診療法”“方氏頭針”“高麗手指針”,最後提出完整獨立的“湯氏頭針”,根據中醫藏象經絡學說理論以及中醫全息象,湯頌延認為人體的額部和頭部有全身的縮影,結合大量的臨床實踐探索出以陰陽點為界,陰陽點前面為陰,意象人體仰臥於頭部,後面為陽,意象人體俯臥於頭部,共60個區、域、點、線,並證實瞭其區的可靠性。見圖4。

圖4 湯氏頭針圖

(5)林氏頭針

林學儉在中醫學和現代腦科學理論基礎上,發現瞭大腦皮層的 9 個聯絡區在頭針中的重要作用,並對大腦皮層功能定位區與聯絡區在顱表投影位置準確定位,提出瞭“小腦新區”,填補瞭頭針選區和治療上的空白,通過刺激特定區域,改善大腦皮層相應部位血流量,提高腦內神經營養因子的數量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腦源性疾病的作用。林氏頭針分為顳三針、額五針、運動前區、附加運動區、聲記憶區、語言形成區。見圖5。

圖5 林氏頭針圖

(6)朱氏頭針

朱明清在湯頌延的影響下對頭皮針產生興趣,1984年朱明清執筆將14條標準線定為《頭皮針穴名國際標準化方案》,1987年完成《朱氏頭皮針》,又經臨床上不斷探索重新總結為《朱氏頭皮針醫學實踐叢書》,朱氏頭針以百會為中心點、督脈為中心線,將治療部位劃分為9條治療帶:額頂帶、額旁1帶、額旁2帶、頂顳帶、頂枕帶、頂結前帶、頂結後帶、顳前帶、顳後帶。見圖6。

圖6 朱氏頭針圖

(7)劉氏頭針

劉炳權鉆研子午流註,靈龜八法和現代時間醫學,並根據九宮八卦學說和頭部腧穴相結合,,在針灸理論指導下與現代解剖學相結合首創“八卦頭針”,運用於治療中風偏癱,效果顯著。劉氏頭針是以頭部的某個穴位或骨性標志為中心,從旁開適當距離的前、後、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呈八卦向中心透刺,形成一個八卦陣。見圖7。

圖7 劉氏頭針圖—百會小八卦

(8)俞昌德顱針

俞昌德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結合現代醫學顱骨解剖結構特點,提出顱骨縫針法。顱骨縫在發育閉合後,骨縫間仍有導血管,且或有小導靜脈通過,與其相伴有復雜的神經和感受器,共同構成臨床應用針刺顱骨縫治療腦血管疾病及後遺癥的解剖學基礎。俞昌德顱針針刺部位為:顳縫、矢狀縫、人字縫、冠狀縫。見圖8。

圖8 俞昌德顱針

(9)王新明頭針

王新明在使用“焦氏頭針”和“方氏頭針”過程中發現前額發際是人體頭面部的縮影,進而發現頭部對應上、中、下焦,後提出“頭發際象”是整個人體的縮影,即整個頭皮像一個人體俯臥在頭上。“頭發際象”按整個人體的縮影分為頭面區、頸項區、上肢區、上背區、脅區、胸區、下背區、脅肋區、上腹區、腰區、季肋區、下腹區、骶髂區、少腹區、下肢區。見圖9。

圖9 王氏頭針圖

(10)山元氏頭針

山元敏勝在應用中國頭針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發現以神庭穴為中點,針刺部位向兩側做相應改變時,針感部位隨之改變。於1973年將各點定為A、B、C、D、E點,命名為“新頭針療法”。山元氏頭針幾乎均位於前頭部,與軀體內臟器官關系密切。山元式對前頭部與後頭部各穴進行針刺時,均獲得良好的療效。見圖10。

圖10 山元式頭針圖

3 各頭針流派理論基礎的比較

以中醫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各流派皆有借鑒;以西醫解剖學為理論基礎包括方氏頭針、於氏頭針、劉氏頭針、山元氏頭針、俞昌德頭針;

以中醫藏象學說為理論基礎包括方氏頭針、湯氏頭針、朱氏頭針;

