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解讀:什麼是時間?什麼是空間?理論上時空是什麼?

時間與空間是無處不在的,但時間與空間到底是什麼呢?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很多具體概念或直觀感受,去理解、描述和感知時間與空間,但我們無法瞭解其本質,因為具體與直觀,無法抵達時間與空間的——底層構建與作用路徑。

顯然,時間與空間在事物的最底層,並支撐與構建瞭生活與萬物。

但科學視角,卻提供瞭一套繞過“具體與直觀”的邏輯路徑,讓我們可以在感知層面以下,洞察到時間與空間的“本質圖像”,即:底層構建與作用路徑。

本文,將會從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角度,去推演並解讀,時間與空間的本質所在。

主題目錄如下:

  • 時間的本質
  • 時間的方向
  • 空間的本質
  • 時間與空間
  • 四維時空
  • 場與以太
  • 結語
  • 後記1:為什麼光子沒有靜質量
  • 後記2:光子與靜頻率
  • 後記3:光與測地線
  • 後記4:宇宙循環與時間對稱
  • 後記5:熵、信息、時間
  • 後記6:方程、概率與時間
  • 後記7:非線性的時間

時間的本質

最簡單的理解,時間是用來描述變化的計量,沒有變化就沒有時間——這個理解在宏觀沒有問題,但在微觀不夠準確,因為光子就有變化沒時間,不過我們先從簡單開始,再慢慢展開復雜準確的理解。

那麼試想,如果一切都不再變化瞭,還會有時間嗎?

就算有時間,也沒有“變化之物”用來計時,就算例外一隻時鐘可以變化,這個時鐘上轉動的指針或是跳動的字符,到底是在記錄什麼呢?它描述的時間流逝還有意義嗎?

事實上,時間的發明和存在,就是為瞭——記錄或是描述某種變化的,例如:

  • 地球的自轉變化產生瞭一天。
  • 地球的公轉變化產生瞭一年。
  • 太陽的周期變化產生瞭陽歷。
  • 月亮的周期變化產生瞭陰歷。
  • 人體的衰老變化產生瞭年齡。

而時間的基礎單位——秒:

  • 最初是由秒擺的運動變化來計量的,
  • 後來是地球的自轉變化來計量的,
  • 然後是地球公轉變化來計量的,
  • 最後是原子結構的輻射周期變化來計量的,即:銫133原子輻射電磁波的周期倍數。

可見,是變化產生瞭時間,而不是時間導致瞭變化,變化是物理客觀,時間是人為定義,即:物理變化(地球自轉一圈)定義瞭時間(一天),時間(一天)計量瞭物理變化(地球自轉一圈)。

那麼從感知上說,正是事物逐漸變化得不同以往,才使我們註意到瞭時間的流逝——相反,正是靜止的照片不會變化,它才可以捕捉並凝固時間。

因此,如果宇宙全部的一切(包括從微觀到宏觀),都靜止不動瞭,那麼變化就不存在瞭,隨之時間也就不存在瞭,同時也失去瞭計時的手段和意義。

而如果想要一切都靜止不動,就需要微觀粒子停止運動,但又因為“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指出——無法同時精確地獲得粒子的位置和動量。

所以,粒子絕對靜止,動量為零,位置確定,這就會與不確定性原理相矛盾——如果不確定性原理有效,那麼粒子就無法靜止不動。

這個不確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在量子力學中,是指粒子內在的稟性(即波粒二象性),其代表瞭粒子狀態(可觀測)的客觀現實。

在數學上,粒子狀態由波函數描述,在物理上,波函數被詮釋為隨機概率——這意味著,微觀粒子的狀態,其精確性受到瞭某種根本性的本質限制。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沒有發現不確定性原理,我們就不能確定粒子無法靜止,是科技水平的限制——暫時無法做到,還是存在根本性的現實制約——永遠無法做到。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物質的溫度取決於其內部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動能——如果粒子停止運動,其動能就低到瞭量子力學的最低點,此時物質即達到絕對零度。

然而,根據熱力學第三定律,絕對零度永遠無法達到,隻可無限逼近,所以粒子無法靜止不動。

對於,熱量(有絕對零度的限制)、概率(有不確定性原理的限制)與時間的關系,理論物理學傢——卡洛·羅韋利(Carlo Rovelli),在《七堂極簡物理課》中,曾通俗地指出:

“時間流逝這個鮮活的經驗從何而來?我認為答案就在熱量和時間的緊密聯系中:隻有當熱量發生轉移時,才有過去和未來的區別。熱量與概率相關,而概率又決定瞭:我們和周圍世界的互動無法追究到微小的細節。”

“……「時間的流逝」更多地出現在統計學與熱力學中,這可能就是揭開時間之謎的鑰匙。「此刻」(時間)並不比「此處」(位置)更加客觀,但是世界內部微觀的相互作用,促使某系統(比如我們自己)內部出現瞭時間性的現象,這個系統隻通過無數變量相互作用。”

“在引力、量子力學和熱力學三者的交叉地帶,許多問題糾纏在一起,而時間就位於這團亂麻的中心。”

那麼,如果微觀粒子無法停止變化,就表明時間是必須存在的,而微觀粒子的變化,就可以用量子態來計數——量子態的作用,就是描述瞭微觀粒子的運動狀態。

也就是說,計算不同量子態個數的變化(疊加態中的每一個態都要算),就是粒子時間的變化——類比來看,用量子態標記“時間戳”,就像用輻射光譜來標記原子的“指紋”。

簡而言之,時間就是量子尺度上可計數的狀態變化,即量子態計數。

例如,薛貓處在“生且死”的疊加態,就有兩個量子態,之後處在“生或死”的確定狀態,就隻有一個量子態,那麼這種量子態個數的變化,就是薛貓時間的變化——可見,疊加態的時間多於單一態。

而系統的量子態如何計數,這涉及到瞭——泡利不相容原理(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即:在費米子組成的系統中,不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粒子,處在相同的量子態,而玻色子組成的系統則不受此限制。

這意味著,費米子系統——不能有全同粒子,量子態可以計數;玻色子系統——可以有全同粒子,量子態不可計數。

也就是說,由費米子構成的物質,其量子態計數的變化,就是在最微觀處,描述時間所需要的變化,即存在時間;而由玻色子構成的物質,沒有不同的量子態可以計數,或說沒有“有序”可以區分變化,即不存在時間。

