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 · 天津橋園:因勢利導,讓自然做功

你好,我是YanYan。

今天要和你分享的案例來自俞孔堅老師的土人景觀。提起俞老師的理論,可能當下接受它的人已經越來越多瞭,但土人的設計,有時實在讓人難以評價。

記得網上曾有人整理出一份土人做的“垃圾”項目集合,有各種斷頭路,各種不合理的空間,就連實習生都不會畫出這樣的圖,以此來說明土人的設計能力不行。確實,不狡辯,那些項目的設計是真的不行。但與此同時,土人做的好項目則經常閃耀在國際舞臺上,並不是國外大獎故意偏愛,而是它們真的好,尤其是土人早期的很多作品,放在十幾二十年後的今天,其理念和設計手法也是超前的。所以公平地來說,土人設計水平的平均值肯定不低,但方差也很大。

今天要和你分享的“天津橋園”項目,是土人的早期作品,屬於優秀梯隊。該項目於2005年開始設計,2008年建成,當年即獲得全國人居環境范例獎,2009年獲世界建築節全球最佳景觀獎,2010年獲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榮譽設計獎。

總平面圖

相比於大多數人,我對這個項目其實是非常熟悉的,因為我是天津人,老傢就住在橋園附近,它建成那年我還在上初中,雖然很久沒再去過橋園瞭,但印象還在。沒想到自己傢附近竟有一處ASLA級別的國際項目,看來走上景觀設計這條路也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啊。橋園在我傢那一片還是非常受歡迎的,我媽現在和一群姐妹們組成瞭“敲鑼打鼓”樂隊,每晚去橋園演奏,有時會熱鬧到引起周圍小區居民的嚴重不滿,通過報警的手段來制止公園內傳出的“噪音”。

言歸正傳哈哈,我隻是想表達在居民的認識裡,ta們不會在意設計理念、形式技法,隻要好用好看就可以瞭,從這個層面上講,橋園的確是一處不錯的休憩場所。不過作為設計師,我們肯定不能止步於此,還需要瞭解些更深層的道理。

畢竟,這片場地的原狀非常棘手。


01 挑戰:鹽堿地、快見效、低成本

橋園位於天津市中心城區河東區。場地南臨盤山道,東以天山路為界,西北朝向衛國道立交橋呈扇形展開,占地22公頃。東南兩側為城市幹道,是公園與城市的活躍交界面,1980年代在河東區建設的萬新村居住區以及隨後開發的太陽城居住區,使這一區域迅速成為人口密集區,人口總數近 30 萬。

建園前這裡是廢棄的軍用靶場,場地低窪,有魚塘若幹;場地現狀垃圾遍地,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真的很臭),而且鹽堿化非常嚴重。當時天津被定為08年奧運會的協辦城市,場地西北緊挨的衛國道,是一條重要的城市主幹道,承擔著展示市容市貌的重任,所以周邊的環境必須要整治。2005年,天津市政府決定在此地建設公園,因為緊鄰衛國道大型城市快速立交橋,故名橋園。項目被作為天津市城市環境改造的重點工程之一,希望改造原場地臟、亂、差的面貌。

場地原貌

臟亂差並不難解決,場地面臨的最大難題是鹽堿化,是植物要怎麼活的問題。鹽堿化在天津有多嚴重呢?不用跑很遠,拿津京兩地做對比就能感受到很明顯的差異。走在天津的路上,你會看到兩旁的行道樹都像是發育不良一樣,很少能生長的非常高大,我們常說的“中間分車綠帶”更是見不到植物,甚至壓根就沒有這條綠帶。最關鍵的原因就是鹽堿化,曾有學者做過測算,天津鹽堿化土地曾占天津總面積的65.8%,土壤的PH值能達到8.5以上,植物很難健康生長。而我們在北京,林蔭路還是隨處可見的,甚至很多年前還大力推行百萬畝平原造林,這在天津是想都不敢想的(倒是也能楞造,但效果就另說瞭)。

