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的童話

一、假如……全部木大

回顧《機動戰士高達:鐵血的奧爾芬斯》,如果當初孤兒們不反抗,繼續給CGS打工,結果又會是什麼樣的故事呢?

對於這個問題,《莉可麗絲》似乎做出解答……但似乎又不是那麼令人信服的解答。同樣是孤兒,為什麼差別那麼大呢?都是打工人,有些人是“一軍”,有些人是“三軍”。火星的奧爾芬斯顯然屬於“三軍”,而地球的奧爾芬斯……似乎更接近“一軍”。

嚴格來講,莉可麗絲(Lycoris)還不算“一軍”,因為在她們之上還有利利貝爾(Lilybell),兩者都是服務於DA(Dreact Attack)的打工人。不過,主角團由於出眾的才能與人脈,實際地位顯然在利利貝爾之上,所以說是本作的“一軍”也不為過……火星的奧爾芬斯從“三軍”的視角講故事,所以講的是悲劇,也是群像劇;地球的奧爾芬斯從“一軍”的視角講故事,所以講的是喜劇,也是偶像劇,是少數精英的獨角戲!兩種故事,就當下的市場行情而言,顯然是後者更受歡迎,而前者則惹得天怒人怨,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身為打工人的廣大觀眾們不是更希望能看到代表自己的藝術作品嗎?當然希望,但他們希望被代表的不是他們的悲苦現狀,而是“美好”夢想!

寬松的工作時間,優渥的薪酬待遇,這不就是所謂的“中蟬”嗎?是的,這也是本作賣座的原因之一——哪個打工人不想過上“中蟬”的好日子呢?嗯……還真不一定,因為人傢還有更大的夢想,更上一層樓當上大次貝木一傢,像龍鳳傲天、霸道總裁那種,不過,那種夢太遙遠瞭——當穿越番已經被玩爛之後(參見本人《關於穿越文》),打工人們的口味越來越刁瞭,開始在雞蛋裡挑骨頭、在夢境裡尋求“真實”。在這種時候,適當地降低做夢標準,由開局滿級的大餅,改為勵志中蟬的小餅,不失為一種高明的畫餅方式。

賣座,十之八九是賣餅——畫在紙上餅,二次元的餅。老板們舍不得分餅,於是就畫餅充數;勞工們分不到餅,也請求老板給他們畫餅充饑——賣醉與買醉。畫的餅,總是脫離實際的:或玩印象派,擺明瞭此餅純屬虛構、恕不兌現,雖然畫得抽象,但也省去瞭售後,所以省心,例如近些年泛濫得沒完沒瞭的穿越番;或玩寫實派,畫得觸手可及的樣子,暗示此餅是可能兌現的,雖然畫得逼真,但也帶來瞭售後問題——畫得越像,就越容易被當成真餅咬,然後就越容易露餡。畫得越“真實”,細節就越多,漏洞也就越多,因為夢境裡的細節是自相矛盾的——那些用來給夢境賦予“真實性”的理論、邏輯,一經推敲就會發現它們是南轅北轍,例如本作——孤兒們的誕生環境是多生,而多生隻會加劇“內卷”,擴大勞力價格的劣勢,讓“中蟬”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其實,一開始寫實才是主流畫風,但當現實的泡沫破碎之後,島國的打工人們越來越難以買到醉瞭,酒傢們也是沒辦法瞭才一齊梭哈穿越番。因此,即便穿越番早就令觀眾們厭煩瞭,動畫公司們還是得堅持不懈地做,因為他們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偶爾來一張復古的寫實畫餅如《莉可麗絲》的確會起到眼前一亮的效果,但如果酒傢們跟風復古此類套路,隻會更快地招致觀眾們的厭煩,因為它早已被厭煩過一次瞭。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打工人們都厭倦當前的一切之後,方能開出希望之花——打工人真正需要的夢想,既不是躍升為高級打工人“一軍”,也不是躍升為老板“火星之王”,而是推翻此貝木一的偽秩序,建立按需生產-按需分配的理想鄉!

二、老板視角

為什麼《莉可麗絲》對孤兒們的描寫是那麼的光鮮亮麗?因為站在精英視角,孤兒就是如此“美好”——表面寫的是同情,心裡想的卻是向往,向往著勞力爛賤、消費死貴的時代,即所謂“人口紅利”。多生,不一定生出孤兒,但一定生出紅利。所以說,此番是鼓勵年輕人生育的“公益”番,真“暖心”!

“人口老齡化”,是次貝木一對勞動力竭澤而漁的必然結果,也是島國目前大肆宣揚的問題之一。澤之竭,到底是魚之過?還是漁之過?精英們是真的不懂嗎?他們當然懂,所以他們才要全力掩蓋自己的罪行,對著幹涸的河床高呼:魚兒啊,你們不生出來是不對的,懂?

