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澮——朝鮮版張良的逆襲傳奇,科考失敗不代表人生失敗

作者:正二位都承旨

科舉制,自隋唐誕生以來就逐漸成為民間士子和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同時也為國傢機構的正常運轉提供瞭源源不斷的動力,折射出無數平凡人不屈服於命運的堅韌與抱負。因此,歷代朝廷都十分重視科舉在選拔人才方面的重要性。正如宋真宗趙恒禦制《勸學詩》所言:“富傢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號召天下學子奮發向上、積極進取,努力成為一個於國於民的棟梁之才。然而,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裡,總有一些不擅長考試的人。他們在常人眼中就猶如異類一般,時常淪為眾人口中的笑柄。可令人驚奇的是,往往這些人到最後卻做出瞭突出的成績,令那些埋頭苦讀的學子們為之仰視。

韓國人復原的朝鮮王朝時代的科考現場靖難功臣、領議政、上黨府院君——韓明澮

始建於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七月十七日的朝鮮王朝,同樣對科舉選仕制度十分重視,甚至將其視作延續國傢命脈的根本所在。為瞭能夠篩選和吸納優秀人才進入朝鮮的官僚隊伍,自太祖大王李成桂時代起,朝鮮王廷就對科舉選仕制度進行瞭多次改革,力圖完善選拔體系,探尋適合朝鮮半島的科考文化。但是,由於朝鮮王朝廣泛吸取瞭中國科舉制的精髓,這就導致每次科舉結束後的官吏錄用率普遍不高,以致於出現大批大批的落榜生,加劇瞭科舉的殘酷性。不過,在這幫落榜生當中,卻誕生出一位名載史冊的大人物。他憑借著出色的謀略和辛辣的手段,幫助王室宗親之一的首陽大君李瑈登鼎王位,同時身兼功臣、國舅、領相的三重身份,位極人臣,羨煞旁人不已。這個人就是世祖大王時期的名臣、被後世稱之為朝鮮版張良的上黨府院君韓明澮。本期承旨將深入剖析韓明澮的成長歷程,帶領大傢去認識這位屢試不中的驚世之才的傳奇人生。

根據李肯翊在《燃藜室記述》的記載,韓明澮字子濬,祖籍忠清道清州人氏,生於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十月二十五日。父親是清州韓起,母親是藝文應教李逖的女兒。韓明澮的傢族,自高麗王朝以來就人才輩出,可以說是相當顯赫的地方豪強。他的曾祖父韓尚德曾經做到江原道都體察使,祖父韓尚質位列藝文春秋館太學士,標準的正二品大員。原本他的父親韓起是有機會步入仕途的,畢竟背景顯赫,掌握著諸多資源。可是,韓起的祖母宋氏擅自給人主婚,觸犯國法,從而遭到瞭王廷的嚴厲懲處,也影響瞭韓起的仕途。在朝鮮王朝時代,做官最忌諱的就是背負政治污點,一方面國法不允許“臟吏”存在,另一方面則很容易被政敵抓住把柄。可能是宋氏犯法的案件不斷發酵,韓起最終與仕途失之交臂,懷著不滿與憤懣離世。

韓明澮的出生,充滿著異常與神奇。李氏懷胎7個月就生下瞭韓明澮,當時產婆看見嬰兒時,差點沒嚇暈過去,因為韓明澮的四肢尚未成型。可以試想一下,一個四肢還沒有成型的嬰兒在地上蠕動,那場面堪稱古代版異形的既視感。毋庸置疑,怪胎的稱呼是跑不瞭瞭,據說韓氏宗族羞於此事,打算把韓明澮秘密拋棄。可當眾人準備動手時,站在一旁的乳母卻聲言阻止。在她看來,出生奇特的人日後必有大出息,所以她建議把韓明澮撫養於密室中。既然如此,那也隻好這樣瞭,說到底這怪胎的身體裡也流淌著傢族的血脈。於是,韓明澮被放置在密室中撫養,時間久瞭,他的四肢也漸漸成型變壯,已然是正常且健康的嬰兒。