需要指出的是,量子態相同,就沒有辦法計數的原因在於,粒子沒有明確的軌道,由於不確定性原理,它可以出現的位置是“概率雲”,所以就沒有辦法追蹤多個相同量子態中的一個,即不能給相同的量子態“編號”,這樣多個相同的量子態就沒辦法區分,隻能算一個,同時測量還會改變全同粒子的量子態,使其變得不同。

那麼,如果費米子與玻色子,不構成系統,僅獨立存在(也就是基本粒子),它們本身量子態變化,就會有時間,否則就沒有。而通常有質量,理論上就會衰變,衰變就會改變量子態計數,產生時間。

  • 例如,光子是玻色子,它無論是組成系統(即一束光),還是單獨一個,其量子態計數都不存在變化,並且光子沒有質量,也不會衰變——說明光子沒有時間,或說時間靜止。
  • 例如,電子是費米子,它在原子系統中,遵循不相容原理,兩個電子量子態無法相同——說明原子系統有時間;而單獨的兩個電子,它們的量子態是相同的——說明僅有兩個電子(沒有相互作用)的系統沒有時間。
  • 例如,同一類誇克(如上誇克)是全同的基本粒子——說明單獨的誇克沒有時間,但由於“誇克禁閉”,誇克不能單獨存在,而由誇克組成的系統(如質子、中子)會由於弱力而衰變——說明誇克系統有時間,即: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原子核有時間。
  • 例如,正反粒子相遇湮滅(質量消失),或高能光子碰撞產生正反粒子(質量產生),其系統的量子態計數都會變化——說明這個系統有時間。

可見,時間所對應的變化,並不一定就是速度或是位置的變化,而是量子態計數的變化。那麼如果量子態計數不變,則意味著量子態全同系統,沒有歷史與未來,隻有靜止的現在。

需要深入說明的是,變化可以是相對的(即與參考系相關),也可以是絕對的(即與參考系無關),前者對應瞭相對時間(如相對速度有相對時間),後者對應瞭絕對時間(如加速度有絕對時間),而量子態計數的變化就是一種絕對變化,因為其過程存在(與參考系無關的)“狀態跳變”——微觀表現是出現過相互作用,宏觀表現是出現過加速度(即受力)——這可以看成是物質的絕對變化,而不是相對變化。

從這個角度來看,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之所以不需要時間,就是因為處在糾纏態的粒子們,無論相距多遠,作為一個“整體系統”,其整體的量子態計數,在疊加態坍縮前後是不變的,從而這個過程也就沒有可計數的時間瞭。

例如,簡化模型,兩個糾纏態的粒子,每個粒子都處在正負自旋的疊加態(如50%正、50%負,正負代表不同的自旋方向),而自旋不同量子態就不同,那麼兩個粒子整體的量子態計數,就是一正一負,隻不過不確定誰正誰負(如50%正負、50%負正),而在超距作用之後,兩個粒子的自旋就會確定誰正誰負,但整體的量子態計數不變,即:始終為有一個正、有一個負。

那麼,疊加態的坍縮,即波函數的坍縮,這個過程前後(整體系統)的量子態計數是不變的,所以量子態坍縮也是不需要時間的,即可以瞬間完成坍縮。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任何不需要時間的相互作用,其過程前後,量子態計數都不會發生變化,即:變化不需要時間,是因為量子態計數沒有變化。

不過,這裡有兩點需要註意:

  • 第一,量子態計數不變,就沒有信息,也無法傳遞信息,所以量子糾纏現象,其過程沒有信息。
  • 第二,光子傳遞的信息,不是其自身的量子態變化,而是反應瞭費米子量子態的變化。

可見,信息與時間,在微觀的來源是共同的,即量子態的計數變化,或說是量子數自由度的排列組合,即量子比特(Qubit)——而量子糾纏,則可能是離散量子比特之間(由量子蟲洞連接)的關聯性質。

換言之,時空結構是量子比特,由量子蟲洞連接而成的,具有量子糾纏的,復雜信息網絡。

那麼如前所述,在數學上量子態用波函數描述——其取值是復數,因此物理上可看成“復數場”,而這個復數的模平方,其物理意義就是粒子狀態的概率——但函數即映射,且量子態必有量子化的非連續數值——所以量子態計數,可以通過統計波函數量子化的映射數來計算。

最後,時間不僅有長度(即變化的計數)——這是通常的時間意義,也有速度(即計數的快慢)——這是通常的時間流逝,如:秒針一圈的轉動變化,計數瞭一分鐘的時間長度,而秒針不同的轉動快慢(客觀上沒有絕對統一恒定不變的計數標尺),則計數瞭一分鐘不同的時間速度,即時間流逝的快慢(這個後面詳細討論)。

時間的方向

理論上,費米子構成瞭——物質結構,而玻色子則傳遞瞭——相互作用,那麼除瞭光子,另外還有三種玻色子:

  • 膠子——沒有質量,無法抵達光速,由於誇克禁閉被束縛在原子核內部,相當於暫停時間。
  • W和Z玻色子——有質量,無法抵達光速,通過弱相互作用減少費米子的質量,相當於消耗時間。
  • 希格斯粒子——有質量,無法抵達光速,由希格斯場產生(場是粒子的集合,粒子是場的振動),而希格斯場還負責賦予其它粒子質量,相當於產生時間。

至於,超越光速產生虛數時間,並不對應著物理上的客觀存在,而在現實中,也沒有任何有質量的物體,可以抵達或是超越光速。

不過,有一種假想中的粒子,一直處在超光速運動的狀態,稱之為——快子,它的質量平方為負數,即擁有虛質量,對應瞭虛能量與虛時間。快子的存在,並不違背狹義相對論的設定,隻是目前並沒有發現其存在的證據。

但,如果僅從數學上來看,有正就有對稱的負,所以有正時間就有負時間,即存在時間倒流——隻不過,宇宙的演化具有方向,並不像數學隻有邏輯性和對稱性,而沒有方向的限制性。

然而,還有觀點認為,時間並不是連續的,而是量子化的——因為微觀粒子能量變化的非連續性,會讓時間也一起變得非連續,即存在一個最小的時間單位——就是普朗克時間(h / c,普朗克長度 / 光速),約為 10^-43秒。

