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急危重癥

第九單元 常見急危重癥

更多資料:搜索關註微信公眾號《繼教學分》

心臟驟停與心臟性猝死  1.概念  2.病因  3.診斷  4.心肺復蘇

概念  心臟驟停(SCA)是指心臟機械活動突然停止,射血功能驟然喪失,是臨床最危急的情況之一。  心臟性猝死是指因各種心臟原因引起急性癥狀發作後1小時內發生的以意識突然喪失為特征的無法預測的死亡。  病因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最常見。  既往有原發性室顫或室撲史,無脈性持續性室速史,頻發性與復雜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史,左室射血分數低於30%或有明顯心力衰竭,有QT間期延長伴暈厥史,心肌梗死後期的室性早搏等均是猝死的危險因素。

  診斷 心臟性猝死的臨床過程 前驅期:心絞痛發作,胸悶、心悸加重,易於疲勞等。在心電監護下,如發現頻發、多源、成對出現的室早或室早R-on-T,短陣室速,心室率低於50次/分,QT間期顯著延長等,均可是心臟驟停的先兆,但心臟驟停也可無前驅期表現。 終末事件期:可出現心率明顯改變、室性心動過速。在無心電監護下發現低心排血量狀態,長時間的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難,頭暈,黑曚,突然抽搐等。 心臟驟停:依次出現心音消失、大動脈搏動消失、血壓測不出,突然出現意識喪失(心臟驟停後10秒內)或伴短暫抽搐(心臟驟停後15秒);斷續出現嘆息樣的無效呼吸,隨後呼吸停止(心臟驟停20~30秒),皮膚發紺。心臟驟停30秒後出現昏迷;心臟驟停後30~60秒出現瞳孔散大、固定。 生物學死亡:大部分患者在4~6分鐘開始發生不可逆腦損害,隨後經數分鐘發生生物學死亡。

診斷-心臟驟停的判斷 主要依據  突然意識喪失;  心音或大動脈(頸動脈、股動脈)搏動消失;  心電圖呈現:心室顫動、室性自主心律(即心肌電-機械分離)或心室停搏(心電完全消失而呈一條直線或偶有P波)。  在上述3條主要診斷依據中,以心電圖的診斷最為可靠,但臨床很難做到。為爭取時間,單憑第2條就可以決定開始實施心肺復蘇(CPR)。 次要依據  雙側瞳孔散大、固定、對光反射消失;  自主呼吸完全消失,或先呈嘆息或點頭狀呼吸,隨後自主呼吸消失;  口唇、甲床等末梢部位出現發紺。

心肺復蘇 初級心肺復蘇:包括暢通氣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和人工胸外按壓(circulation),簡稱為ABC。 暢通氣道:仰頭舉頦法及仰頭抬頸法。 人工呼吸  氣管內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氣的最好方法。  口對口(鼻)呼吸:每次吹氣應持續1秒以上,通氣的頻率為每分鐘8~10次,開始應先連續吹氣2次。  其他:口對面罩呼吸、呼吸球囊面罩裝置等 胸外心臟按壓:按壓間斷時間不超過5秒,將A-B-C改變為C-B-A,  胸外按壓30次然後開放氣道進行人工呼吸,連續吹氣2口。  胸骨下陷>5cm然後放松。  胸外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  胸外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例為30∶2。  進行5個周期的CPR

除顫:宜盡早除顫。在室顫發生3分鐘內進行除顫,心跳驟停未及時發現者,在BLS 2分鐘後即行除顫。  院外除顫:強調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使用。 院內除顫:首選非同步直流電擊除顫。  將兩電極分別置於胸骨右緣第2肋間和心尖部左乳頭外側,使電極中心在腋前線上。成年人一般300~360J。  暫時不能立即除顫者,可進行心前區捶擊(1~2次)。  電除顫效果不佳時,靜脈註射腎上腺素,將細顫變為粗顫,再重復電除顫。 高級心肺復蘇:在BLS的基礎上進行復律、建立人工氣道、藥物治療和復蘇後治療等。 心室顫動的處理  電擊除顫:電擊後立即從胸外按壓開始繼續進行CPR 2分鐘,再檢查心律,如需要可再次電擊。如果電擊後室顫終止,但稍後室顫又復發,可按前次能量再次電擊;

