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型百態——青銅古鏡,集錦(3)宋朝篇

【題圖:宋代,瓶形雙鳳銅鏡】

【上幾篇連載:】

———————————————————————————————

(接上文)

本文介紹的是兩宋時期的各種銅鏡:

此圖轉載自:默沫De行走的博客《想不到的這些有趣的古代銅鏡 | 旅行日志020》

(遼寧省博物館 中國古代銅鏡展中的古人照鏡塑像)

遼寧省博物館“中國古代銅鏡展”,難見到專為銅鏡陳列的一個展廳,展品種類之全,涵蓋時代之廣,果然是被震驚瞭。

此圖轉載自:遼Atom《銅鏡開場詩解讀》

這是遼博中國古代銅鏡展的一首開場詩——南北朝詩人庾信之詩《鏡詩》:

玉匣聊開鏡,輕灰暫拭塵。

光如一片水,影照兩邊人。

月生無有桂,花開不逐春。

試掛淮南竹,堪能見四鄰。

譯文大意:閑暇時打開玉鏡盒,輕輕拭去表面塵土。鏡面光亮如水一般,鏡裡照出瞭鏡外人。鏡似滿月卻無桂樹;花開鏡中卻不逐春。將銅鏡掛於竹竿上,就能看見墻外四鄰。

南北朝詩人庾信的詩裡寫的鏡子,自是今人已不用的銅鏡,但在中華文明裡,銅鏡有著4000年的歷史。直到民國初年,少數邊遠地區還在使用銅鏡。

———————————————————————————————-

【宋朝銅鏡】

樓閣人物故事鏡 宋

宋代,鎏金菱花形人物樓閣紋銅鏡,寧夏博物館收藏 。(此圖轉載自:羅勒葉子的博客《絲路餘暉 梵跡勝境–河南博物院“絲路遺珍”展(六)》)

宋代,董永孝義人物故事鏡,直徑260mm

八出菱花形,蟾蜍鈕,蟾蜍鈕現於宋代銅鏡中者,並不多見,鏡中右下方一男子,身披粗生麻佈制成之喪服,手持哭喪棒,向左上方招手,左上則為重層祥雲,雲頭上仙女端坐,左右為持鳳儀兩女脅侍,上方鸞鳥對翔,祥雲辰星之間,月兔在焉,紋飾精美,是宋代銅鏡中不可多得之上佳品,此鏡表現的是董永賣身葬父、成就人生姻緣的故事,從流行時期看,應是北宋早期的話語內涵。

宋代,暫題名為“孔子拜老子鏡”

宋代時期少見故事題材銅鏡,亞字形,圓鈕。主題紋飾為兩仙人對置,一端坐於石凳之上,身著長袍,頭戴高冠,拱手相迎,須髯高眉;對面一位仙人躬身行禮,身著長袍,頭挽發髻。腳下雜草叢生,兩人頭間一長方形內有花枝紋。近緣處連珠紋環繞一周。素平緣。此鏡紋飾內容表達何意,二位仙人為何人,暫不得而察,希望引起有心人的註意。

宋,仙人龜鶴齊壽鏡

八瓣菱花形,元寶形鈕,凸緣。鈕的右側有仙人端坐於石上,束發,長須,長衫,背後有頭光。仙人雙手平抬至膝上,手持麈尾(zhu wei),舉止端莊文靜。左側竹樹下一女侍童,雙手托盤並放有仙桃。空中翱翔著一仙鶴,地上草叢旁有一靈龜,正伸頸蹣跚向仙人方向爬去。此鏡由觀鑒藝術館所藏,與此紋飾相似者,也有藏於故宮博物院和寶雞市博物館。稀有罕見。

宋,仙人龜鶴齊壽鏡拓片

龜鶴人物故事鏡是宋代最為流行的銅鏡紋飾題材之一。據考究,這與宋徽宗重視道教有關。晉代的葛洪《抱樸子·論仙》記載“謂生必死,而龜鶴長壽焉。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導引以增年。”有考古學傢統計全國各地出土的宋代此類鏡子,發現有大量的表現手法是以龜鶴仙人齊壽鏡為主,仙長、侍童與代表長壽的鶴、龜加山、水、青松組成幾種類似的圖案。且這類鏡子大多都運用高浮雕來表現紋飾。