但這不重要,所有對時間不同角度的描述,最終都會落實到變化上——時間是用來描述變化的計量,沒有變化就沒有時間瞭。

那麼,從微觀角度來看,量子態計數所描述的微觀變化,就是變化的終極本質,也就是時間的終極本質——代表著時間計數器“嘀嗒嘀嗒”的最終來源。

那麼,從宏觀角度來看,廣義相對論認為時間、空間、物質三者不能分開解釋,它們是宇宙的基本結構。因此,物質變化就一定會帶來時間的變化。這可以理解為,是微觀粒子的變化,積累形成瞭宏觀物質的變化,最終使得時間從微觀到宏觀,連續而統一的存在。

而在宏觀統計上,物質的變化是有方向的,即是宇宙無序熵增的方向——這對應瞭現實中,四種等價的變化:

  • 第一,質量(有序結構,勢能)轉化成能量(無序運動,動能)。
  • 第二,對稱性破缺(低溫,低對稱性)轉化成對稱性(高溫,高對稱性)。
  • 第三,物質粒子(費米子)轉化成光子(玻色子)。
  • 第四,量子態(不同)可計數,轉化成量子態(全同)不可計數。

也就是說:

  • 質量——是低溫,導致對稱性破缺的有序結構,其微觀粒子的量子態不同,蘊含著勢能。
  • 能量——是高溫,導致對稱性恢復的無序運動,其微觀粒子的量子態相同,蘊含著動能。
  • 熵增——是從質量到能量,從低溫到高溫,從不對稱到對稱,從有序到無序,從物質粒子到光子,從勢能到動能,從靜止到光速,從不運動到運動的過程。

事實上,隻有不對稱才會有某種變化,如果一切都是對稱的,那麼一切操作的結果,就都具有瞭“不變性”,也就沒有瞭“變化”,即:對稱性具有不變性。

更深刻地說,對稱意味著不變,不變意味著守恒,守恒意味著可轉化,可轉化意味著存在相互作用,即:對稱蘊含著相互作用。

弦理論專傢——佈賴恩·格林(Brian Greene),在《宇宙的結構》中,給出過這樣一個視角:

“事實上,我們將會看到,宇宙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可說是對稱性的歷史。宇宙演化中最關鍵的時刻就是平衡與秩序被突然打破的時刻,在這樣的時刻,宇宙的性質會突然變得不同於之前。”

物理學傢——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曾有句名言:

“一個深刻真理的反面,可能是另一個深刻的真理。”——如果深刻真理源於物理定律,那麼基於對稱性,它的反面也會源於這個物理定律,所以也是深刻真理。

而從宏觀來看,時間就是熵的變化——熵增是時間流逝,熵減是時間倒流——而質量、低溫、不對稱、有序、物質粒子、勢能、靜止、不運動等——都可以看成是,存儲著“時間”,但會自然流逝。

例如,生命與產品的創造,是局部熵減——相當於(局部)產生時間;生命與產品的磨損,是局部熵增——相當於(局部)消耗時間。

例如,人體的衰老時間,微觀上是基因從有序到無序的變化,最本質是物質粒子量子態計數的變化,其過程是,基本粒子(主要是核外電子)變化影響瞭原子,原子變化影響瞭分子,分子變化影響瞭基因表達,基因表達影響瞭細胞運作,細胞運作影響瞭組織器官,最終影響瞭人體衰老變化,即衰老時間。

例如,低溫冷凍其實就是最簡單的——減緩時間流逝速度的方法,所以電冰箱才能夠冷凍保鮮——這裡“保鮮”其實就是保存瞭“生物體”的時間(生命時間已經清零)。

由此可見,時間的方向(即時間的變化)指向瞭——無序熵增和質能轉化。而光子沒有質量,僅有能量,量子態不可計數——則代表著時間變化的終點,所以光子的時間靜止,不再變化。

但需要指出的是,熵增是宏觀統計,在微觀可以隨機到熵減,要定量的描述時間——在宏觀可以用熵值計數,在微觀可以用量子態計數——而微觀與宏觀的分界線,就是量子效應,即:有量子效應是微觀,反之是宏觀。

最後,如果物質變化代表瞭時間,那麼這個變化的快慢,就會代表不同的時間流逝速度,這對應瞭兩種相對論的結論:

  • 狹義相對論指出——相對速度越快,時間就越慢,即相對時間膨脹,反之亦反。
  • 廣義相對論指出——近引力場越強,時間就越慢,即絕對時間膨脹,反之亦反。

換言之,速度與引力,都將會影響時間流逝的快慢。

但需要註意的是,根據廣義相對論,在超強引力場中(如黑洞中),時間可以慢到靜止,但這與光子的時間靜止,卻是兩種本質不同的靜止:

  • 光子的時間靜止——是因為沒有質量,從而沒有瞭物質變化。
  • 黑洞的時間靜止——是因為質量極大,引力將物質極端緊密的擠壓在一起,導致沒有運動、溫度幾乎抵達絕對零度,從而沒有瞭物質變化。

例如,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通過結合部分的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證明黑洞也擁有溫度,通過計算發現,質量約為3個太陽質量的黑洞,其溫度大約隻比絕對零度高一億分之一度(約1.8 * 10^-9K),這幾乎就沒有任何微觀運動瞭。

事實上,黑洞越大越冷,我們銀河系中心的質量約4 * 10^6個太陽質量的黑洞,溫度隻有1.5 * 10^-14K——這意味著,黑洞越大物質變化越慢,即時間越慢。

但致密黑洞的巨大質量,仍然可以通過霍金輻射(Hawking Radiation)蒸發,因此理論上,如果沒有通過其它方式獲得質量,黑洞將會不斷縮小,並最終消失。

最後,宇宙膨脹產生的物質變化,所帶來的時間變化,是宇宙各處均勻相同的,它與宇宙穿行的物質變化,所帶來的時間變化,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後者可以各不相同(包括瞭相對或絕對,但除瞭抵達光速時間靜止)。

空間的本質

因為有瞭物質,物質變化的呈現就是空間,比如長寬高、位置差、大小方向等,都是隨著物質變化所展現出來的——結構屬性。

而通常,我們所謂的空間感,最主要來源就是空,並且曾經人們覺得真空是沒有任何物質的。但沒有物質,又怎麼會有空間呢?後來,量子場論認為真空——並不是沒有任何物質,而是充滿瞭場和能量的。