  室顫/室速持續復發者,繼續CPR,氣管插管,開放靜脈通道; 可藥物治療,如利多卡因或胺碘酮。每次用藥30~60秒後除顫,除顫能量不超過360J;  腎上腺素使用;  電擊除顫最大到360J(可重復1次); 無脈性電活動/心室停搏的處理:立即進行CPR 2分鐘,再重新檢查心律,觀察心律有無變化,如無變化繼續循環進行上述搶救措施。一旦有應用搶救藥品的條件時,應給予腎上腺素或血管加壓素,不推薦使用阿托品。  有效心臟復蘇指征為:  患者皮膚色澤改善;  瞳孔回縮;  出現自主呼吸;  意識恢復。

復蘇藥物  腎上腺素:首選藥物;  胺碘酮:用於難治性室顫和室速;  異丙腎上腺素:僅適用於緩慢性心律失常;  碳酸氫鈉:用於電除顫復律和氣管插管後酸中毒持續存在時,循環停止>2分鐘者。 給藥途徑:首選從上肢靜脈、頸內靜脈穿刺或鎖骨下靜脈插管建立的靜脈通道給藥。腎上腺素、阿托品和利多卡因還可經氣管內給藥。盡量避免心內註射。

心臟搏動恢復後處理 維持有效循環: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腎上腺素等藥物治療。 維持有效呼吸:使用機械通氣和吸氧治療。 防治腦缺氧和腦水腫:腦復蘇是心肺復蘇能否最後成功的關鍵。  維持腦灌註壓:使平均動脈壓不低於110mmHg。  控制過度換氣:PaCO2控制在25~35mmHg, PaO2控制在100mmHg。  維持正常或偏低的體溫  輕度低溫(33℃~35℃)。但心臟驟停復蘇後不宜誘導過低溫。  脫水。  高壓氧治療。 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防治急性腎衰竭。

休克  概念  病因與分類  病理生理與臨床表現  診斷  治療

  概念  機體遭受強烈的致病因素侵襲後,有效循環血量顯著下降,不能維持機體臟器與組織的正常灌註,繼而發生全身微循環功能障礙的一種危急重癥。  主要病理學特征是重要臟器組織微循環灌流不足、代謝紊亂和全身各系統的功能障礙。 休克的病因分類

原因分類 常見原發病
低血容量失血性休克 消化道大出血、異位妊娠破裂、產後大出血、動脈瘤及血管畸形破裂等
失液性休克 嚴重燒傷、急性腹膜炎、腸梗阻、嚴重嘔吐及腹瀉等
創傷性休克 嚴重骨折、擠壓傷、大手術等
心泵功能障礙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急性重癥心肌炎、嚴重二尖瓣狹窄伴心動過速、嚴重心律失常等
心臟壓塞性休克 大量心包積液、心包內出血、張力性氣胸等
血管功能失常感染性休克 重癥肺炎、中毒性菌痢、化膿性膽管炎、創面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熱等
過敏性休克 藥物、食物、異種蛋白等過敏
神經源性休克 創傷、劇痛、脊髓損傷、麻醉、神經節阻滯劑、大量放胸腹水等
細胞性休克 氫化物、殺蟲劑、生物素中毒、缺氧、低血糖等

各期休克的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 休克早期(微血管痙攣期) 休克期(微血管擴張期) 休克晚期(微循環衰竭期)
全身 面色蒼白、四肢冰涼、出冷汗、口唇或四肢末梢輕度發紺 全身皮膚青紫、發涼、口幹明顯、淺靜脈萎陷 全身靜脈塌陷,皮膚發紺甚至出現花斑,四肢厥冷,冷汗淋漓
神志 神志清,伴有輕度興奮,煩躁不安 表情淡漠、反應遲鈍 不清甚至昏迷
血壓 大多正常,脈壓可有明顯減小,也可驟降(見於大失血) 收縮壓進行性下降至60~80mmHg 血壓極低甚至測不到
呼吸 深而快 可出現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嚴重低氧血癥,酸中毒
脈搏 細速 細弱 脈搏細弱
體溫 正常或升高 體溫不升
尿量 減少 少尿甚至無尿 無尿;急性腎衰竭
心音 低鈍 呈單音
出血傾向 全身出血傾向:上消化道、泌尿道、肺、腎上腺等出血
器官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腎衰竭、肝衰竭、腦功能障礙等