宋,仙人龜鶴齊壽鏡

(與上圖同題材的一件,鏡型不同:)

宋代,龜鶴齊壽神仙人物鏡,縱97mm 橫77mm

心形,小圓鈕,鈕左側仙人坐於石上,右側一侍者手捧盤立於樹下,鈕上仙鶴飛舞,鈕下靈龜淺水而遊。

桃型氣功鏡,圖源:北京景星麟鳳國際,大唐西市2018夏季藝術品拍賣會,光華日月——銅鏡藝術品專場(三)

宋代氣功圖青銅鏡 (作者:周世榮,來源:藝術中國)

湖南省博物館在珍藏的數枚古代青銅鏡中發現宋代氣功銅鏡多種,現將具有代表性的:“觀星望月法”氣功圖形鏡與仿生學中“龜咽鶴息式”氣功圖形鏡簡介如下:

宋代,觀星望月法氣功圖銅鏡(拓片),湖南省博物館藏

鏡面呈桃子形,長13.5厘米,寬10厘米,正面光潔可照,背面飾浮雕式人物觀星望月紋。中心設花座形鏡紐,紐上有圓孔對穿,可以系繩懸掛;左側飾一身穿道服髻發的練功者,側身,曲臂,仰望著天空中的星月和浮雲,而作吐納煉氣狀;近景是一遍蒼老的松林(見上圖)。

觀星望月法,又叫“噏月華法”。《雲笈七簽》說:“噏月精,凡月初出時,月中時,月入時,向月正立不息八通,仰頭噏月精八咽之,令陰氣長。婦人噏之陰精益盛,子道通”。又:《攝生纂要》也說:“月出時,月正中時,正立,向月展兩手,閉氣九遍,仰天噏月光,咽之,令人陰氣盛,婦人有子”。圖形中練功者作正立狀,且向月展兩手。與《攝生纂要》中所說極為相似。

宋代,龜咽鶴息式氣功圖銅鏡(拓片),湖南省博物館藏

鏡面作鐘形,長14.5厘米,寬10.5厘米鏡背中心飾花形座鏡紐,圖案裝飾與上述觀星望月鏡相似,而略有變化。左側飾一高冠長服者,直立作拱手狀,頭向左方微仰,遙望遠處的飛鶴;近處也是一遍松林,松林中伏一巨龜,探頭伸頸作吐氣狀。天空中飄起朵朵浮雲(見上圖)。從龜鶴圖形中可以聯想我國古代氣功中如“態經,鳥伸”等有關的仿生學健身運動。該鏡圖形中雖未繪出“日華”,卻將“龜咽日氣而壽”(《史記》)的巨龜繪出來瞭。說明鏡上養生者除瞭仿“鶴息”外,也仿效“龜咽”等術式進行氣功鍛練。(轉載自:來自藝術中國)

仙人龜鶴紋鏡 宋

“觀音顯化”故事鏡

菱花形,圓鈕。鏡鈕上部祥雲之上,中間是觀世音菩薩,其形象已經是漢化的菩薩像,頭戴花冠,身披霞帔。左右各有一位手持羽扇,頭梳雙環,身披長衣的侍女。鈕下一靈龜馱碑,其下一仙鶴起舞,左邊兩個頭挽雙環的女子低頭禮拜,近緣處山石之上有一株松樹。右邊近緣處是山石瀑佈,兩個頭戴幞頭,身背卷軸的官人,其中一人一手指上方似有所言,另一低首為禮。

此鏡紋飾可以看出宋代三教合流的趨勢已經很明顯瞭,菩薩信仰的興盛,也證明瞭佛教中國化的完成。此鏡表現的故事與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身教化有關。鏡緣是菱花形與主題紋飾所在的圓形相切形成的形狀,緣上有刻銘。