隨著歲月的流逝,韓明澮逐漸長大成人,各方面天賦也開始顯露。少年時期的韓明澮並沒有像其他兩班貴族傢的公子一樣,跟隨師傅學習儒傢經典。相反,他被送到山寺裡讀書,接受僧人的教育。至於為何會出此下策,我們不得而知,也許是想讓他避避風頭,畢竟怪胎的傳聞很難隱瞞。通過對《燃藜室記述》和《國朝人物考》的解讀,韓明澮在山寺學習的日子,應該持續到他舉行冠禮為止,期間還傳出過他夜行山谷時,有老虎護送其返回寺廟的傳說。當然,這種記載就過於誇張瞭,深山老林裡的老虎終歸是野生動物,怎麼可能像傢貓一樣溫順呢?無論如何,神奇的韓明澮即將前往京畿漢陽,踏入莊嚴的科舉考場,去迎接自己一生都難以抹去陰影。

科舉屢試不中,讓韓明澮心灰意冷,轉而縱情於山水之間韓明澮與權擥結為生死之交,兩人日後成為撥弄風雲的人物

科舉考試對於韓明澮而言,無疑是最痛的領悟,因為他從頭到尾就沒考上過,屢試不中。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是他能力不行的緣故。實際上,韓明澮的讀書天賦很高、悟性也很強,對讀書頗有一番心得。但是,有天賦不代表會考試,會考試不見得有大作為。承旨認為,他的落榜可能是寫的字不好看或者喜歡劍走偏鋒,所以主考官在閱卷時第一時間扔掉瞭他的試卷,致使他名落孫山。成為落榜生,對於韓明澮而言是相當難受的事情,更何況此前的他自視甚高。為此,他選擇放浪形骸,終日遊玩於山水之間,借此抒發內心的苦悶之情。人在低谷的時候,總會尋找傾訴的對象,韓明澮很快就與另一位士子權擥結為生死之交,兩人吟詩作對、觀覽山色、對酒當歌,好不快活。隻是,韓明澮怎麼也沒想到,坐在自己對面的這個男人,日後將成為他出人頭地的關鍵所在。

可能是落魄的日子過瞭太久,讓傢裡人替他感到十分擔心。既然科考失敗的事實無法改變,那就先成傢立業吧,必須找個女人好好管管他,整天吊兒郎當也不是個辦法。於是,韓明澮迎娶瞭中樞院副使閔大生的女兒,韓閔兩傢結為姻親。韓明澮結婚後,在嶽父閔大生的幫助下,依靠蔭敘獲得瞭敬德宮直的官位,算是找到瞭能夠養傢糊口的工作,而閔氏也似乎很旺夫,在嫁給韓明澮不久,就讓他收斂瞭性情,而且激發瞭他的野心和志向。恰逢此時,一場機遇即將降臨,給韓明澮打開瞭通往人生高峰的快車道。

公元1452年5月14日,文宗大王李珦在景福宮康寧殿薨逝11歲的王世子李弘暐即位,是為端宗大王,成為朝鮮王朝第6代國君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五月十四日,文宗大王李珦在景福宮康寧殿薨逝,在位兩年,享年三十九歲,年僅11歲的王世子李弘暐即位,是為端宗大王,成為朝鮮王朝第6代國君。由於端宗年紀尚幼,所以軍國大事皆交給皇甫仁、金宗瑞、趙克寬等顧命大臣組成的議政府負責,兩班集團等於把控瞭王廷大權。得知幼主登基的韓明澮嘆息不止,因為通讀古今的他最瞭解權力鬥爭的殘酷性,端宗是無法震懾野心傢們的。根據《魯山君日記》的記載,當校理權擥辭官從東萊溫井養病返鄉時,韓明澮星夜來到老友傢中,兩人詳談瞭很久。韓明澮認為,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朝野很快就會掀起波瀾,安平大君李瑢已經在跟顧命大臣秘密往來瞭,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既然時勢造英雄,為何不利用時勢出人頭地呢?通過觀察王室宗親,唯獨首陽大君李瑈具備做大事的潛質,可以考慮一起投奔他。韓明澮的一席話,讓權擥擊掌贊嘆,當即同意向對方遞呈請狀。