事實上,場是一種存在於空間之中,“看不見摸不著”但確實存在的物質,如引力場、電磁場、誇克場、電子場、中微子場、光子場、希格斯場、量子場等等,都具有客觀存在的可觀測效應。

可見,場就是物質變化的范圍——它能夠被量子化激發,產生能量和動量,以及與微觀粒子發生相互作用。

那麼,真空中的場——其實是充滿瞭虛粒子的,並且虛粒子,會持續地隨機生成或湮滅於空間的任意位置,產生可觀測效應。而如果所有位置的虛粒子,都處在瞭最低能量態,那麼空間就抵達瞭最低能量態,即量子真空態。

於是,量子真空就可以理解為場的真空態——是場能量最低的狀態,此時場是不可觀測的,而可觀測的狀態,也就是有粒子的狀態——稱之為場的激發態。

由此可見,場的激發態產生瞭實粒子,所以可觀測,場的真空態隻有虛粒子,所以不可觀測。而所有場和粒子,可以分為兩類:

  • 一類是物質場與物質粒子,如電子場與電子,
  • 一類是規范場與規范粒子,如電磁場與光子。

於是,場就可以看成是,同類型粒子的集合,而場中的微小振動(即量子化激發),就產生瞭一類粒子,就如:

  • 光子是電磁場的微小振動,
  • 電子是電子場的微小振動,
  • 希子是希格斯場的微小振動。

這可以形象地理解成,向平靜的湖面,扔下一個小石子,結果湖面波紋漣漪,於是平靜的湖面從能量最低態(即基態)中被激發瞭。

由此可見,真空並不是空的,裡面充滿瞭場和能量,而在宇宙中,也沒有什麼地方是“空”的,因為物質無處不在,並且也隻有物質存在,才會有空間的存在。

而從量子概率的角度來看,真空的結構其實極其豐富復雜——因為,它由粒子可以隨機出現和消失的,所有可能的方式疊加構建而成。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宇宙真的存在“空無一物”(即沒有物質)之處,那麼此處也應該不存在物理定律才對——但我們知道,物理定律在宇宙中是普適的,即無處不在的。

因此可以說,有物質才有空間——物質變化的呈現就是空間。

時間與空間

如前文所述,時間與空都是源於物質的變化,於是時間與空間,就(通過物質變化)一起構成瞭——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時空,並且時空與物質,就像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一個共同的本質,所呈現的不同表象。

例如,在宇宙大爆炸的奇點,物質還沒有開始變化,所以時間與空間都是不存在的,同時一切物理定律也是不存在的,因為物理定律,就是描述物質變化的規律。

既然如此,那麼物質變化所產生的相互作用,以及所形成的特性,也就會體現在時間與空間所構成的時空之上。

所以,如果物質可以彎曲,那麼時空也就可以彎曲——換言之,時空是一個彈性介質,而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剛性介質。

在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認為,質量會讓時空彎曲,如果時空彎曲,光的路徑就會彎曲,因此光就會彎曲。於是,光在通過強引力場附近時會發生彎曲,這就是廣相的重要預言之一。而光路徑的“彎曲效應”早已經被實驗所證實。

例如,遙遠恒星的光線,經過太陽時會產生偏折。

在此需要註意的是,從廣相的視角來看,時空彎曲產生瞭“引力效應”,同時改變瞭光的路徑,所以並不是引力的吸引讓光彎曲,並且光沒有質量,這意味著光本身不會彎曲(影響)時空,但仍然會受到(其它質量)彎曲時空的影響。

例如,通過實際觀測,發現光路徑彎曲的角度,與廣相的計算結果一致,而廣相認為沒有引力,隻有時空彎曲——事實上,如果用狹相把光子的能量等效成質量,再用萬有引力計算,那麼光的彎曲角度,隻有廣相計算的一半,即:(萬有引力 + 狹相)產生的彎曲角度 * 2 = 廣相彎曲角度。

由此可見,物質變化——就是時空、質量與能量,三者的聯動變化,即:

質量彎曲時空,時空指引運動,運動產生能量,能量改變質量。

然而,如果時間與空間是一個時空整體,那麼我們就可以說,空間結構與時間結構是存在映射關系的,即:空間形狀一定對應瞭一種時間形狀。

那麼,時空彎曲就對應瞭空間彎曲與時間彎曲,其中空間彎曲就是空間結構具有曲率,但對於時間彎曲,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說,時間在不同的空間位置上有不同的流逝速度,即:時間的流逝速度,對應瞭空間結構的曲率——如下圖所示,每一個空間位置都對應一個時鐘,每一個時鐘都有不同的時間速度,其速度取決於空間曲率。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Spacetime#Curvature_of_space)

而時空曲率,就代表(量化)瞭時間彎曲與空間彎曲——前者是時間結構,後者是空間結構,兩者一一對應。

於是,更進一步,那些奇異的空間結構(形狀)——如烏比斯環(帶)、克萊因瓶這種回環遞歸結構,也就存在對應的時間結構,即:時間的回路循環結構,也就是穿越時間的旅行。

有趣的是,哥德爾從(廣相)引力場方程中,解出瞭一個時空循環的宇宙,即:宇宙中存在一種世界線是“封閉”的自我循環結構,這被稱為——封閉式類時間曲線(Closed Time Like Curves, CTCs),並且根據哥德爾的計算,這類宇宙的尺寸應該是極大的——可能達到數十億光年。

而這種宇宙,沒有入口也沒有出口,從起點可以回到終點——這不僅說明,宇宙將會周而復始的循環,還隱含著穿越時間回到過去的可能。

最後,從某種角度來看,距離即是時間,因為需要“物質變化”才能穿越距離,而距離又是空間的屬性,所以——空間就是一種時間。

據此,聯想到編程領域,常用的優化技巧,就是空間換時間,即:存儲計算結果(增加空間)可以節省計算過程(減少時間)——反之更少空間就要更多時間。

例如,程序的運行時間少就要內存空間多,壓縮包的存儲空間少就要解壓時間多,反之亦然。

其實人生也是,可支配的空間(包括物質與精神),需要用可支配的時間來換取,所以你的時間越多,你的空間就越少(包括物質與精神);同理利用更小的空間,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設計,相反更大的空間則可以花費更少的時間來安排;那麼想要增加生命時間,就要減少磨損空間(或說熵增空間),想要增加快樂時間,就要減少腦補空間(或說瞎想空間)。