  病理生理與臨床表現 休克的臨床監測 臨床體征  精神狀態:反映腦組織灌註情況。  肢體溫度、色澤:反映體表灌流情況。  脈搏:休克時脈搏細速出現在血壓下降之前。  休克指數<0.5表示無休克;  1~1.5表示存在休克;  >2表示休克嚴重。 血流動力學 血壓:收縮壓<80mmHg,脈壓<20mmHg,是休克存在的依據。血壓回升,脈壓增大,表示休克轉好。  中心靜脈壓:中心靜脈壓<5mmH2O時,表示血容量不足。  肺動脈楔壓:肺水腫時>30mmHg。 心電圖:血容量不足及缺氧均會導致心動過速。 腎功能:動態監測尿量、尿比重、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電解質等。尿量穩定在30ml/h以上時,表示休克已糾正。

  呼吸功能。  生化指標。  微循環灌註  體表溫度與肛溫差:休克時增至1℃~ 3℃,二者相差值愈大,預後愈差;  紅細胞比容:末梢血比中心靜脈血的紅細胞比容大3%以上,提示有周圍血管收縮,應動態觀察其變化幅度;  甲皺微循環:小動脈痙攣、毛細血管缺血,甲皺蒼白或色暗紅。 診斷要點  ①有誘發休克的誘因;  ②意識障礙;  ③脈搏細速>100次/分或不能觸及;  ④四肢濕冷,胸骨部位皮膚指壓征,皮膚花紋,黏膜蒼白或發紺,尿量<30ml/h;  ⑤收縮壓<80mmHg;  ⑥脈壓差<20mmHg;  ⑦高血壓患者收縮壓較基礎血壓下降30%以上。  符合第①條及②③④條中的兩項和⑤⑥⑦條中的1項即可診斷。

  分期診斷 臨床上按照休克的發展經過及病情輕重,分為3期(見下表)。  休克分期及指標變化

指標 早期 中期 晚期
神志 清楚、不安 淡漠 模糊、昏迷
口渴 較重 嚴重
膚色 稍白 蒼白 蒼白、青紫
肢溫 正常或濕冷 發涼 冰冷
血壓 正常、脈壓小 收縮壓低、脈壓更小 血壓更低或測不出
脈搏 增快、有力 更快 細速或摸不清
呼吸 深快 淺快 表淺、不規則
壓甲 1秒 遲緩 更遲緩
頸靜脈 充盈 塌陷 空虛
尿量 正常或減少 少尿 少尿或無尿

  治療  病因防治 緊急處理:  平臥體位,或頭胸與下肢均抬高20°~30°;  保暖,鎮靜,少搬動;  吸氧2~4L/min或更高;  建立靜脈通道;  監測生命體征、心肺功能、血流動力學和心電圖, 抗休克治療 補充血容量:輸液強調及時和盡早。  開始用晶體液1000~2000ml,然後補充膠體液,晶體液與膠體液之比為3∶1,膠體液輸入量一般不超過1500~2000ml。中、重度休克應輸部分全血。  判斷補液量充分的指標為:  收縮壓正常或接近正常,脈壓>30mmHg;  CVP升高>12cmH2O;  尿量≥30ml/h;  臨床癥狀好轉如神志恢復,皮膚、黏膜紅潤、溫暖等。