翌日,權擥親自前往首陽大君的府邸,向他舉薦韓明澮。剛開始,李瑈對韓明澮是將信將疑的,畢竟權擥把他吹得神乎其神,有種算命被騙的感覺。可是,當彼此坐下來交談後,李瑈才放下心頭的疑慮,真正意識到韓明澮是個有真本事的人,可以考慮納入麾下。就這樣,韓明澮在好友權擥的舉薦下,順利成為首陽大君李瑈的謀士,幫助他出謀劃策,打擊兩班集團咄咄逼人的氣焰。韓明澮在成為首陽大君的謀士後,凡府邸政令皆由他一手包辦,顯示出李瑈對他的信任,而韓明澮也不斷在幫助李瑈招攬人才,努力爭取朝野勢力,構築起反議政府包圍圈。

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九月二十五日,此前被安插在皇甫仁府內的眼線傳來消息,議政府打算廢黜端宗李弘暐,然後把安平大君李瑢推上朝鮮王位。同時,他們還秘密調遣黃海道和忠清道的官兵進京,命令尹處恭和趙藩往安平大君府邸運送兵器甲帳,有意來一次裡應外合,將生米做成熟飯,徹底掌握王廷權勢。這道消息瞬間讓在場所有人汗毛直立,權擥趕緊向李瑈進言,必須提前做好準備。關於廢黜端宗的真實性,史學界至今仍存在爭議,因為該言論出自夾雜政治形態的官修史書,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到底皇甫仁和金宗瑞等人是不是確實有過這種想法?我們不清楚、也不知道。但在首陽大君李瑈看來,這是兩班集團企圖將自己趕盡殺絕的危險信號,雙方已經喪失和平共處的機會瞭。好!既然你不仁不義,那也沒什麼好商量瞭,李瑈索性舉兵靖難,提前動手。

以皇甫仁和金宗瑞為首的兩班集團企圖改朝換代,讓首陽大君李瑈感到巨大的威脅,因此他決定提前發動政變公元1453年10月10日,首陽大君李瑈糾集人馬發動靖難,強硬肅清兩班集團的黨徒

同年十月十日黃昏,在韓明澮的精心部署下,權擥、洪達孫、郭連城、洪允成等心腹重臣雲集於首陽大君府邸,借口奸臣金宗瑞等人弄權專政、不恤軍民、迷惑聖聽,舉兵發動政變,史稱【癸酉靖難】。根據韓明澮的謀劃,首陽大君李瑈帶著數十位隨從,先行來到金宗瑞的府邸門前,以“借政丞帽角”為由,趁機錘殺金宗瑞,血洗對方傢門。隨後,李瑈匯集前來支援的隊伍,高呼“奸臣已除”的口號,親率100名侍衛甲士迅速經由南門沖入景福宮內,解除禁軍武裝,並且派兵駐守宮門要害。因為事發突然,兩班集團的其他成員根本不清楚政變的爆發,反而一如既往地入宮值班。結果他們晃晃悠悠地進入宮門後就遭到府軍的劫殺,皇甫仁、趙克寬、李穰三人當場喪命,而尹處恭、李命敏、趙藩、元矩、金衍等人,則被其他府軍抓捕處斬,整個漢陽城內一片血雨腥風。

見既定目標達成,首陽大君李瑈即刻命令鄭麟趾擬寫奏疏,派人給端宗李弘暐送去,希望侄子能夠頒佈教旨為自己正名。正準備就寢的端宗得知宮廷發生巨變,也明白自己無法阻撓政變的發生,隻好題寫教旨,並派遣內官嚴自治準備酒菜犒勞自己的叔父。天亮後,端宗李弘暐在勤政殿正式將軍國大事委任給首陽大君李瑈負責,還加派140名精壯軍士充當衛隊。至此,李瑈從一介王室宗親變成瞭整個國傢的掌舵人,避免瞭淪為階下囚的悲慘命運,而韓明澮也因為在靖難行動中的優秀表現,被李瑈提拔為軍器錄事兼司仆少尹,賜予“輸忠衛社協策靖難功臣”稱號,實現瞭華麗逆轉。來年八月五日,韓明澮再次越級晉升,被授予同副承旨之職,成為正三品堂上官,正式進入中央權力樞紐。

癸酉靖難後,端宗李弘暐將軍國大事委任給首陽大君李瑈負責因為韓明澮在靖難行動中的突出貢獻,李瑈將他提拔進朝鮮的中央權力樞紐,曾經的落榜生實現瞭華麗逆轉明朝代宗皇帝——朱祁鈺