解決鹽堿化問題,常用的就是兩個方法,第一是直接換土,把地下一米以內的鹽堿土挖掉,然後做嚴密防滲,再從附近的河北購買腐質土,把坑給填滿,曾經有錢的地產甲方會這樣操作,不然難以實現效果圖中展現的美景;再有一種是暗管排鹽,靠淡水澆灌把土壤中的鹽分洗掉、排走。

具體工程操作我也不懂,但這幾張示意圖還是比較清晰的(來源:網絡)

橋園原本就是低窪鹽堿地,換土肯定換不起,但即便是選擇排鹽,也絕非一件輕松的工作,因為還是要挖土、埋管、澆灌,每一個步驟、從建設到管理成本都非常高。雖說天津“貴為”直轄市,但也沒有很富裕。何況它還很耗時,奧運會可等不起。

所以橋園這樣一個為助力奧運而生的環境整治項目,本質上是既要建設快,又要低成本,還要效果好,這個難題擺在瞭土人的面前。


02 策略:因勢利導,讓自然做功

看似棘手的難題,其實我們忽略瞭兩個關鍵問題。

首先,鹽堿化真的是場地的劣勢嗎?事實上,鹽堿地並非寸草不生,許多鄉土的野草灌木完全可以適應輕度鹽堿的環境,且生長良好,所謂鹽堿劣勢是相對於我們想實現“小橋流水”、“百花爭艷”的園林景色而言的,因此我們為何不能放棄園林之美,轉而去欣賞野草之美呢?那些嬌貴的觀賞植物,因其高維護費用、大量水及能源消耗,早已成為瞭城市經濟和環境負擔。

當然,鹽堿也不能完全不處理,因為天津地下水位很高,場地又是個低窪地,所以鹽堿程度會逐年累積,可如果鹽堿本身不成為難題的話,這就引出瞭第二個問題,我們能不能讓場地自己排鹽、自己清潔?如果讓場地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夠長久維持在一個低鹽堿的水平,那不就不用人為換土,搞那麼多繁瑣的工程瞭嗎?

我們來揭曉答案,土人的設計策略主要包括兩條:

一是設計21個標高、半徑與深度不一的坑塘(水泡),匯集雨水進入,對土壤進行沖刷,將多餘鹽分溶解後順地勢排出;(維持低鹽堿)

二是利用收集的雨水,形成與不同水位和不同酸堿度水質相適應的鄉土植物和人工濕地景觀,實現鹽堿地上的生態恢復。(綻放野草之美)

先說策略一,場地東北高、西南低,所以這些水泡從東北至西南方向地勢逐漸降低,這樣一來就使場地具備瞭自主排鹽的能力,大部分由於雨水或澆灌所溶解出的鹽分,最終都會匯集到最末端的池塘中。全園排鹽變為瞭針對局部的高鹽堿治理,建設與後期維護成本立刻便降瞭下來。

水泡有深有淺,深水泡水深達1.5m,直接與地下水相連;季節性的水泡,隻有在雨季有積水;在山丘之上的水泡,形成旱生窪地。從剖面上看是這樣的:

嚴格來說,結合水塘進行排鹽的方法,並非俞老師的創新,我國在農業上就有專門應對鹽堿地的“臺田”耕作方式。臺田是指挖溝為渠、堆土成臺在上耕作,鹽堿逐漸下滲而變為良田,溝渠可放養水生生物。俞老師始終將景觀定義為是“生存的藝術”,而非“裝飾的藝術”,這一理念在橋園項目中,得到瞭很好的體現。

臺田示意圖(來源:網絡)

方法好不好,關鍵看療效。靠地勢+水泡的排鹽方法聽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否真的能起作用呢?