可見,在某些情況下,時間與空間是互為此消彼長的“反義詞”(即對立互斥的關系)。

四維時空

在狹義相對論中,宇宙模型是一個四維時空,即:三維空間加上一個一維時間。在此我們可看到,空間有三個自由度,而時間隻有一個自由度。

而愛因斯坦思維的飛躍性就在於:他認為在四維時空裡,宇宙的一切事物都以一個固定的速度在運動,即光速。因此,他把這個想法稱之為——“光速不變性”,即反映光速不變的特性。

對此,格林在《宇宙的結構》中,指出:

“愛因斯坦從牛頓理論的缺陷順藤摸瓜,發現瞭光的對稱性,將光速提升到瞭不可侵犯的大自然定律層次,宣稱其並不受運動的影響……”

那麼,要理解四維時空的光速不變性,就要從時間與空間兩個角度分別來看,然後再合起來看兩者的關聯,最後才能感知光速不變性的意義。

首先,看空間。

在空間中有速度,並且任何一個方向上的速度,都可以分解成三個空間維度上的分速度。也就說,在空間裡,速度可以在三個維度之間分解與合成,不同的形式是等價的。

例如,在三維空間中,任意方向的速度,都可以分解成,XYZ軸方向的三個速度,而空間速度的意義,其實就是在三個軸上的運動快慢。

其次,看時間。

那麼,在時間維度中有速度嗎?

顯然是有的,這就是時間流逝的快慢,它對應瞭空間裡運動的快慢,即:流逝快慢對應運動快慢。

而兩者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空間速度有三個維度,時間速度隻有一個維度。

然後,看時空。

既然時空是一個整體,且三維中的速度可以分解與合成,而時間維度也有一個速度,那麼在四維時空裡,空間速度與時間速度,可以相互分解與合成嗎?

愛因斯坦認為,是可以的,並且在四維時空裡,合速度的上限,就是光速——而這就是光速在四維時空裡的不變性,這也就是說:

  • 如果物體在空間中是相對靜止,那麼它的空間速度就是0,時間速度就是光速;
  • 如果物體的空間速度越來越快,那麼它的時間速度就會越來越慢,但合速度始終保持是光速;
  • 如果物體的空間速度抵達光速,那麼它的時間速度就是0。

對此,著名物理學傢——喬治·伽莫夫(George Gamow),在《從一到無窮大》中,給出過一個通俗簡潔的視角:

“四維幾何必然會出現的結果:空間和時間,隻是恒定不變的四維距離在其對應軸上的投影。”

而由此得出的,就是狹相的結論,即:

  • 如果相對速度越快(即空間速度越快),那麼相對時間越慢(即時間速度越慢);
  • 如果相對速度最快(即空間速度為光速),那麼相對時間靜止(即時間速度為0);
  • 如果相對速度靜止(即空間速度為0),那麼相對時間最快(即時間速度為光速)。

例如,光子就是空間速度為光速,時間速度為0;相對靜止的物體,就是空間速度為0,時間速度為光速。

可見,這個模型建立的前提,就是光速是速度的極限。

接著,理解時間速度。

由前文可知,四維時空的速度是個常數,即:光速 = 空間速度 + 時間速度,那麼這個時間速度應該如何理解呢?

類比來看,空間速度 = 位移變化 / 時間變化,則時間速度 = 自身時間變化 / 觀察者時間變化。

也就是說,時間速度代表著,物體自己的時鐘變化(動鐘時間變化)與相對觀察者靜止的時鐘變化(靜鐘時間變化)之間的數值比例。

事實上,時間速度為0,很好理解,就是時間不再變化,結合前文論述,也就是物質不再變化,但時間速度為光速是什麼意思呢?

由公式可見,當空間速度是0時,時間速度 = 光速 = 動鐘時間變化 / 靜鐘時間變化——這也可以理解成,物體的動鐘時間變化是靜鐘時間變化的光速倍。

那麼,如何才能讓物體的動鐘時間變化,出現光速倍的變化呢?

從變化角度來看,如果物質變化是0,即:物體的“時間速度是0、空間速度是光速”;相反,如果物體的“時間速度是光速、空間速度是0”,即:物質變化是光速。

那麼,物質變化是光速,是什麼意思呢?

這可以理解為,物質存在一個變化,其變化量是光速的數值——我們看到物質輻射出光子(如熱輻射),就會在出現“空間速度從0到光速”且“時間速度從光速到0”的變化量。

因為,物質減少的質量(即物質粒子)轉化成瞭能量(即光子),於是質量的空間速度——就會從0變成光子(空間速度)的光速,而質量的時間速度——就會從光速變成光子(時間速度)的0。

在此別忘瞭,光子相對任何速度都是光速,所以物質輻射光子的速度變化,是其它速度變化的光速倍,以此為時間標度,就實現瞭物質變化是光速,也就是時間速度為光速。

所以,如果物體的空間速度是0,則其質量(物質粒子)可以變成光子,即時間速度是光速;如果物質的空間速度是光速,則其質量(物質粒子)已經變成光子,即時間速度是0。

需要指出的是,熱輻射雖然會輻射光子,但通常物質的質量改變極小(因為m = E / c^2,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是衰變、裂變、聚變產生的熱輻射,就會明顯減少質量,如太陽輻射——不過,不論質量改變多少,熱輻射都在物質內部,產生瞭光速變化,即:能量以非光速(質量的動能)變成光速(光子的動能)。

而如果,物體的空間速度在“0到光速”之間,以靜系的觀察者來看,物體動系的動鐘變慢(即動鐘時間變化變小),所以物體的時間速度會下降(動鐘時間變化 / 靜鐘時間變化),即時間速度在“光速與0”之間。

換個角度來理解,相對速度具有相對能量,以靜系來看,物體的相對能量來自其光子能量的轉移,這相當於降低瞭光子的產生,所以物體的時間速度會下降。

但需要註意的是,時間速度與空間速度都是相對的,兩者之和具有絕對性,因此當時間速度或空間速度為光速時的變化,才具有絕對性,這即是“質量與光子”之間的轉化——別忘瞭,質量對應著絕對的時空曲率或加速度。