人物故事鏡在銅鏡的背面鑄造以人物故事圖案的紋飾,其題材包羅萬象,神話故事、儒釋道、民間傳說等等無所不包,如東漢時期的東王公西王母鏡、神獸故事鏡,唐代的真子飛霜鏡、王子喬吹簫引鳳鏡等。

宋,許遜降龍鏡

此鏡葵花形,連珠紋鈕座,直徑14厘米,厚0.85厘米,為同時期較厚重的銅鏡。鏡鈕右的人物為許遜,他頭挽高髻,身穿寬袖長衫,腳踏浮雲,神情自若;左手臂挽一根打成圓結的長索,右手抬起,用力擲劍,刺向飛龍。鏡鈕左為蛟龍,尖齒利爪,目光兇悍。許遜施法力將其降服,被降服後的龍匍匐掙紮,驚恐萬狀,威猛神駿的形象蕩然無存。

許遜(239~374年)晉道士,汝南(今河南汝陽)人,字敬之,號許旌陽。按《十二真君傳》:“許真君名遜,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祖琰,父肅,世幕至道。”許真君的誕辰是吳赤烏二年(239年)正月廿八日,其母先夢金鳳卸墜於懷中而有娠。《雲笈七簽》載:許遜少以射獵為業,一日入山射中一隻母鹿,母鹿腹中的鹿胎墮地,它不顧自己的箭傷,折回頭來傷心地舔其子,不久就死去瞭。許遜見瞭,心中異常難過,悵然感悟,遂折弓棄矢,銳意為學。他博通經史,明天文、地理、歷律、五行讖緯之書,尤其喜好神仙修煉,拜大洞君吳猛為師,傳三清法要。後鄉舉孝廉,晉太康元年(280年)出任旌陽令,人稱許旌陽。後來晉室漸亂,乃棄官東歸,浪跡江湖,尋求至道。曾自言遇上聖傳授“太上靈寶凈明法”,有斬蛟擒妖道法。東晉寧康二年(374年)舉傢從豫章西山飛升成仙。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被追封為“神功妙濟真君”,升觀為宮,賜額為“玉隆萬壽宮”。南宋紹興年間,相傳西山玉隆萬壽宮道士何真公祈請許真君降臨解救戰亂,因得許遜所授《飛仙度人經》《凈明忠孝大法》等。元朝時,道士劉玉用“凈明”作為教派名稱,主要經典為《凈明忠孝全書》,並奉許遜為教祖。 民間相傳晉時江西頻發水災,民不聊生,許遜降蛟除害,水患乃消。因其道法高妙,聲聞遐邇,時求為弟子者甚多。宋代許遜降龍鏡描繪瞭這一故事。

宋,沈敬煮石故事鏡

宋代時期少見故事題材銅鏡,內容豐富且佈局考究,此鏡菱花形,帶柄。雙弦紋內切鏡面形成的圓形為主題紋飾區。鏡背主題紋飾為沈敬笠帽羽衣,坐於火旁煮石,前面放有瓦罐等器具。其旁一老婦人手拄拐杖似在說話。沈敬身後有一株大樹,枝葉橫伸至鏡背上部,而老婦左側和瓦罐旁則生有雜樹。此鏡紋飾用減地平雕的表現手法使得畫面富有繪畫的藝術效果。沈敬是唐宋間道教徒,傳為仙。浙右(今浙江西部)人。據《疑仙傳》載自幼學道,後進鐘山,遇一老姥,認為他骨秀神清心又正,十年後當得道,囑咐他修煉,給他一塊白石說:“但以山泉煮此石,不停火,待軟如藥劑即食之。若未軟,不得停火”。此鏡反映的正是這一故事情景。

宋,饕餮紋鏡

宋代時期銅鏡,宋代盛行仿古之風,故而此時期眾多器物上相對較多的引用瞭古時流行紋樣,此鏡便為其中代表,菱花形,小圓鈕。以鏡鈕為中心四方各飾藝術化造型的四組紋飾,主題紋飾為雙線勾勒的四組饕餮紋。紋飾清晰,線條流暢,為宋代復古思想影響下的產物。較為少見。