對於野獸而言,陷阱如同夢魘;但對於獵人而言,陷阱甘之如飴。人口陷阱,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覺得是陷阱,但另一些人卻覺得那是紅利!

三、打工視角

作為偶像劇,內卷自然要被描寫為“勵志”。莉可麗絲內部之間,莉可麗絲與利利貝爾之間,莉可麗絲與阿蘭之子之間……打工人之所以苦,直接原因並不是老板有多兇,而是打工人對打工人太狠。初入社會時,我很不解:打工人何苦為難打工人?歷經長年毒打之後,漸漸明白:打工人的天職就是為難打工人,不然怎麼叫“內卷”呢,哦不,用二次元的說法應該叫“勵志”,用三次元的說法應該叫“競爭”,懂?

在偶像劇裡,我們隻能看到“正能量”,看到“勵志”成功的主角團,我們不會去關心那些充當背景板、墊腳石的路人,殊不知路人正是我們自己。對精英們捏造的偶像共情,對自己反而不共情,這是何等的自卑?不,這是自信,自信自己一定能夠通過努力奮鬥實現介及躍升!

過去的“廿人傢”們最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按此貝蟬把人分三六九等,這明明就是在照抄舊精英們的作業,那還談什麼“廿人”?人是平等的,但這並不是說一樣高、一樣帥、一樣有錢等等實體層面的平等,而是意識層面的平等——都懷著此貝木一的內卷之心,做著中蟬起步、首富是瞻的“勵志”之夢。

四、陰謀論

本來此番當個爽番看還是不錯的,但制作組並不滿足於做爽番,毅然決然地玩起瞭“深度”——陰謀論。

所謂“陰謀論”,就是說有某個神秘組織操控瞭世界——這是個偽命題。如果真的存在強大到如此程度的組織,它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消除陰謀。這個世界之所以存在陰謀,是因為人類內部分裂,各自為政、各懷鬼胎;而如果真的存在如“陰謀論”所描述的強大組織,則陰謀的存在前提都消失瞭,又何來“陰謀論”?——“陰謀論”與陰謀,不可兩立。

顯然,現實世界充滿陰謀,所以,“陰謀論”不成立。別說什麼能夠操控世界的神秘組織瞭,就連一個小單位、小公司、乃至小傢庭規模的組織內部都很難保證不勾心鬥角,所以才滋生瞭無窮無盡的陰謀。

那麼,為什麼人們那麼喜歡去談論、描寫、欣賞這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呢?答案是:為瞭遮蓋實際存在的東西——讓“神秘組織”去為陰謀背鍋,這樣大傢不就都脫罪瞭嗎?

動畫中,真島的一系列瘋狂行為,是為瞭揭露郭嘉機器對於輿論的操控。然而,現實中,輿論可不是郭嘉能夠操控得瞭的。當然,我並不是說不存在輿論操控,而是說輿論操控是社會全體參與的,是人民主導的,具體由媒體執行,而郭嘉隻不過是個打輔助的。打個比方,請問自主創業好嗎?當然好,因為人們日常聊天時隻會拿成功人士來當談資,媒體騙流量時隻會拿成功人士來當新聞,郭嘉搞宣傳時隻會拿成功人士來當示范。失敗?不存在的……忠言逆耳,所以,大傢不想聽忠言。不是輿論欺騙的群眾,而是群眾塑造瞭輿論。正是因為郭嘉機器不夠強大,也正是因為輿論太過自由,所以陰謀、騙局才能橫行無忌!

大傢一起撒的謊,還叫撒謊嗎?大傢一起搞的陰謀,還叫陰謀嗎?謊言變成瞭“真理”,陰謀變成瞭“正義”,我們為此發明一些高大尚的詞匯來稱呼這些奇特的“真理”“正義”,比如“經濟規律”“蒸制正確”,此外,我們還需要一個背鍋俠——既然大傢都是陰謀傢,那麼杜撰一個能夠為大傢打掩護的虛構組織,自然也就成為大傢的共識瞭。

五、頂包

既然有陰謀論,那麼就有陽謀論,不過我們一般稱之為“頂包”——成王敗寇,戰敗的精英集團背鍋,戰勝的精英集團有功。提升格局,站在此貝木一偽秩序的角度看,這招是棄車保帥,正如《莉可麗絲》第二話奧爾納特玩的那手金蟬脫殼!你以為邪惡隨著某個人的失勢、某個組織的覆滅而消亡瞭,其實人傢活得好好的,甚至更加猖獗瞭,因為人傢轉生變成瞭人見人愛的小蘿莉。

