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享 | 黑盒測試方法論-判定表

在因果圖分析法中最後會得出一個判定表,可以看出因果圖和判定表是有聯系的,一般需要結合起來使用。

因果圖是一種分析工具,通過分析最終得到判定表,再通過判定表編寫測試用例。在一定情況下也可以直接書寫判定表,省略因果圖,進而編寫測試用例。

判定表的組成

判定表是由條件樁、動作樁、條件項和動作項組成的。條件樁表示可能出現這個問題的所有條件,動作樁表示這個問題的所有輸出結果,條件項為條件樁的取值,動作項為條件項的各個取值情況下的輸出結果。

判定表設計步驟

設計判定表首先需要列出所有的條件樁和動作樁,確定規則數量,規則數由條件樁確定,規則數 = 條件取值數 ^ 條件數。

依次填入條件項和動作項得到初始判定表。初始判定表會包含冗餘的內容,這些內容一般不適合設計測試用例,進一步的簡化判定表,合並相似的規則或動作得到一個完整並且簡潔的判定表便於最終設計用例。

實例

輸入三個正整數a、b、c,分別作為三角形的三條邊,判斷三條邊是否能構成三角形,如果能構成三角形,判斷三角形的類型。

確定條件樁

C1:a,b,c 構成三角形?a<b+c、b<a+c、c<a+b C2:a = b?C3:a = c?C4:b = c?

確定動作樁

A1:非三角形;A2:不等邊三角形;A3:等腰三角形;A4:等邊三角形;A5:不可能。

填寫表格,確定條件項和動作項

確定規則數

共有四個條件,每個條件的取值為 “ 是 ” 或 “ 否 ”,因此有 2 ^ 4 = 16 條規則。

設計判定表

1.填寫初始判定表

C1:8 個 0,8 個 1;

C2:4 個 0,4 個 1,4 個 0,4 個 1;

C3:2 個 0,2 個 1,2 個 0,2 個 1,2 個 0,2 個 1,2 個 0,2個1;

C4:0,1,0,1,0,1,0,1,0,1…

2.簡化判定表

構成三角形的條件如果不滿足的話,結果都是非三角形,和下面三個條件無關,這種情況下可以對判定表進行簡化。

設計測試用例

設計測試用例時不可能的情況可以排除,非三角形的情況需要考慮每個值取值的不同情況。得出最後的測試用例如下表所示:

通過實例大傢是不是對判定表理解的更深入瞭呢,我們不僅僅要學會測試方法的理論,還需要靈活的運用到測試工作中哦~

來霍格沃茲測試開發學社,學習更多軟件測試與測試開發的進階技術,知識點涵蓋web自動化測試 app自動化測試、接口自動化測試、測試框架、性能測試、安全測試、持續集成/持續交付/DevOps,測試左移、測試右移、精準測試、測試平臺開發、測試管理等內容,課程技術涵蓋bash、pytest、junit、selenium、appium、postman、requests、httprunner、jmeter、jenkins、docker、k8s、elk、sonarqube、jacoco、jvm-sandbox等相關技術,全面提升測試開發工程師的技術實力

獲取更多內容:http://qrcode.testing-studio.com/f?from=zhihu&url=https://ceshiren.com/t/topic/6570

點擊查看更多信息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