糾正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失調。 應用血管活性藥:  外周血管擴張(高排低阻型休克)時可酌情選用血管收縮劑;  外周血管痙攣(低排高阻型休克)時宜用血管擴張劑;  擬腎上腺素類: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常用於心源性休克; 異丙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禁用於心源性休克;去甲腎上腺素;間羥胺  腎上腺素能α受體阻滯劑:常用酚妥拉明及酚芐明。  茛菪類(抗膽堿類):包括阿托品、東茛菪堿和  654-2(山茛菪堿)等,主要用於感染性休克。  其他:硝普鈉,氯丙嗪,血管緊張素胺,糖皮質激素。

維護臟器功能  增強心肌收縮:常用毛花苷C、多巴酚丁胺;  維護呼吸功能:人工氣道機械呼吸,盡早施行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  維護腎功能:持續少尿時,快速靜脈註射20%甘露醇或呋塞米,使尿量>100ml/h;若仍無尿,則提示急性腎功能不全,予透析治療或相應處理;  防治腦水腫:常用20%甘露醇快速靜脈滴註;  DIC的治療:在抗休克綜合治療的基礎上盡早給予肝素或活血化瘀中藥制劑。

上消化道大出血  概念  病因  臨床表現  診斷  治療

  概念  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上段空腸以及肝、胰、膽病變引起的出血,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急危癥。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短時期內的失血量超過1000ml或循環血容量的20%。 病因  最常見的病因是消化性潰瘍,其次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急性胃黏膜損害及胃癌等。 消化系統疾病  食管疾病:食管靜脈曲張破裂、食管炎、食管賁門黏膜撕裂、食管癌、食管異物,以及放射性損傷和強酸、強堿等化學性損傷。  胃部疾病:胃潰瘍、急性胃黏膜損傷、胃黏膜脫垂、胃癌、胃血管病變及胃憩室等。  十二指腸疾病:十二指腸潰瘍、十二指腸炎、憩室、腫瘤等。  肝膽疾病:膽管或膽囊結石、膽道蛔蟲病、膽囊或膽管癌、肝癌、肝膿腫或肝動脈瘤破入膽道。  胰腺疾病: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胰腺腫瘤。 全身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血液病;急性感染;應激性潰瘍;結締組織病;尿毒癥。

臨床表現 嘔血和黑便: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特征性表現。 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表現為頭昏、心悸、出汗、乏力、黑曚 、口渴、心率加快、血壓降低等,嚴重時發生休克。 發熱:一般在24小時內出現發熱,體溫多在38.5℃以下,一般持續3~5天後降至正常。 貧血:急性失血後貧血。 氮質血癥:大多在出血後數小時血尿素氮開始上升,約24~48小時可達高峰,3~4天後降至正常。  診斷 大出血診斷的確定:根據嘔血、黑便和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的臨床表現,嘔吐物或黑便隱血試驗呈強陽性,內鏡及選擇性動脈造影等檢查,可作出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診斷。

估計出血量  成人每天消化道出血量達5~10ml,糞便隱血試驗陽性;  每天出血量>50ml,出現黑便;  胃內積血量達250~300ml,可引起嘔血;  一次性出血量>400ml,可引起全身癥狀如煩躁、心悸、頭暈、出汗等;  數小時內出血量>1000ml(循環血容量的20%),可出現周圍循環衰竭表現;  數小時內出血量>1500ml(循環血容量的30%),發生失代償性休克。 判斷是否繼續出血  反復嘔血,或黑便次數增多,甚至嘔血轉為鮮紅色,黑便轉為暗紅色,伴腸鳴音亢進;  雖經補液、輸血,周圍循環衰竭的表現未見明顯改善,或暫時好轉後又惡化;  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與血細胞比容繼續下降,網織細胞計數持續升高;  在體液與尿量足夠的情況下,血尿素氮持續或再次增高。

病因診斷  胃鏡:首選檢查,必要時應在發病24小時內進行。  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主要用於消化道急性出血而內鏡檢查無陽性發現者。本檢查須在活動性出血時進行。  X線鋇餐檢查:病變在十二指腸降段以下小腸段者,則有特殊診斷價值。主張在出血停止2周以上和病情基本穩定數天後進行。  治療 一般治療:休息,吸氧,大量出血時應禁食,煩躁不安者可給予適量鎮靜劑。監測生命體征,觀察嘔血及黑便情況。 補充血容量:盡快建立有效的靜脈輸液通道  緊急輸血指征是:  患者改變體位時出現暈厥、血壓下降和心率加快;  收縮壓<90mmHg(或較基礎壓下降>25%);  血紅蛋白<70g/L,或紅細胞比容<25%。對於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應輸入新鮮血,且輸血量適中,以免門靜脈壓力增高導致再出血,或誘發肝性腦病。