最後,看時空變化。

我們發現物質變化,其實就是“質量到光子”即“質量到能量”的轉化,而光子沒有質量,隻有能量,且時間靜止,這說明瞭——質量擁有時間,能量沒有時間,質量(物質粒子)到能量(光子)的轉化,即是時間的方向。

場與以太

曾經,人們認為宇宙空間中,充滿瞭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空間介質,稱之為“以太”(Aether或Ether)。

後來,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否定瞭以太的存在,當然科學實驗也一直未能找到以太存在的證據。

再後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不斷地被驗證正確,可以解釋越來越多的實驗現象,此時愛因斯坦坦言:廣義相對論更像是一種場論。

而與此同時,量子場論在微觀,已經逐漸構建出瞭自己的各種場,並試圖兼容引力場,形成一個可以解釋萬物的——大統一理論(Grand Unified Theories,GUTs),但目前量子場論兼容引力場仍未有結果。

事實上,關於量子力學中的場——理論上它是充滿瞭整個宇宙的量,可以用數學上的一個函數描述——可見它並不是時空,而是定義在時空上的函數。

對應到現實,場有不可觀測的時候,但由於量子漲落,它又會出現可以觀測的時候,即通過相互作用來呈現。所以,場充滿瞭宇宙,其實是充滿瞭,可觀測和不可觀測狀態的疊加狀態,並會隨機的展現出一個狀態。

可在此,我們發現場與以太,兩者模型中所描述的——都是空間中充滿一種“不可見”的物質。隻不過以太受制於時代的局限性——認為這種不可見物質是實粒子,而在場中——這種不可見的物質被證明是虛粒子。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認為,物質所形成的時空模型,必然是充滿瞭“物質”的——就是質量與能量處在可觀測與不可觀測的混合隨機態,而場就是一種“虛以太”所形成的“濃湯”。

由此可見,光的傳播必然是在場中的(因為光在宇宙中),而場就是光的“介質”,因此光速就是相對於場(電磁場相對於某個“宇宙場”),而不是相對於光源的,所以光速相對於光源運動,具有不變性。

最後,在弦理論領域,就有這樣一句名言——“Nothing is Something!”

結語

或許,我們永遠也無法擁有,任意操控時間與空間的能力,但深刻地理解時間與空間,會使用我們擁有洞見自己與生活的力量。

顯然,在所有可能的層面上——體驗生活、感知宇宙,要比僅僅停留在符合人類感知能力的層面上,更加能夠——感悟自己、洞察世界。

而我們對時間與空間本質的理解,不僅是人類智能的證明與追逐,也最終會令我們瞭解——宇宙對人類感知范圍的限定,並從中看清人類自身的局限與無限。

那麼,一個人對時間的獨特理解,就代表著一個人與宇宙之間的獨特連接。

後記1:為什麼光子沒有靜質量

靜質量(Rest Mass)——也可以譯作剩餘質量,又稱不變質量(Invariant Mass),它通常是指物體靜止時,所擁有的質量,屬於物體內在的屬性,不隨參考系變化,在性質上與慣性質量一致。

首先,從理論上來說,光子沒有靜質量是一個假設,並且很多其它物理理論依賴於它。

事實上,假設是可以修改的,如果非要假設光子有靜質量也行,隻不過受其影響的理論都要做出相應的修訂。而這些理論,目前在光子沒有靜質量的假設之上工作的很好,也得到瞭大量實驗的驗證。

那麼,為什麼最開始會假設光子沒有靜質量呢?這是源於狹義相對論的推理,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

第一,狹義相對論假設光速不變原理,也就是說,光子在任意慣性系中都是光速運動,且不存在光速參考系的存在。

因此,光子就不存在靜止參考系(Rest Frame),即:不存在光子在其中靜止的參考系。所以,光子就不會靜止,進而假設光子沒有靜質量(Rest Mass),就是一種比較自然的選擇。

而靜質量對應到現實,就在於運動是相對的,那麼運動產生的動質量就是隨參考系變化的,於是不隨參考系變化的,自然就是靜質量瞭。

所以,相對論質量 = 不變質量(不依賴參考系)+ 變動質量(依賴參考系),即:相對論質量 = 靜質量 + 動質量。

第二,狹義相對論的質能方程指出:E^2 = m^2c^4 + p^2c^2(m是靜質量,p是動量)——如果光速常數c取值為1,則E^2 = m^2 + p^2。

也就是說,總能量 = 勢能 + 動能,也可以說,總能量 = 靜能 + 動能,其中勢能對應——靜能與靜質量,動能對應——動質量。

  • 如果動能為0,總能量等於靜能,E = mc^2。
  • 如果靜能為0,總能量等於動能,E = pc。

具體來說,勢能 = 宏觀勢能 + 微觀勢能,微觀勢能 = 內能 = 場能 = 靜能 = 原子能 + 自由能,自由能 = 電磁能 + 引力能,其中:

  • 內能是從宏觀看,屬於物質內部的相互作用;
  • 場能是從微觀看,屬於物質與場的相互作用;
  • 靜能就是靜質量,自由能貢獻極少的靜質量;
  • 宏觀勢能來自於,自由能轉化動能後的勢能。

顯然,如果微觀光子靜質量為0,那麼上述方程得到:E = pc,而在經典電動力學中,宏觀光的能量和動量剛好滿足:E = pc,於是這樣假設剛好就統一瞭光在宏觀與微觀的方程。

其次,我們從實驗角度來看,並沒有證據表明,光子的靜質量為0。

實驗原理是,如果光子有靜質量,靜磁場的行為會有所變化,那麼通過測量星球的磁場,就可以推算出光子靜止質量的上限。

目前的實驗結果是,光子的靜質量上限在10^-50kg到10^-63kg之間,要知道已知最輕的有靜質量的粒子——中微子,其質量是10^-37kg,光子比中微子要輕幾十個數量級。

那麼可以想象,光子的靜質量如果存在,是該有多麼多麼的渺小,以至於我們甚至都會懷疑——我們的實驗精度,是否真的能夠計算出光子的靜質量。

另外,實驗給出的是——光子靜質量的上限(即不會超過的數值),而沒有給出下限(即不會低於的數值)——換言之,光子靜質量的下限就是不確定的——可能等於0。

事實上,如果光子有靜質量,那麼光速就不是c,而c就是一個自然常數,並仍然是理論上速度的上限,隻不過光子的光速無法抵達c。

最後,綜上可見,雖然光子沒有靜質量是一個假設,但在目前人類知識的范圍內,是極其確定的一個結論。

後記2:光子與靜頻率

首先,質能方程(E = mc^2)給出瞭靜質量(m)對應的靜能量(E),光子是沒有這個靜能量的,因為光子沒有靜質量,隻有動質量。

換個角度理解,靜能量是粒子在靜止坐標系中的能量,而光速沒有靜止參考系,所以光子沒有靜能量。

其次,光子是有能量的,由普朗克公式(E = hv)得出,這裡的能量(E)不是靜質量,v是光子的頻率。

然後,我們會發現這兩個公式,都有一個能量E,如果是同一個類型的E,就可以形成一個新的等式,即:mc^2 = hv。

我們知道,普朗克公式中的能量E,並沒有限定是什麼類型的能量,所以若要新等式成立,就要限定普朗克公式中的能量為靜能量。

那麼,如果E = hv中的E是靜能量,頻率v會變成什麼呢?

