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中國歷史100事(柒)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術是古代中國人的智慧結晶和偉大發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圖文進行印刷的技術,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稱,於2009年正式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雕版印刷發展過程:

首先,漢朝人從印章中得到啟示,出現瞭印刷雛形。

漢朝發明紙以後,書寫材料比甲骨、簡牘、金石等輕便,而且更加經濟。但是,抄寫書籍非常費時費工,遠遠不能適應當時的需求。

在這種需求背景下,人們從刻印章、拓印等技術中獲得啟發,在一定厚度平整的木板上反粘貼抄寫公正的書稿,字就成為反體瞭。

雕刻工人用刻出凸起的文字,是為陽文。在凸起的文字上塗上墨汁,然後把紙張覆在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瞭,這就是最初的雕版印刷術。

其次,唐朝為更快印刷佛經,印刷術得到普及。

1966年,在西安郊區發現雕版梵文《陀羅尼經咒》單頁,年代大致刻印於704-751年之間,是目前出土文物中最早雕版印刷品。

目前標有明確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王玠印刷的《金剛經》,現存於英國倫敦博物館。

從早期印刷品中可以看出,最初的印刷活動主要在民間進行,多用於印刷神像、經咒、發願文以及歷書等。後來,隨唐朝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蓬勃,雕版印刷在唐中後期得到普及。

再次,兩宋時期開始出現活字印刷術。

五代時期,不僅在民間盛行刻書,政府也大規模刻印儒傢書籍,至953年,儒傢《五經》等經典印刷達130多次。

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張徒信在成都雕刊全部《大藏經》,耗時22年,一共1076部,5048卷,雕版數量多達13萬多塊,是早期印刷史上最大的一部書。

兩宋時期,印刷術發展有兩項突破:

一、活字印刷

宋仁宗慶歷年間,畢昇發明瞭活字印刷術(材質:膠泥),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詳細記載,這種泥活字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的鉛活字印刷術早瞭大約400年。

但活字印刷術在當時並沒有得到有效普及,原因:

第一,活字印刷成本相對較高,單個模型制作以及原材料(松香、油蠟、油墨等)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第二,活字印刷工必須具備較高的文化程度,不僅需要刻字,還需要排版,因此印刷技術成本較高。

第三,活字印刷術發明之初,沒有收到統治者重視。

二、彩印技術

北宋初年,四川地區流行的紙幣“交子”,就是用紅黑兩色印刷的。

山西應縣木塔中發現的《釋迦說法相》三幅,是宋遼時期的雕版彩色印刷品,是目前發現中國最早的彩色印刷品。

明代萬歷年間,出瞭如閔齊、閔昭明等擅長彩色套印的名傢,《十竹齋書畫譜》和《十竹齋箋譜》都是古版畫的藝術珍品。

明清兩代,南京和北京是雕版印刷中心。

明代設立經廠。

明嘉靖以後,到16世紀中葉,南京成瞭彩色套印中心。

最後,明清出現木活字和金屬活字,活字印刷進一步發展。

雖然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在當時沒有得到推廣,制造的泥活字也沒有保存下來,但是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印刷術不斷進步,活字印刷術作為一種更先進的印刷技術,並沒有斷絕。

元代王禎在《農書》中記錄瞭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並請工匠刻木活字3萬多個,試印瞭6萬多字的《旌德縣志》,不到一個月時間印刷瞭一百部,可見活字印刷的效率之高,這是有記錄的第一步木活字印本。

明朝時期,木活字得到政府支持。明萬歷年間的《唐詩類苑》和明嘉靖年間的《避水群英待問會元》等都是木活字印本。

清代,康熙年間木活字盛行,乾隆年間《英武殿聚珍版叢書》發行,該叢書共刻成木活字253500個,134種,2389卷,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元代王禎以前,就有人用錫做活字,但以失敗告終。

公元15-16實際之際,銅活字流行於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在清代掀起印刷新高潮,《古今圖書集成》是當時最大工程,印刷數量高達萬卷,銅活字數量高達100-200萬。

從發明雕版印刷術,到活字印刷術普及,中國古代印刷技術經歷瞭長期發展過程。中國古代雕版印刷術作為印刷史上的“活化石”,凝聚著中國造紙術、制墨術、雕刻術、摹拓術等中國傳統工藝。並且,通過俄羅斯傳入德國和通過阿拉伯商人傳入德國兩個途徑,為西方印刷術開瞭技術上的先河,對全世界文明傳播和交流都影響深遠。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