宋,“河澄皎月”蟠螭紋鏡

宋代時期仿古紋飾作品,葵花形,鼻鈕,圓鈕座。主題紋飾為數條蟠螭紋勾連盤繞飾於鏡背,蟠螭的身體相互交聯,構成連綿不斷的畫面,蟠螭頭部表情顯得憨態可掬,不見瞭戰國時期蟠螭紋那種神秘詭異的風格,線條粗細頓挫,疏密有致,盤曲環繞,流暢舒展,富有韻律感,在節奏中顯韻律,在誇張中顯示精神的勃發生機和充沛活力。其外八字回文詩銘文:“河澄皎月,波清曉雪”。銘文之間有規律的分佈一些人為地凹形紋飾,窄素緣。此鏡紋飾清晰,品相優美,秀色漂亮,為宋代復古思想影響下的傑作。

宋,“福壽傢安”雙圈銘文鏡

宋代時期銘文鏡,工藝精美,此類鏡主題紋飾常為寓意吉祥的銘文,極富文人之風,兩圈銘文在宋鏡中的應用並不多見,多為單圈或及作坊及其姓氏銘文。宋代時期工商業比較發達,民間出現瞭很大一批鑄鏡作坊,所作出的產品大多會被貼上當時的商標(及銅鏡上的作坊銘文)以及其工匠的姓氏,此為銘文在宋鏡中的較多運用,此鏡鏡背主題紋飾為兩周宋篆書體銘文,內圈“福壽傢安”,外圈“清素傳傢永用寶鑒”,字口清晰深邃,寓意吉祥,宋代銘文內容相對更加的貼近生活,更多的表達瞭小傢的希冀而不同於漢唐銘文所表露出的脫世礦達,此鏡銘文排佈略有西漢之風,又加入自身的發展創造。

宋,“永保彥中”銘文鏡

宋代時期銘文題材銅鏡,圓形,圓鈕,主題紋飾為“永保彥中”篆體四字銘文,字體古樸典雅,秀美雋永。“彥”是“顏”的簡寫。讀“彥”是有講究的,顏是容顏,銅鏡是照容顏用的,意思是把美好的容顏永遠保存在銅鏡之中。銘文內容較為少見。

宋,青鸞對舞銘文鏡

銘文賞析:

  書法題材的鏡子,現在還沒有受到當代人的重視,因為現在畢竟是讀圖時代.人們重視的是視覺上的沖擊力,銅鏡上一幅幅華麗而又大氣精整的畫面確實吸引瞭我們更多的眼球,在燦爛之餘,書法鏡這一品種值得讓我們註意的是它含蓄的美感和詞句所昭示的意境之美。同素鏡一樣它的鑄造需要更嚴謹協調,因為沒有太多可供欣賞的元素,所以素鏡發展瞭更多的型制(造型),而書法鏡子的書寫和佈局在鏡子的整個設計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青鸞對舞鏡》隸書對讀,“青”字寫法保留瞭篆書的筆意,顯得古樸,在這四個字當中雖然字最少,卻並不單薄,取篆書之筆意的用意即在於此。“鸞”字筆畫繁多而不緊張,四字平穩中有變化,隸書是在漢代發展成熟的一種書體,體現瞭一種肅穆精整的美,它變化瞭秦朝以來小篆的對稱平穩加入瞭更富有變化的審美因素,這四個隸書的書寫風格是一種平穩而又富於變化的,篆書的筆意和篆書筋骨的運用使字體更沉實且不張揚,圓造型的鏡子和這四個字的平穩形成瞭統一和互補,在章法上做的天衣無縫。

北宋元祐八卦銘文紀年鏡 (圖文轉載自:酒盦的博客《北宋元祐八卦銘文紀年鏡賞析》)

海外網拍偶見一枚稀少宋代小鏡,直徑7.5厘米,重83克,品相一般,似曾相識, 但銘文不是很清晰、32字,鏡面良好……還好識得幾個篆字,細看銘文“宋元祐”開始,是紀年鏡,並發現鏡緣好像帶有畫押,這一定是個有故事的銅鏡,便引起高度重視。