止血治療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 藥物止血:常用垂體後葉素靜脈註射,生長抑素用於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加用如硝苯地平、硝酸甘油等預防食管曲張靜脈曲張出血停止後再次出血。  氣囊壓迫止血:適用於藥物治療失敗或無手術指征者。 內鏡治療  硬化栓塞療法:是控制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重要方法;  食管靜脈曲張套紮術。 經皮經頸靜脈肝穿刺肝內門體分流術。 手術治療  非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最常見於消化性潰瘍。  提高胃內pH值:應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或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等。  局部止血措施:冰鹽水洗胃; 胃內註入去甲腎上腺素溶液。  內鏡下止血:在出血部位附近註射高滲鹽水、無水乙醇、1∶10000腎上腺素溶液或凝血酶溶液等;也可選擇在內鏡下用激光、高頻電灼、熱探頭或微波等熱凝固方法進行止血。

手術治療指征:  年齡>50歲並伴動脈硬化、經治療24小時後出血不止;  嚴重出血經內科積極治療後仍不止血;  近期曾有多次反復出血;  合並幽門梗阻、胃穿孔或疑有癌變者。

急性中毒  概述  病因  中毒機制  診斷原則  治療原則

  病因:一定量的毒物短時間內進入機體,產生相應的毒性損害,起病急、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稱為急性中毒。病因包括職業性中毒;生活性中毒。

中毒機制  局部刺激腐蝕作用;  缺氧;  抑制體內酶的活性;  幹擾細胞功能;  與受體競爭;  麻醉作用。 診斷原則  采集病史。  體格檢查:首先明確患者生命體征情況,判定是否立即實施救治,隨後仔細檢查患者嘔吐物、呼出氣體的氣味,皮膚黏膜顏色、出汗情況、有無皮疹,觀察瞳孔大小,並進行系統的體格檢查。  輔助檢查:留取可疑毒物及嘔吐物、血液、尿液等含毒物,快速送檢。  診斷性治療。

  治療原則  一般處理 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口服中毒:催吐;洗胃;導瀉,常用硫酸鈉、硫酸鎂、甘露醇等;灌腸。  皮膚、黏膜吸收中毒:立即應用清水或能溶解毒物的溶劑徹底洗滌接觸毒物部位。  吸入中毒:立即將患者移離中毒現場,吸氧。嚴重患者應用呼吸興奮劑或進行人工呼吸。  註射中毒:中毒早期應用止血帶或佈條紮緊註射部位上端,或於註射部位放射狀註射1‰腎上腺素,減緩毒物吸收。

  促進吸收的毒物排出  利尿:快速輸液並應用呋塞米,或應用20%甘露醇。合並有肺水腫患者慎用或禁用。  吸氧。  改變尿液酸堿度:應用碳酸氫鈉堿化尿液,用於巴比妥類、異煙肼等中毒;應用維生素等酸化尿液,用於苯丙胺等中毒。  其他:血液透析、血漿置換等。     應用特效解毒劑。     對癥治療。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病因與中毒機制  病因:生活性中毒;生產性中毒。 中毒機制:  一氧化碳吸收入後,85%與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穩定不易解離的碳氧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喪失正常的攜氧能力,導致機體組織器官缺氧。  輕度中毒  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濃度10%~ 20%,病人感覺頭暈、頭痛、眼花、耳鳴、惡心、嘔吐、心慌、全身乏力  中度中毒  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濃度30%~40%。除上述癥狀外, 尚可出現多汗、煩躁、走路不穩、意識模糊,老是感覺睡不醒、困倦乏力,采取有效措施,很少留下後遺癥。  重度中毒  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濃度>50%,意外情況下,特別是在夜間睡眠中引起中毒。發現時多已神志不清,牙關緊閉,全身抽動,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呈現櫻紅色,呼吸、脈搏增快,血壓上升,心律不齊,肺部有羅音,體溫可能上升。