陰謀,人人都有參與;鍋,隻給最弱的那個背。就像我們大躍進時期,把10畝地的收成集中堆放到1畝地上展示,於是就達成瞭畝產XX斤的“成果”。不同的是,我們堆的是米,此貝木一傢們堆的是鍋。

比起憑空捏造的神秘組織,將鍋集中甩給已知的某隻/某群敗犬,固然更有說服力,所以在短期內的甩鍋效果較好,但由於背鍋者是真實存在的,所以也就更容易被人們驗貨,所以長期收效不如陰謀論。兩者各有長短,所以長短互補,從而持續有效地甩鍋。

背鍋的,可能是個人,也可能是組織。在皿煮當道的現在,後者顯然更常用。不同的精英集團之間,同一集團內部的不同層級之間,最弱的那個群體充當替罪羊,他們是勵志的精英候補,也是內卷的高級打工人,更是潛在的背鍋俠。例如本作,真島把莉可麗絲當成黑幕,嘴上說得大義凜然,但他自己不也扮演著類似的角色嗎?——執行著更強大的阿蘭組織賦予他的“使命”。打工人,內卷人,背鍋人,自相為難的人……

打工人,越是向此貝木一獻殷情以乞求“躍升”,就越是被玩弄。你給它充當先鋒打手,贏瞭就晉升為候補精英,敗瞭就充當背鍋俠,如辣脆,又如本作的DA,這也算是所謂的介及流動性吧。對於擁有此貝木一積累優勢的主體精英而言,你們打贏瞭是替他們除外患,打輸瞭就是除內患,他們永遠立於不敗、名利雙收,如燈塔國,又如本作的阿蘭機構,這就是所謂的介及固化吧。

六、恐怖主義

現實的“恐怖主義”,或者說“武裝鬥爭”,沒有誰是像真島那樣因為吃飽瞭撐的,而是恰恰是因為吃不飽——若非迫不得已,誰願意去玩命?

“恐怖主義”,跟我國古代的“盜匪”“賊寇”等詞匯類似,都是指不屬於當前郭嘉管轄或合作的武裝,是相當寬泛的概念。可能是暫時不得勢的部分主體精英,如叛軍;也可能是采取激進手段“勵志”的候補精英,如劫匪;還可能是反對暴力、向往平等的理想主義者采取“以暴易暴”的方式踐行理想,如起義……唯獨不可能是閑著沒事幹的中二病!

中二病,顧名思義是初中二年級時犯的病,是在校園中、襁褓裡才可能存續的現象(那些充滿霸凌和歧視的“校園”除外),一旦進入社會,什麼中二病都得當場痊愈。所以,犯病的不是我,而是這個社會!是名為“此貝木一”的病!

在島國的動畫裡,叛逆者們大都是為叛逆而叛逆,要麼幼稚,要麼神經質,是“沒頭腦”與“不高興”。作者們這麼寫,無非就是要告誡讀者、觀眾:世界沒有錯,錯的是你,是你自己腦子犯病瞭,趕緊看心理醫生去吧。

當然,人是不獨立於社會的,社會是由人組成的,所以社會所感染的“此貝木一”病毒也感染著每一個社會成員。之所以有部分宿主能恢復清醒、組織抗疫,多半是被壓榨到瞭沒有供病毒繼續生長繁殖的油水瞭,所以宿主暫時“痊愈”,一旦起義成功、油水稍足,就會舊病復發,於是反抗者蛻變成瞭候補精英,要麼“勵志”失敗淪為背鍋俠,要麼“勵志”成功建立新王朝、成為新的主體精英。我們作為事後諸葛亮,稱前者的勵志過程為“恐怖主義”,稱後者的勵志過程為……

七、結語

以前,覺得國產的“動畫片”太幼稚,是給小孩看的;但後來我發現,島國的動畫也不過是全年齡段的童話罷瞭。

一開始,我不瞭解動畫的制作過程,還以為做動畫比拍真人省錢,是更為自由的藝術創作方式,所以對動畫寄予瞭厚望,以為動畫制作者們受市場幹涉較小、較能專心創作……但實際情況根本不是這樣,真人之所以貴是因為有明星大腕溢價,如果隻算真實成本,則動畫比真人貴得多。而如果要算利潤的話,缺乏溢價的動畫更是(對制作方而言)貴得離譜。成本極高,溢價極小,制作者們隻能賺到微薄的辛苦錢,這就剝奪瞭創作自由,也決定瞭:動畫必然更媚俗。

在這種環境下,《莉可麗絲》算是矮個子裡拔高瞭。作畫質量優秀,劇情勉強及格——相對於將勵志、熱血等“正能量”拉滿或為黑而黑以矯作“深度”的同行而言,能寫成這樣已經算是很克制瞭。

2023年2月25日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