一查資料原來是枚北宋元祐紀年、記名、記事八卦銘文鏡,這鏡較為稀少,通常為館藏品,該鏡有年號、日期、姓名、記事具體,為鮑公浩敬造羅漢像,其時為公元1093年農歷7月16日。銘文中的禪月即五代畫僧貫休法號。如果該鏡鏡緣確實是官府畫押(官府畫押多見於遼金),此鏡就更加不一般,其上就有新的事件,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並得到證實。因為《鏡花水月》一書中有這麼一頁,詳見照片說明(下圖)。

同類銅鏡:

宋元祐八年八卦銘文鏡(作者:鐘靚,來源:新昌新聞網)

  八卦銘文鏡,宋元祐癸酉年(1093),青銅。圓形,半圓形鈕,鏡徑7.8厘米,緣厚0.4厘米。現藏於新昌博物館

鏡分內外兩區,外區與鏡緣間有一周凸弦紋,外區是由四正卦組成的周文王後天八卦圖案,內區從右往左分六列,鑄有篆體銘文32字,其內容是“宋元祐癸酉孟秋既望鮑公浩依禪月畫像以七寶裝嚴敬造大阿羅漢一十八身”。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鏡嶺鎮雅莊村出土,為珍貴文物,現藏於新昌博物館,在基本陳列《夢遊天姥——新昌歷史文化陳列展》中展出。

  這面銅鏡屬於比較罕見的北宋年間紀年銅鏡,鑄造於1093年,較目前所見關於十八羅漢的記載(蘇東坡記載約1094-1096年間《十八大阿羅漢頌》)可能是目前所見對十八羅漢較早的記錄,對於研究我國宋代的佛教具有一定的價值,實屬難得。依銘文看,元祐八年孟秋既望,公元1093年農歷七月十六,正好是佛教盂蘭盆節的後一天,造像功德人鮑公浩依照禪月畫像造瞭十八尊羅漢像。禪月畫像即五代前蜀畫僧、詩人貫休,唐天復年間入蜀,蜀主王建封他“禪月大師”。其一生能詩善書,又擅繪畫,尤其所畫羅漢,更是狀貌古野,絕俗超群,筆法堅勁,人物粗眉大眼,豐頰高鼻,形象誇張,所謂“梵相”,傳世有《十六羅漢像圖》,今藏於日本宮內廳,另著有《禪月集》。鑄此鏡將這件事記錄下來。值得一提的是,貫休與新昌也頗有淵源,曾寫下“支公放鶴情相似,范泰論交趣不同”“沃洲那不住,一別許多時”“何時甘露偈,一寄剡山東”等眾多與新昌有關的詩句。

  文物專傢傅大卣先生曾在1987年《中國文物報》發表《兩件不用以照面的宋代銅鏡》一文,其中對這類銅鏡有所介紹,此鏡應有十八面,全國已發現三面,新昌應為第四面。文中提到鮑公浩是一佛教徒,為表示虔心,鑄此鏡以作佛臟,非作照面用,但也指出“八卦系道教尊貴的徽號,佛道不相容,作為虔誠的佛教徒,恐不會將道教的徽號,作為禮佛貢品納入要建造的羅漢腹內”。據目前考古資料,這款銅鏡在湖南省長沙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吉林省洮南市等地都有出土。

宋代,魔羯手柄鏡,長117mm

圓形帶柄,紋飾為二隻龍首魚身之魔羯盤曲於波濤翻滾的海面上,在雲氣縹緲的天空中相視而對。

摩羯鏡,直徑16.0cm 重363.6g,圖源:上海泓盛 2011春季拍賣會-銅鏡(T11061)

八菱形,圓鈕。主題紋飾采用浮雕制作,兩條摩羯繞鈕回遊,摩羯首尾相接,張口吞尾,曲頸躬身,肩生翅膀,雙足前伸露三爪。素高緣。小修。

摩羯鏡拓片

摩羯是一種長鼻、利齒、魚身的水獸。《慧林音義》稱:“摩羯,海中大魚,吞陷一切。”隨著佛教的傳入,摩羯紋出現在各種器物上,為人們所喜聞樂見。摩羯文化與龍文化在長期的磨合中,構圖發生變化,成為魚龍造型。兼具新的涵意,不僅表明瞭事物變化的動態,還有某種再生、涅槃、升華的內涵。