  診斷:有導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情況存在,結合臨床表現以及血碳氧血紅蛋白測定>10%,可以確定診斷。 治療  一般處理。 糾正吸氧:關鍵性治療。  應用面罩吸入純氧,條件允許吸入含5%二氧化碳的氧氣。 高壓氧艙治療為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防治腦水腫:應用25%甘露醇或/和糖皮質激素、利尿劑治療。昏迷患者頭部冰敷降溫。 對癥處理

急性有機磷殺蟲藥中毒  病因與中毒機制  病因:職業性中毒;生活性中毒。  中毒機制:  有機磷殺蟲藥以其磷酸根與膽堿酯酶的活性部分緊密結合,形成穩定的磷酰化膽堿酯酶,使膽堿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膽堿的能力,從而導致體內膽堿能神經末梢釋放的乙酰膽堿蓄積過多。  臨床表現 毒蕈堿樣表現(M樣癥狀)為出現最早的表現。  腺體分泌增加:表現為流淚、流涎、大汗,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嚴重時導致發紺、呼吸困難、肺水腫。  平滑肌痙攣: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大小便失禁等。  心臟抑制:表現為心動過緩。  瞳孔括約肌收縮:表現為瞳孔縮小呈針尖樣。

煙堿樣表現(N樣癥狀):見於中、重度中毒,面部、四肢甚至全身肌肉顫動,嚴重時出現肌肉強直性痙攣、抽搐,表現為牙關緊閉、頸項強直,伴有脈搏加速、血壓升高、心律失常等,隨後出現肌力減退、癱瘓,嚴重時因呼吸肌麻痹出現周圍性呼吸衰竭,部分患者出現意識障礙。 中樞神經系統表現:頭痛、頭暈、行走不穩、共濟失調等,病情嚴重者可出現煩躁、抽搐,甚至發生腦水腫而昏迷。 其他:過敏性皮炎,並可發生水泡與剝脫性皮炎。少數重度中毒患者,在發病後2~3天出現遲發性腦病,多見於甲胺磷中毒。少數患者於急性中毒發生24小時後,發生中間綜合癥。

  診斷 診斷要點  有機磷殺蟲藥接觸史。  臨床特點:呼出氣、嘔吐物有刺激性蒜臭味,出現毒蕈堿樣癥狀、煙堿樣癥狀及中樞神經系統癥狀。  輔助檢查:測定全血膽堿酯酶活力<70%,為診斷有機磷殺蟲藥中毒的特異性指標。  分級診斷  輕度中毒:以N樣癥狀為主,表現為頭痛、惡心嘔吐、多汗、視物不清、乏力、瞳孔縮小等。全血膽堿酯酶活力70%~50%。  中度中毒:除M樣癥狀外,出現N樣癥狀:肌肉顫動,瞳孔縮小呈針尖樣,伴有呼吸困難、流涎、腹痛、腹瀉、步態不穩,意識可清醒。全血膽堿酯酶活力50%~30%。  重度中毒:除M樣癥狀及N樣癥狀外,腦水腫、肺水腫、呼吸麻痹等,表現為呼吸困難、發紺、大小便失禁、抽搐及昏迷。全血膽堿酯酶活力<30%。

  治療 一般處理  清除毒物:  經皮膚、毛發中毒者,應用肥皂水或清水徹底清洗。  經口中毒者,立即刺激咽喉部催吐,並經胃管洗胃。  選擇洗胃液應註意:  敵百蟲中毒禁用2%碳酸氫鈉洗胃;  內吸磷、對硫磷、甲拌磷、樂果等禁用高錳酸鉀溶液洗胃;  洗胃後給予硫酸鎂或硫酸鈉經胃管或口服導瀉,深昏迷患者禁用硫酸鎂導瀉,禁用油類導瀉劑。