時至今日,韓明澮的身份轉變,讓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為之惶恐。正所謂“士別三日,非復吳下阿蒙”,韓明澮用實際行動證明瞭自己的價值,日益受到李瑈的重視,甚至到瞭離不開他的地步。李瑈評價韓明澮最著名的一句話,莫過於“明澮,吾子房也”,將他比作漢高祖劉備的首席智囊張良,凸顯出他在自己心裡的重要地位。正因為韓明澮很關鍵、很可靠,所以自景泰四年起,韓明澮幾乎負責瞭朝鮮王朝一切外交事務,經常以體察使的身份巡視朝鮮八道和出使明朝。到後來,他的名氣一度傳到明朝君臣的耳朵裡。隻要他來到北京,明代宗朱祁鈺就會笑著說道:“忠直老韓又來矣!”折射出他很欣賞韓明澮,每次都會下賜犀帶綵段等貴重物品,並且在通州為他餞行,這在朝鮮王朝518年的歷史中是絕無僅有的特例,此人實在是深諳人際交往的江湖老手呀!

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閏六月十一日,首陽大君李瑈在勤政殿接受端宗李弘暐的禪位,是為世祖大王,成為朝鮮王朝第7代國君。世祖李瑈登基後,因韓明澮向自己奏呈清算錦城大君李瑜的建議,於是李瑈連跳兩級晉升他為右承旨,改封“輸忠衛社同德佐翼功臣”稱號。翌年六月二日,由於鄭昌孫和金礩的告發,致使成三問、河緯地、樸彭年、柳誠源、金文起等人密謀擁立端宗復辟的計劃破產,世祖嚴令義禁府追查相關人員,韓明澮在此案中出力甚多。【庚子政變】的審理結束後,他又一次被提拔為左承旨,並且罪臣李命敏的妻子孟非也被世祖賞賜給他做小妾。此時的韓明澮可以說是集大小功勛於一身,用“紅得發紫”這四個字來形容再適合不過瞭。

首陽大君李瑈接受端宗禪位後,由於成三問等人企圖復辟端宗,導致李弘暐慘死於寧越行宮公元1460年4月11日,韓明澮的大女兒嫁給王世子李晄,被冊封為王世子嬪睿宗大王傢族世系表

然而,世界上註定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情,上帝幫你開瞭扇門,就會給你關上一扇窗。韓明澮的噩運隨之而來,首先在膝下兒女裡開始顯露跡象。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四月十一日,為瞭與王室結為姻親,進而穩固自己在朝野的地位,韓明澮將自己的大女兒許配給世祖李瑈的嫡次子兼王世子海陽大君李晄,韓氏被冊封為王世子嬪。可是,正當韓明澮夫婦為女兒感到高興時,韓氏在生下李晄的嫡長子【仁城大君李糞】後便因病薨逝,年僅16歲,謚號【章順】,讓夫妻倆哭腫瞭雙眼,而且李糞最後也沒能存活下來。女兒的死,給韓明澮帶來瞭巨大打擊,因為自幼父母雙亡的他十分渴望傢庭的溫暖,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重演。據說判漢城府事鄭軾為韓氏設奠時,韓明澮跪在地上久久沒有動靜,直到一旁的司儀發覺並加以提醒,韓明澮才慢慢爬起來,可見對他的打擊有多大瞭。

長女走後,韓明澮繼續供職於王廷,幫助世祖李瑈打點政務。或許是同情這位足智多謀的靖難忠臣,在世祖的有意撮合下,已故懿敬世子(桃源君)李暲的二兒子、乽山君李娎迎娶瞭韓明澮的小女兒,韓氏被冊封為“天安郡夫人”,兩傢再次喜結連理。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九月八日,疾病纏身的世祖李瑈在壽康宮正寢薨逝,享年51歲,葬於光陵。王世子李晄遵奉遺詔即位,是為睿宗大王。世祖李瑈的升天,標志著激蕩崢嶸的歲月一去不復返,被睿宗復職為領議政的韓明澮也漸漸遭到朝野新生代們的排擠,例如尹子雲、金國光、尹士盼、徐居正等人,開始占據著王廷的話語權,讓韓明澮感到稍許失落。