試想,原公式中,頻率v是運動,其帶來瞭能量,而靜能量對應的是靜質量,靜質量代表的是“不運動”,因此我們可以把靜能量對應的頻率v,稱之為——“靜頻率”,它代表著靜止的周期,即“不運動”的周期——理論上,稱為“康普頓頻率”(Compton Frequency)。

事實上,“不運動”會產生運動的趨勢,即勢能,這就是靜質量的微觀來源,於是靜頻率帶來對應靜質量的靜能量,就是一個很“合理”的假設。

接著,新等式就可以推出一個新公式,即:v = m * (c^2 / h),其中c和h都是常數,所以(c^2 / h)就可以看成是一個系數,於是靜頻率和靜質量,就是成正比的,即:靜質量越大,其靜止的周期越多,靜質量越小,其靜止的周期越少。

而這個靜頻率,可以看出它反比於時間“嘀嗒”的周期,即:反比於時間流逝的速度。也就是說,靜止的周期越多,時間“嘀嗒”的越少,時間流逝的就越慢,反之靜止的周期越少,時間“嘀嗒”的越多,時間流逝的就越快。

這對應瞭,廣義相對論中的絕對時間膨脹,即:靜質量越大,靜頻率越高,時間越慢。

最後,我們可以看到,光子沒有靜質量,也就沒有靜能量,所以沒有靜頻率,所以光子沒有靜止的周期,即:沒有時間的流逝,也就沒有時間,或說時間靜止。

由此洞見,當靜質量(物質粒子)全部轉化為能量(光子),時間就不再流逝,而沒有時間就沒有辦法度量距離,因為距離依賴時間才能測量,那麼沒有距離的宇宙,就如同一個質點(所有全同光子可視為一個),這就為一個“新宇宙”的誕生,做好瞭準備。

後記3:光與測地線

光在彎曲的時空中,沿著最短路徑的測地線運動,就是沿著時間流逝最快的方向傳播,因為測地線是在流形上加速度為0的曲線,任何偏離都會有加速度,從而降低時間流逝的速度。

顯然,光不能有加速度,所以光不能偏離測地線,但其它有質量物體可以,並且加速度越大,偏離就越大,時間流逝就越慢。

那麼,在測地線上時間流逝最快,則意味著時間流逝量最多——因此,雖然測地線是空間中兩點的最短路徑,但卻是時空中世界線最長、固有時最大的路徑,即:有質量物體衰老最快的路徑。

由公式來看,世界線 = 固有時 = 光速路徑 – 空間路徑——光在測地線的空間路徑就是光速路徑——所以,光的世界線與固有時是0,所以其路徑又稱為“零測地線”或“類光測地線”。

而有質量物體的測地線,則又稱為“類時測地線”,另外在光錐之外,即連光都無法抵達的,沒有因果關系的曲線路徑,被稱為“類空路徑”,其長度稱為“固有距離”(Proper Length)。

那麼,光本身沒有時間流逝,所以它在測地線上時間流逝最快,這則意味著——是有物質從“非光形式”變成瞭“光形式”,即:從“有時間”(有質量)變成瞭“無時間”(無質量)——或說,質量(物質粒子)轉化成瞭能量(光子)。

可見,光的出生點就在測地線上,並且光的世界是沒有彎曲的“平直世界”,而測地線也就是“平直世界”與“彎曲世界”的交界線。

由此也能得出,最短時間原理(又稱“費馬原理”)的一種宏觀解釋(非路徑積分的量子解釋),即:光的傳播路徑必須是“最短時間”的路徑,否則就需要有額外的能量去產生加速度——但光就是能量,其本身沒有質量再去轉化為能量。

而這似乎也可以看成是,奧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與最小作用量原理(Least Action Principle)的底層動力學來源。

後記4:宇宙循環與時間對稱

從某種角度看,質量衰變,就是時間單一方向的驅動力,而質量是不對稱性的產物,同時質量衰變也是不對稱性的產物,但這是兩種不同機制的不對稱性,即:

前者是從對稱到不對稱(即質量產生)依賴——自發對稱性破缺(Spontaneous Symmetry Breaking),後者是從不對稱到對稱(質量消失)依賴——宇稱不守恒。

可見,如果說宇宙是“對稱與不對稱”的循環,那麼在循環的局部進程中(即質量的產生或消失),宇宙具有時間的方向(即存在時間),但從整體循環來看,宇宙並沒有時間的方向(即沒有時間)——因為循環具有對稱性,也就具有不變性,即:循環沒有變化來計量時間。

而物理規律在整個宇宙循環中,都是保持一致的,所以物理規律都是時間對稱的,也就是沒有時間的——事實上,物理規律的時間平移對稱性,就是能量守恒,即總能量固定不變。

由此來看,我們的世界及時間,僅僅隻是“能量漲落”的產物,在漲落的規律與本質上,沒有時間隻有循環。

後記5:熵、信息、時間

在宏觀,熵增的方向即是時間的方向,即:熵增時間流逝、熵減時間倒流、熵不變時間靜止——而熵增即是不確定性增加變得無序,同時信息可以消除不確定性變得有序。

可見,對一個孤立系統(Isolated System)來說,熵值與信息成反比,即:熵增信息減少,熵減信息增加——因此,信息與時間成正比,即:信息減少(結構無序)時間減少,信息增加(結構有序)時間增加。