應用特效解毒藥物  抗膽堿能藥物:常用阿托品,以早期、足量、反復、持續快速阿托品化為原則。  “阿托品化”:出現意識好轉、皮膚幹燥、顏面潮紅、肺部濕性囉音消失、瞳孔較前擴大、心率較前增快等表現。  阿托品中毒:出現瞳孔擴大、煩躁不安、神志不清、抽搐、尿瀦留,甚至昏迷,應立即停用。  膽堿酯酶復能劑:  常用藥物有碘解磷定、氯磷定、雙復磷等。 對癥治療

中暑  病因  發病機制  臨床表現  診斷與鑒別診斷  治療

  病因  指人體長時間暴露於高溫或強烈熱輻射環境中,引起以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及水、電解質紊亂等對高溫環境適應不全的表現為特點的一組疾病。  原因有:  環境溫度過高;  機體產熱增加;  機體散熱減少;  汗腺功能障礙 發病機制 熱射病:人體受外界環境中熱源的作用,體內熱量不能通過生理性散熱達到熱平衡,致使體內熱蓄積而體溫升高,體溫調節中樞失控,汗腺功能衰竭,使散熱量減少,體溫驟增。當體溫>42℃時,蛋白質變性,體溫>50℃時數分鐘內細胞即可發生死亡。 熱痙攣:高溫環境中大量出汗,導致失水失鈉,進而僅補充水分,出現低鈉血癥,表現為肌肉痙攣、疼痛。 熱衰竭:由於人體對高溫環境不適應,引起周圍血管擴張,循環血容量不足,發生虛脫;亦可伴有過多出汗而失水和失鈉。

  臨床表現 熱射病:典型臨床表現為高熱,體溫常>41℃、無汗和意識障礙。先有全身軟弱、乏力、頭昏、頭痛、惡心、出汗減少,繼而體溫迅速上升,出現嗜睡、譫妄甚至昏迷。查體可見皮膚幹燥、灼熱、無汗,呈潮紅或蒼白色,周圍循環衰竭時出現發紺;脈率增快,血壓偏低,脈壓增寬,可伴有心律失常;呼吸淺速,病情嚴重者呈陳-施呼吸、全身肌肉抽搐;瞳孔先縮小後期擴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危重患者出現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腫、腦水腫、肝腎功能衰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嚴重並發癥。 熱痙攣:常先有大量出汗,隨後四肢肌肉、腹壁肌肉甚至胃腸道平滑肌發生陣發性痙攣和疼痛。實驗室檢查多有血鈉和血氯降低,尿肌酸增高。 熱衰竭:先有頭痛、頭暈、惡心,繼之口渴、胸悶、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脈搏細弱或緩慢、血壓偏低。可有暈厥、手足抽搐。危重者有周圍循環衰竭表現。實驗室檢查多有低鈉和低鉀血癥。

  診斷:根據高溫作業後體溫升高、肌肉痙攣和(或)暈厥,並排除其他癥狀相似的疾病後,即可診斷。  先兆中暑:在高溫環境中勞動一定時間後,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註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輕癥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癥狀外,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脈搏快速等表現,體溫升高至38.5℃以上。  重癥中暑: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3型。  鑒別診斷:  熱射病應與腦炎、有機磷殺蟲藥中毒、中毒性肺炎、菌痢、瘧疾等疾病鑒別;  熱衰竭應與消化道出血、異位妊娠、低血糖癥等鑒別;  熱痙攣伴腹痛應與各種急腹癥鑒別。

  治療 緊急處理:迅速將患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或靜臥,口服涼鹽水、清涼含鹽飲料。 補充水、電解質。 降溫治療:為熱射病的關鍵性治療措施。  物理降溫:可將患者浸浴在4℃水中,並按摩四肢皮膚。或在頭部、腋窩、腹股溝處放置冰袋,並用電扇吹風,加速散熱。  藥物降溫:氯丙嗪是協助物理降溫的常用藥物。  對癥治療。 應用糖皮質激素。

更多資料:搜索關註微信公眾號《繼教學分》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