以大腦皮層功能定位為理論基礎包括方氏頭針、焦氏頭針、湯氏頭針;

以陰陽學說為理論基礎包括湯氏頭針、朱氏頭針。

此外,於氏頭針理論基礎有超聲波治療原理、“針場”假說;

焦氏頭針理論基礎有經絡感傳現象;湯氏頭針理論基礎有“蓋天說”;

林氏頭針理論基礎有腦血液與腦功能原理;

劉氏頭針理論基礎有子午流註、靈龜八法、八卦學說。

4 各頭針流派全息現象的比較

“全息胚”最早為張穎清提出,後創立“生物全息律”。生物全息律認為生物體的任一相對獨立的部分的每一位點的化學組成相對於這一部分的其他位點,都和其所對應的整體的特定部位化學組成相似程度更大,而且其分佈規律與其所對應的部位在整體上的分佈規律相同。

方氏頭針中“伏象”的定位與王氏頭針的人體背部定位相似。

方氏頭針中的“伏臟”穴區在人體頭部前額,左右兩側各分別構成與人體左、右相應的半側人體內臟、皮膚縮影圖。

山元式頭針在前頭部和後頭部各有一個全息象,其研究表明,與軀體各部位及內臟器官聯系較為密切的頭穴,幾乎全部位於前頭部。

湯氏頭針的全息象是假設把人體作冠狀切面,等比例縮小成與頭皮前後半部大小相等的前後兩半縮影。人體前為陰,後為陽,即全息象的前半身為陰,倒懸仰臥於頭皮前半部分,人體後半身縮影為陽,倒懸俯臥於頭皮後半部分。

朱氏頭皮針的全息象中,自神庭穴至百會穴相當於一個仰臥的人體,自百會穴至腦戶穴相當於俯臥的人體,兩人體均為靜坐姿勢。第三個人體縮影為人體垂直站在百會穴上,第四個人體縮影為仰天橫臥在前發際,頭在神庭穴而會陰在本神與頭維之間,左右各一。

王新明頭針的全息象相當於將人體從額到會陰沿前正中線剖開向外展平,上肢從上肢內側正中,下肢從下肢內側正中剖開向外展平,其形象與“頭發際象”基本相同,見圖11。

山元式頭針全息象

方氏頭針全息象

湯氏頭針全息象

王新明頭針全息象

朱氏頭針全息

圖11 各流派頭針全息圖

5 各頭針流派針具、刺法、治療時間的比較

各傢頭針流派針具選擇多為 0.30~0.40mm×25~50mm的毫針;

刺法多為單手進針法和雙手進針法

於致順強調透刺和叢刺

朱明清提到的刺法種類最多,有透刺、對刺、交叉刺、接力刺、排刺、半刺、繆刺;頭針刺角度多為平刺和斜刺;

方雲鵬頭針針刺深度到骨膜

劉炳權頭針針刺深度為肌層與結締組織之間,其他流派均刺到帽狀腱膜以下

各流派多快針進針

於致順頭針留針時間最長為6~10h

朱明清頭針留針時間為2~48h

其他流派頭針留針時間多為20~60min。

6 各頭針流派優勢病種的比較

小結

1各流派頭針不同之處

行針手法、刺法、留針時間不同。

方氏頭針、湯氏頭針行針手法為提插、捻轉

焦氏頭針、於氏頭針、劉氏頭針、王氏頭針的行針手法為捻轉,且於氏強調一般不使用提插

林氏頭針與朱氏頭針的行針手法為抽氣法和進氣法。

同區的主治病癥不同。不同流派頭針療法中,相同定位其主治病癥有差異,不僅跟流派的原本定位有關,還和其全息象有關。

全息象的不同。各流派全息象的位置和陰陽各不相同。方氏頭針的“倒象”為陽,“倒臟”為陰;湯氏頭針以陰陽點為界,前陰後陽;王氏頭針以“頭發際象”的中間為陽,兩側為陰。方氏、湯氏、王氏三者的相同之處為,後頭部中間代表人體背部,其中隻有湯氏為下肢在頭頂,上肢在後向發際下端,方式與王氏與其相反。山元式頭針,以前頭部為陽,後頭部為陰。