所以,信息存儲瞭時間,也就是有序存儲瞭時間,而有序結構是質量(有信息、有勢能),無序運動是能量(無信息、有動能)。

有趣是,光是能量傳遞瞭信息,但其本身沒有時間與質量,也就沒有信息——所以光傳遞的信息,其實是有質量物質的信息,其反映瞭它們的結構。

在微觀,熵值可以隨機增減(粒子的運動是極其隨機無序的),此時“熵”無法確定單一方向的時間,所以信息也會隨機增減——事實上,熱力學熵是信息熵的子集,兩者具有映射關系。

值得指出的是,在宏觀時間的測量,通常依賴位置信息的變化——如指針的位置、鐘擺的位置、地球的位置(即太陽在天空的位置)、月亮的位置等等——但在微觀,尤其是在量子尺度上,位置信息則是隨機無序的,可謂是瘋狂波瀾的混亂,所以量子時空(粒子之間),並沒有一個宏觀意義上的時間計時器。

然而,質量衰變(射線從物質中自發又不可預測地產生),在微觀仍具有單一的方向,可用來確定時間的方向——此時“熵”聚焦於,原子結構內部的相對運動,而不是原子分子的隨機運動,這樣“熵”就又有瞭方向。

那麼,最微觀的結構變化,即是基本粒子的變化,可由量子態描述,但其質量由希格斯場提供,是否可以衰變取決於宇宙演化的進程——如時空膨脹則低溫破缺,而時空收縮則高溫對稱。

所以,在最微觀處“熵、信息、時間”是固定的,其演化取決於最宏觀的宇宙。

可見,最宏觀與最微觀、最大與最小是連接在一起的,而在這個連接之中的萬物一切,都被壓縮到瞭兩個字之中,即:演化……

後記6:方程、概率與時間

經典物理學基於——牛頓方程(描述宏觀低速小質量),電磁學基於——麥克斯韋方程(描述宏觀高速無質量),狹義與廣義相對論基於——愛因斯坦方程(描述微觀高速小質量或無質量、與宏觀低速大質量),量子力學基於——薛定諤方程(描述微觀高速小質量或無質量)。

以上這些方程,都有一個共性,即都沒有時間之箭的方向——也就是說,在方程中無法區分過去與未來,或說過去與未來是完全對稱的,可以被同等對待。

換言之,在上述方程中,過去與未來可以互換,因為它們都是方程同等有效的解,所以我們有沒辦法可以區分——“誰是過去誰是未來”,那麼對於方程所描述的演化過程,就既可以說——“開始於彼而結束於此”,也可以說——“開始於此而結束於彼”。

可見,描述宏觀與微觀的方程,都不包含時間之箭,也就是沒有時間的流動與方向。

但在現實中,如前文所述,時間顯然“真實定量”的存在——如果時間隻是“幻覺”,那麼萬物將都不會磨損與衰老,或可以逆轉磨損與衰老——可為什麼,在描述現實的方程中卻沒有時間之箭呢?

答案就在於——概率,它讓方程的演化不可逆,即:概率阻止瞭可逆性,產生瞭不可逆的不對稱性,從而確定瞭時間的方向,即時間上的不對稱性。

例如,在方程中,如果從A狀態演化到B狀態是確定的,那麼就可以完美地從B狀態逆轉到A狀態——可是,如果從A狀態演化到B狀態不是確定的,而是一個不確定的概率,那麼自然從B狀態就不能確定地回到A狀態。

巧合的是,在量子力學的世界,充滿瞭不確定的概率——它通過觀測,在微觀與宏觀的結合點,建立起不可逆的演化過程,從而將時間之箭引入瞭物理現實——其宏觀表現就是,概率所主導的熵增演化。

而我們知道,觀測的本質——是在相互作用下建立起“信息通路”,這也是演化過程的底層運作——相互作用與信息傳遞。

因此可以說,時間——不存在於演化方程中,但存在於演化過程之中。

後記7:非線性的時間

從變化角度來看,非線性的變化,帶來瞭非線性的時間——這意味著,時間不是每秒均勻地流逝,而是時快時慢、走走停停,甚至還可能進一退三。

就像我們的身體,並不是每秒均勻地衰老,而是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著非線性的衰老速度——類似於,大多數時間不怎麼衰老,然後在某幾個關鍵年齡節點,突然迅速地衰老很多。

顯然,我們的身體可以通過生化機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維持一個穩定狀態不變,於是這段時間內,我們不會比前一秒、前一天、前一周、前一年更加衰老——這意味著我們生命,常常處於幾乎沒有時間流逝的平衡狀態。

更甚至,如果我們去運動健身,剛剛結束的時候,我們的身體處於受損狀態,這必然帶來瞭加速衰老的變化,但通過休息時,身體過度補償機制的超量恢復——不僅會抵消衰老,還會變得更加年輕,這相當於回撥瞭我們的“生命時鐘”。

再回到生命之初,從剛剛出生到發育成熟的這段時間,我們不僅沒有衰老,反而還在成長,這相當於在積累生命時長,即:發育得好就會獲得更多的生命時間。

事實上,一個孤立系統隻能隨著熵增,而不斷時間流逝——這樣的系統,其實並不存在“現在”,因為它的時間一刻不停地在“嘀嗒”,所以它隻有剛剛過去的“過去”,與即將到來的“未來”。

但一個開放系統可以隨著能量輸入,而熵不變或熵減,即暫停或逆轉時間流逝——對於生命系統而言,就是“凍齡”或“返老還童”——而這就可以擁有“現在”或“過去”,即在個體時間意義上“活在當下”或“重復過去”。

例如,對任何東西的修復修補,或替換其組成部分,都可以使它維持不變或變得更“年輕”,這相當於是用能量換取瞭時間,並且耗費的能量越多逆轉的時間就越多。

可見,除瞭有微觀的時間,還有宏觀的時間,這是兩種不同層面的時間,也是兩種不同層面的變化,甚至每個層級與尺度,都有自己獨特的變化與時間,而復雜系統幾乎都是非線性的變化,即擁有非線性的時間。


主題相關文章:

  1. 時間快慢:鐘慢尺縮、時間膨脹、不對稱性、光速不變、時間靜止、超光速
  2. 微觀世界:不確定性、波粒二象性、量子糾纏與量子退相幹
  3. 宇宙的模式:遞歸、分形、循環
  4. 宇宙的敘事:質能循環的回路世界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