雙龍十二處透腿鏡

雙龍分列鏡鈕兩側,一龍怒目圓睜,噴火焰一簇;另一龍似在假寐,吐海水一股。火焰與海浪交匯於一三足寶鼎之端,火光燭天,海水如沸。龍身翻卷其中,姿態修長優美,魚鱗紋覆蓋全身。鋒利的鷹爪剛勁有力,肘毛、須發及兩肋長翼刻畫細致。八出菱花內角生出花朵狀海浪,匠心獨具。紋飾生動,精雕細琢,線條剛柔並濟,銹美。

另有學者稱,此為以象“ 元神” 與“ 元氣” 二藥在人體鼎爐內烹煉、交會之意,與丹經所載內丹修煉之“水火既濟”的情景無二。此類銅鏡將道教內丹術三要件之“ 藥物”、“鼎器”、“火候”及其理論,盡表於鏡背留案中,是道教題材銅鏡中的典范。

宋,雙龍四鳳鏡

宋代時期龍鳳題材銅鏡,浮雕工藝,做工精美,刻畫精細,細膩入微,圓形,半圓鈕,內區雙龍環鈕對峙,龍身翻卷,姿態修長優美,魚鱗紋覆蓋全身。鋒利的鷹爪剛勁有力,肘毛、須發及兩肋長翼刻畫細致。雙龍龍尾上卷,在上方和後肢交結纏繞,呈左右對稱的造型。鏡鈕下方置三足爐,香煙繚繞。香爐下方波浪洶湧,水波浩淼,其間一隻烏龜抬頭向上。外區四鳳與四雲氣紋相間環繞,此類銅鏡手道傢思想的影響頗深,故而文化性多有所涉及。此鏡素卷緣,品相佳,紋飾少見。另

有學者稱,此為以象“ 元神” 與“ 元氣” 二藥在人體鼎爐內烹煉、交會之意,與丹經所載內丹修煉之“水火既濟”的情景無二。此類銅鏡將道教內丹術三要件之“ 藥物”、“鼎器”、“火候”及其理論,盡表於鏡背留案中,是道教題材銅鏡中的典范。

穿花四鳳紋鏡 宋

宋,雙鳳菱形鏡

宋代時期雙鳳題材銅鏡,八角菱花形,高浮雕的表現技法,工藝精美,版工力度一流,鏡背紋飾刻畫比較精致,內區兩隻鳳鳥首尾相接環繞鏡鈕,雙鳳頭戴高冠,引頸回收,細長的雙目微張,目視前方,神態威嚴尊貴。雙鳳展開雙翅,羽毛層疊豐厚,舒展的尾羽,修長而華麗。此鏡鏡體碩大,鑄造工藝精湛,同類鏡中精品,收藏佳品。

宋.雙鳳紋方鏡

宋 孔雀紋鏡 直徑11.7cm;鈕厚0.7cm;緣厚0.59cm

重318g 方形,圓鈕,鏡背裝飾兩隻孔雀,曲頸前視,雙翼展開,尾屏修長,形象優美。整體造型刻畫清晰,孔雀尾屏刻畫精致。

北宋.球路紋方鏡

宋代,紹聖四年八卦銘文鏡,直徑210mm

簡述:亞字型,半圓鈕,其外飾八卦紋,有一周“紹聖四年汝南郡傢藏傢用大吉丁中”銘文,外緣采用白描技法,飾出花卉紋。

宋 政和二年銘亞字形鏡 直徑14.4cm

重437g 亞形,伏獸鈕,圍繞伏獸刻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多用於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面。通過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矛盾和統一,平衡和不平衡,可以產生天地萬物,可以產生吉、兇、禍、福。若深究其理,則可發現此鏡的奧妙無窮之處。

宋代,十二生肖花錢鏡

十二生肖的起源和歷史考證:

  作為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關十二生肖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人認為生肖與地支同源,可追溯到史前的傳說時代,《史記》中所載黃帝“建造甲子以命歲”, “大撓作甲子”就是這類說法的反映,這裡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通過大量的文獻資料證明,生肖的確起源於中國,是華夏先民圖騰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學的結晶。

  關於十二生肖,《詩經》記載最早。《詩經·小雅·吉日》裡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馬”八個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時辰好,是躍馬出獵的好日子,這是將午與馬相對應的例子。可見在春秋前後,地支與十二種動物的對應關系已經確立並流傳。 1975年,在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十一號墓出土的竹簡,進一步證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後已存在。《日書》甲種有一章標題為《盜者》,其內容為占卜盜者相貌特征,其中記載有:“子,鼠也,盜者兌口希須,……醜,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寅,虎也,盜者狀,希須,面有黑焉。卯,兔也,盜者大面頭。辰,〔原文脫漏〕盜者男子,青赤色……巳,蟲也,盜者長而黑蛇目。午,鹿也,盜者長頸小哘,其身不全。……未,馬也,盜者長須耳。申,環也,盜者圓面……”

  《日書》中所記十二生肖大體近似於現在流行說法。據考證,睡虎地十一號墓下葬於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產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時期。學者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在我國發現的關於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較系統的記載。

  到瞭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齊書·五行志》中已經有具體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稱屬某種動物的記載。南朝·陳·詩人沈炯,曾創作瞭一首十二屬相詩,其言曰: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開。

  龍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雞砧引清杯。

  狗其懷物外,豬蠡窅悠哉。”

  這首十二屬相詩明顯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動物的順序寫成的,說明當時十二生肖已為人們所十分熟悉,從以上文獻記載可以明確生肖文化的源頭在中國。

宋代,蓮花瓣紐座鏡,直徑13.5厘米,邊高1.3厘米。

邊上刻款銘文為“建州安樂坊魏士能照大中祥符貳年捌月日,通判莫,知州周”。

銘文釋疑:最前面兩個字都是“建州”。“魏士能照”、“謝黃照”、“趙僨照”,可見應該是持有銅鏡主人的姓名,照即照子,即某人所用銅鏡的意思。後面均為“大中祥符二年八月日”,其後是“知州周”、“通判莫”。“知州”是宋代派朝臣為州一級的地方行政長官,稱"權知某軍州事",簡稱知州。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稱。

  宋初,為瞭加強對地方官的監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職權過重,專擅作大,宋太祖創設“通判”一職。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輔佐郡政,可視為知州副職,但有直接向皇帝報告的權力。知州向下屬發佈的命令必須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因上下公文均與知州聯署之故。通判的差選,初由朝廷選京官任職,後改由轉運使、制置使及提舉司等監司奏辟。通判之掌除監州外,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皆可裁決,但須與知州通簽文書施行。通判是兼行政與監察於一身的中央官吏。

  這面銅鏡銅質比較好,與宋代建州造鏡有較大的區別,銅質和唐代沒有很大的區別,銅鏡的銘文反映瞭當時宋代政府對銅材料的重視程度。

 兩宋銅鏡的紋飾有花卉、花鳥、龍紋、人物故事、八卦、吉祥語和商標名號等。

宋,仙人觀瀑故事鏡

宋代時期神仙故事題材銅鏡,圓形,圓鈕。鏡鈕左上方蘆葦蕩漾,其上水禽飛舞;下方身著長袍的仙人席地坐於崖石之上,背後童子站立;鏡鈕右側高山峰巒,瀑佈飛流直下,氣勢蔚為壯觀,崖頂兩隻水鳥翹首遠望。素緣。構圖簡明,留白合理。浮雕感強,層次分明。高山,人物,蘆葦,飛鳥與遠近景物結合,營造出一片郊野風光。