確實可以,有學者專門做瞭實證研究。論文發表於2019年1月的《景觀設計學》雜志,作者劉潔,題目為《設計生態學的景觀績效實證研究—以天津橋園公園鹽堿地改善為例》

研究方法(簡化版,便於理解):

1)21個坑塘以由東北至西南的順序依次編號,根據高程分為高坑塘和低坑塘;

2)土壤取樣,在每個坑塘斜坡的上部和下部各選取一個樣點,分別記作“上部采樣點”和“下部采樣點”;;

3)在均勻分佈的不同坡向做三組重復,即每個坑塘取6個斜坡土樣;

4)將坑塘周邊非設計區域(如草地)的土樣作為對照,共計取樣30個;

5)每個采樣點的土壤采樣使用三點混合法,即在同一個地點采集三個土鉆的土柱進行混合。

實驗結果:

作者測算瞭土樣的pH值(酸堿度)與電導率(含鹽量)。結果表明:

1)水泡對降低pH值有效:公園坑塘區土壤pH值范圍為7.6~8.8,高坑塘pH值小於低坑塘,對照組pH值高於坑塘組;

2)水泡可以有效排鹽:土樣電導率范圍為0.21~6.26dS/m,僅有4.44%屬於輕度鹽漬化,1.67%屬於中度鹽漬化,鹽漬化程度明顯低於市整體水平。

實證表明,策略一非常成功。

再來看策略二,植物的種植同樣也是因勢利導,變劣勢為優勢。

得益於場地的地下水位很高,水系發達,所以哪怕微小的海拔改變,都會帶來地面土壤包括水分和鹽堿強度等物理化學特性的明顯變化,這種變化最終將反映在植物群落上。也就是說,鹽堿地、高水位雖是劣勢,但隻要配合恰當的地形營造,同樣可以生長出豐富的植物群落。

我們剛才提到,橋園中挖瞭21個深淺不一的水泡,隨著季節更替,多種鄉土水生、耐堿的植物群落會在各個水泡適應性地生長起來。盡管在鹽堿地樹木難以生長,但由於水位和pH值細微的變化,公園的地被植物和濕地植被非常豐富。群落的形成從種子開始,起初在每個低窪地和水泡四周播撒混合的植物種子,種子的選擇是設計師根據地域景觀的調查、取樣配置,應用適者生存的原理,形成適應性植物群落。同時隻要條件合適,其他的本土物種也會自發的侵入。

來源:劉潔.設計生態學的景觀績效實證研究——以天津橋園公園鹽堿地改善為例[J].景觀設計學,2019,7(01):68-81.

這些群落是動態的,一方面源於初始生境不能滿足某些植物的生長,所以被播種的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逐漸被淘汰;另一方面,一些沒有人工播種的鄉土植物,通過各種傳媒不斷進入多樣化的生境,而成為群落的有機組成部分。

關於這些水泡的植被現狀,曾有調研團隊做過非常詳細、非常棒的整理,推薦給你。感興趣的話可以百度搜索“Teamwork-天津橋園景觀植物配置調研”,或點擊下方鏈接查看:

https://www.zcool.com.cn/work/ZMTczNjA2NTY=.html

下圖是該團隊成果的預覽:

順便一提,在營造水泡地形的過程中,場地原有的垃圾就地利用,用於地形改造,進一步節約瞭成本。場地內主要是磚石等建築垃圾,所以不必擔心滲濾液對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因為在找資料時,看到瞭這方面的評論,所以補充說明一下,免得造成誤解。


03 聚人:水岸廊橋

以上我們介紹的“水泡濕地”隻是橋園兩大分區之一,另一分區是與城市居民區交界的“水岸廊橋”。水泡濕地是為瞭生態恢復,水岸廊橋是為瞭服務市民。

水岸廊橋由5種景觀元素組成——高臺林丘、城市之窗、下沉庭院、親水湖岸和高架廊橋。通過這些景觀元素,建立一條城市與人造自然之間的遊憩廊道。

高臺林丘:

臺地景觀形成瞭一個個有如金字塔形狀的小丘,大約5米高,以幹壘石頭作為擋土墻,而臺地的梯臺由考登鋼(Corten Steel)板作為材料。臺地的梯田上種植瞭大量的宿根花卉,就像層層疊疊的梯田花壇一般。

必須表揚的是,這些高臺全部設有符合規范的無障礙坡道(坡度不大於 1:12),方便老人、帶孩子的媽媽到達。

城市視窗:

在10個臺地之間,形成瞭九個谷底,成為城市視窗,將自然景觀“漏”入城市,同時吸引城市居民進入公園。

下沉庭院:

在每個城市視窗之內,下沉而形成9個庭院。每個庭院各有主題,這些主題都取之於大地的肌理,包括農田肌理、水岸肌理、濕地肌理、牧場肌理、河流肌理……用當代設計語言進行提煉,而形成各具特色的遊憩空間。

9個庭院目前我隻能找到四張平面圖:

親水湖岸:

從每個城市視窗,可以到達濱水地帶。水體是利用原有魚塘改造而成。水岸是連續的親水步道,棧橋退臺,使自然和人融為一體。

高架廊橋:

上述各個景觀元素,通過一條高架連廊,有機聯系在一起。它既是一個重要的連接元素,同時是一個線性的瞭望臺, 把人們置於自然和城市中間。天橋比公園高出5米, 使之成為極為理想的觀景廊, 同時相接多個小庭園和大公園, 人們可以看到街上, 周邊小庭園的景象。

“水岸廊橋”區域單從平面上看,其實非常簡潔,甚至是有點普通,可人們實際遊覽感受還是非常豐富的。原因就在於它的豎向變化,下沉庭院層、水岸層、臺地層、廊架層,撐起瞭多樣的空間體驗。

不過遺憾的是,一些花園修建質量不錯,但一些則不夠理想,由於趕工期導致施工質量實在過於粗糙,以至於俞老師在申請ASLA專業組獎項的時候,並沒有納入水岸廊橋這一部分,而隻是申報瞭水泡濕地區域。

ASLA獲獎頁面


最後想說:

城市公園,往往更多地成為城市經濟和環境負擔。在工程上,為單一美化為目的挖湖堆山,為造水面使用水泥和防滲膜。化妝式的綠化方式耗費巨大,浪費大量水資源用於花木灌溉,給本就水資源短缺的北方城市造成沉重壓力。

橋園反其道而行之,一塊臟亂差的城市廢棄地,在很短時間內經過簡單的生態修復工程、低造價的建設,依靠後續自然的做功,成為瞭具有雨洪蓄留、土壤改良、鄉土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教育、審美啟智和提供遊憩服務的多功能生態型公園。橋園拒絕瞭化妝式的、畸形的園林美,重新帶回瞭生機勃勃的“野草之美”,即鄉土文化景觀和本土自然系統的真實的美。

坦率來說,公園整體在形式層面的設計上,其實並不突出。廊橋明顯能看出屈米的拉·維萊特公園的影子;下沉庭院的佈置與法國雪鐵龍公園幾乎如出一轍;考登鋼通常用於表現工業區的場所記憶,放在這裡稍顯突兀;幹濕水泡的做法在土人的項目中,更是十分常見。

但瑕不掩瑜,橋園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它展現瞭一種全新的設計思想,俞孔堅老師稱之為“設計生態學”——

定義太繞瞭,簡單理解就是:

傳統景觀設計 =改造自然——滿足人類審美趣味

設計生態學 = 賦能自然——以人工美襯托自然美,以及強化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如今大部分所謂的生態設計,其實是介於以上二者中間:並置自然——在維護自然的基礎上,滿足人的趣味

那為什麼我們很少聽說過“設計生態學”這個理念呢?

我猜想它應該是被一個更大的概念所涵蓋瞭,它就是“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Nature-based Solution),最早由世界銀行提出,如今越來越受到全世界范圍的關註。NbS並沒有一個完全正式的定義,它更像是一個行動框架,倡議通過保護、可持續管理和修復自然或人工生態系統,有效地和適應性地應對社會挑戰,並為人類福祉和生物多樣性帶來益處。我們會發現它和“設計生態學”是高度重合的。

來源:講座《基於自然解決方案的城市綠色空間低碳韌性設計》-欒博

橋園在剛剛建成時,招來瞭很多兩極化的議論,那如今站在NbS的視角,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會表示認可吧?

可見觀念對人判斷的影響有多大。思想要不斷進步才行呀~~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拜瞭個拜~~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