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州古城

禹化九州,始有荊州

///回首故國

荊州古城,古稱江陵城,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地處長江中遊、江漢平原腹地,是楚文化、三國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荊州古城分為三層,外邊是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共有六座城門,每座城門上均建有城樓;墻內垣用土夯築,墻體外用條石和城磚砌築;墻體用特制青磚加石灰糯米漿砌築。

自古以來荊州就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兵傢必爭之地。混亂的三國時期,魏蜀吳各方勢力也都曾為瞭奪取荊州兵馬相見。“曹操奪荊州”“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發生在此處。除此之外,三國時期最著名的三場戰役中的兩場:赤壁之戰與夷陵之戰,它們的戰場也皆在此處。

荊州城始建於東漢,原為土城,南宋始建磚城,元初拆除,明初又建,明末被毀。現城墻為清順治三年(1646年)依舊基重建,城墻、城門、敵臺、堞垛等均保存較好。

賓陽樓是荊州古城東門的城樓,原建於明代、清咸豐十一年又重建的城樓已損毀,現城樓是1986年仿明代風格復建的,可以登樓遠眺,盡覽荊州古城全貌。

關羽祠

明代初期,荊州百姓為紀念關公,在卸甲山修建關羽祠,以關公的忠、義、仁、勇精神,教育後人“讀好書、說好話、行好事、作好人”。相傳,明代宰相之傑張居正的第三個兒子張懋修,曾在此讀書考中狀元。因而卸甲山自古享有地靈人傑之美譽。原卸甲山關羽祠,毀於日寇侵華戰火。現經國傢文物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復建的關羽祠,具有明清時期地方建築風格,其文化內涵創造瞭全國多個“第一”,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羽祠,是海內外華人祭拜關公的首選聖地,中外遊客理想的觀光勝境。

荊州古城積淀瞭豐厚的歷史文化。荊州城內及其城周附近,有著眾多的古跡名勝。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國的故都,三國紛爭的遺跡,歷代名人的勝蹤,似繁星點點,數不勝數。荊州古城墻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最有分量的古跡之一。據《後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州古城墻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墻是中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出瞭宋朝和五代時期的磚城;兩晉、三國時期的土城。疊壓在現城墻10米以下的五代磚城的發現,使荊州城磚城的修造歷史從始於明代的普遍認同,又上溯瞭400多年。這次考古發掘還證實:從三國時代起,荊州古城墻沒有發生過大的變遷,移位距離僅在50米左右范圍內;土城墻遠遠早於磚城墻。

2000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荊州城小北門西側,發現瞭一段長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間夯築的石灰糯米漿城墻。此段城墻雖經500多年,至今仍堅如磐石,世所罕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