2 頭針療法面臨的主要問題

定位方法不統一。各流派的定位方法差別較大,理論基礎雖有相同之處,但全息象差別較大,以至於對頭針穴區的定位各不相同,但各頭針流派在臨床中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針刺方法不統一。各頭針流派針刺的角度和深度較為統一,但針刺手法各不相同,有的使用提插捻轉,有的隻進行捻並強調禁止提插,可見頭針流派的針刺操作較為復雜,未有統一認識和標準。

同穴區主治病癥不統一:定位方法與全息象的不同導致瞭同穴區的主治病癥的差異,這造成臨床上使用頭針的盲目性與不規范性,使頭針療法的臨床運用缺乏嚴謹性。

不同頭針流派在針具選擇、針刺深度較統一,但是穴位定位與功能大不相同,相同病癥的針刺部位不一致。方氏頭針的“伏臟”與山元式頭針的前額處相似,而山元式頭針的全息象是從前額到發鬢下端,為整個人體,方氏頭針的“伏臟”是前額到頭維穴處,為半側人體。朱氏頭針與方氏頭針、山元式頭針的全息象有相似之處。各頭針流派全息象不同,針刺穴位不同,卻皆有顯著效果,可能與穴位的非特異性相關,例如:針刺足三裡可治療多種疾病,針刺不同穴位對一種疾病均有效果。因此,頭針流派的多種全息象,隻是一個理論需要,還是要與頭針治療效果相對應,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探索,最終找出最佳全息象。

各流派頭針留針時間為15min~48h不等,穴位雖有雙向調節作用,但是針刺時間過長會起到反作用,例如:針刺止痛效果顯著,但留針時間過長反而會引起疼痛。筆者認為頭針的留針時間不僅和病種相關,還和癥型、病程等相關,因此,留針時間應根據患者個人情況來決定。

不同頭針流派對於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類疾病、疼痛類疾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而焦氏頭針、湯氏頭針可治療婦科疾病,湯氏頭針、山元式頭針、林氏頭針、王氏頭針重點提到治療兒科疾病,焦氏頭針、山元式頭針均可治療哮喘,此為不同頭針流派主治病癥的相通之處,有學者研究瞭不同頭針流派治療各系統疾病的優勢病種以指導臨床應用。

不同流派的主治病癥也各具特色,如焦氏頭針可治療腦囊蟲病、舞蹈癥、皮層性多尿,朱氏頭針強調頭針對臨危重癥和情志因素所導致疾病的治療,林氏頭針可治療中樞性便秘等。在其他頭針流派研究“頭皮針”的時候,俞昌德提出“顱針”,即針刺顱骨縫來治療疾病,而矢狀縫在督脈循行線上,其縫上有囟會、前頂、百會等穴,冠狀縫、人字縫和顳縫貫穿膀胱經和膽經,其縫上有五處、玉枕、懸顱等穴,可見頭針療法不可脫離中醫理論獨立存在,而中醫經絡學說是頭針療法中最重要的理論基礎。

筆者認為各頭針流派雖以不同方式劃分頭部針刺治療的區域,但最終均可歸結到經絡在頭部的循行,由此進一步探索臨床上頭皮針療法的最佳治療方案。

目前,各頭針流派沒有統一的進針角度、行針手法、留針時間,使一些醫者在臨床應用中存在定位不準確、治療手法不適等問題,導致治療效果欠佳,影響頭針推廣與發展。對於哪個流派頭針的治療效果最好也尚未明確,我們應該加強頭針臨床研究,找出頭針診治疾病的內在規律,不斷優化頭針方案,尋找出最佳穴位定位、針刺手法及量化標準,提高針灸從業者的理論與實踐水平,從而提高臨床療效,促進頭針針療法的應用與推廣。

來源:張子迪,王銳卿,劉敬萱,孫彥輝,李曉峰,張莘,張選平,賈春生,邢海嬌.頭針不同流派比較與分析[J].針刺研究,2021,46(9):809-814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