懿敬世子(桃源君)李暲的二兒子——乽山君李娎朝鮮王朝第8代國君、海陽大君、睿宗大王——李晄

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即位僅一年的睿宗在景福宮紫薇堂薨逝,再次把朝鮮王朝推上瞭風口浪尖處。一年間連續薨瞭2位國君,不僅讓宗親百官們抑鬱不已,而且讓八道官民倍感疑惑,國傢到底出瞭什麼事情呢?無論如何,必須盡快推選合適的王子繼承大統,國不可一日無君。當日,貞熹王後(慈聖大妃)尹氏在康寧殿東邊的便室內召集瞭申叔舟、韓明澮、具致寬、崔恒、洪允成、曹錫文等王廷重臣,商討由誰來主持國喪。起初,貞熹王後考慮讓王長孫兼月山大君李婷來主持國喪,但回頭一想,這孩子也是自幼多病,肯定活不長命。於是,她又考慮讓睿宗留下來唯一的嫡子【齊安大君李琄】來繼承大統,因為這合乎嫡長子繼承制。隻是,此時的李琄才僅僅3歲,連母乳都還沒斷,幼主登基遭人掀翻的例子並沒有過去太久。思來想去,她最終決定由乽山君李娎主持國喪和繼承大統,此舉也博得瞭眾臣的一致認可。廷議一結束,文武群臣、宮廷禁軍、禮樂諸班等隊伍就來到乽山君的府邸前,向他宣讀即位詔書。時年12歲的李娎身穿冕服登輿進宮,於勤政門處即位,是為成宗大王。同時決定在自己成年以前,政務均由貞熹王後垂簾聽政,並且尊自己母親韓氏為仁粹王大妃。

世祖大王李瑈的正妻、慈聖大王大妃、貞熹王後——尹氏已故懿敬世子(桃源君)李暲的原配、成宗大王李娎的生母、仁粹王大妃、昭惠王後——韓氏

成宗即位後,對朝堂上的老臣非常尊敬,尤其對上黨府院君韓明澮特別重視,想讓他兼任吏曹和兵曹兩大部門的判書。雖然新君的態度很誠懇,但是無奈年事已高,54歲的韓明澮實在幹不動瞭,在力辭後僅接受兵曹判書一職。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四月十五日巳時,成宗李娎的元妃韓氏在求賢殿甍逝,年僅18歲,謚號【恭惠】。得知自己女兒再一次離世,韓明澮徹底看淡瞭塵世,已經無欲無求,不想再忍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人間悲劇瞭。三年後,韓明澮正式向王廷呈遞致仕奏疏,希望成宗能夠批準自己告老還鄉。但是,成宗拒絕瞭他的請求,下賜幾杖勉留功勛之臣。於是,在接下來的十餘年時間裡,韓明澮幾乎淡出瞭人們的視野,不再糾纏於朝野的權力爭鬥。相反,他像今天很多退休老人一樣,一有時間就帶著歌姬出遊會友,抽時間打理名下的田宅土地,還留下瞭出資幫助成均館購置書籍和修建狎鷗亭的民間軼事。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十一月十四日,傳奇一生的靖難功臣韓明澮在傢中病逝,享年72歲,賜謚號【忠成】,葬於忠清道清州韓氏族墓。韓明澮的人生,猶如一部精彩的歷史小說,有曲折、有驕傲、有苦惱、有喜悅,誰會想到當年那位貌不驚人的落榜生,最後能夠獲得某些人一輩子都不敢想象的榮譽和權勢呢?是的,科舉隻不過是一條道路罷瞭,科考失敗不代表人生失敗,真正走到社會上,還得憑借過人的情商和智商,善於把握任何一個值得冒險的機遇,這又何曾不是對每一位正在寒窗苦讀的你們的勸誡呢?文章的最後,就以韓明澮的一首詩來作為結語吧!“龍飛值輿運,獨慶遇聖德。接地會風雲,麗天明日月。終始誓山河,忠義保金石。惟當竭此心,永世荷洪澤。”韓明澮,真是一位瞭不起的人物!

公元1487年11月14日,韓明澮走完瞭自己人生的旅程,享年72歲

【參考文獻】

1.《朝鮮王朝實錄·太宗恭定大王實錄》

2.《朝鮮王朝實錄·魯山君日記》

3.《朝鮮王朝實錄·成宗康靖大王實錄》

4.《燃藜室記述·世祖朝相臣·韓明澮》

PS: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尊重版權,感激不盡。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