宋,觀瀑戲水鏡,直徑101mm

圓形,小圓鈕,紋飾為一老者立於岸邊,瀑佈從巖石中飛下,落於池塘之中,神龜嬉戲其間,兩岸蘆葦叢生。

宋,仕女觀魚鏡,直徑97mm

圓形,半圓鈕,紋飾為仕女衣帶飄飄倚樹而立,觀瀑羨魚。

宋,庭院天倫鏡

宋代時期銅鏡, 圓形,銀錠鈕,鏡緣左側欄桿之中滿佈假山繁花,花枝蔓至鏡鈕上方。鈕右一面屏風,屏風前一婦人倚靠在太湖石之上,其前有兩童子一前一後圍著一男子前來,男子頭戴幞頭,手中捧有一物,似為包裹的古琴。兩童子歡呼跳躍,指劃言語,似為向婦人訴說什麼。此鏡表現內容似為一傢人的天倫之樂。

宋,紅葉題詩故事鏡

宋代時期少見故事題材銅鏡,圓形,圓鈕。畫面佈局飽滿,內容豐富。左側山石溪澗,右側繁密樹下一女子,樹冠高聳入雲,其下巖石陡峭。女子頭戴釵簪,身著襦裙,霞帔環胸繞背而執於左手,右手撫樹,駐足觀望。此鏡似為一故事題材,但是沒有特殊的文本參照,所以並不能確定具體故事,隻可看作普通生活場景。女人從服飾上來看應為年長婦人,從整體畫面來看,我們不妨做如此推斷:婦人在幽靜的環境中駐足長嘆,感嘆自己韶華易逝;就樹葉的形狀而言,似為楓葉,所以有可能為“紅葉題詩”故事。

宋,蹴鞠鏡,直徑11厘米

此鏡鏡面光潔,背面浮雕的圖象是一對青年男女對面踢球,女子高髻笄發,作賜球狀。男子戴幞頭,著長服,半蹲膝,身稍前傾,作認真接球姿勢,小球介於起落之間,球身隱約可見爪棱狀痕跡,形態逼真,旁邊有裁判和觀眾,這就是文獻記載中的“蹴鞠”圖案,現代足球的前身。

蹴鞠的考證:

  西漢學者劉向在《別錄》中寫道:“蹴鞠,傳言黃帝所作,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黃帝距今約五千年。足球的起因可能是為瞭鍛煉腿部力量,是一種屬於軍事上的訓練活動。後來通過實踐,逐步改進遊戲方法,踢球成為一種很好的娛樂。在戰國時期,足球是城市下層人民喜愛的娛樂活動。到瞭西漢初年,足球也得到貴族階級的喜愛。桓寬寫的《鹽鐵論》中說,西漢社會承平日久,“貴人之傢,蹋鞠鬥雞”為樂,一般的人們也是在“康莊馳逐,窮巷蹋鞠”,在考古資料中可以看到漢代的“蹴鞠”圖案,可見這種活動的時間之早和普及之廣。

宋代銅鏡上出現足球紋飾,是與宋代社會喜愛這種活動緊密相連,《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宋代文武百官每年為宋徽宗祝壽時要進行足球表演。比賽時,樂隊吹奏優美的笙樂,笛鼓齊鳴,球門架上綢帶飄揚。宋徽宗看完比賽乘酒興大肆賞罰,把價值千金的銀碗、錦緞獎給獲勝的球隊;對輸隊則罰吃麻鞭,然後用黃白粉塗臉。球賽分設球門和不設球門的比賽,不設球門的比賽又可分一人場到十人場,一人場叫“滾弄”(全身各處皆可觸球)。“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繞身不墮,高及半塔,以花樣多、球法嚴密比勝負。二人場叫 “打二”,此鏡上為二人,或許就是“打二”的比賽法。

宋,瓶形雙鳳鏡

此鏡為瓶形,扁鈕在瓶的上部。瓶頸部飾一翱翔的鳳鳥紋。鏡鈕下部兩朵祥雲對稱分佈。瓶腹部圓圈內雙鳳展翅盤旋環繞鈕滿佈整區。鳳鳥姿態優雅、飄逸,與圈外的留白區域形成鮮明對比,顯得疏密有致,富於裝飾意味。

宋,瓶形雙龍鏡

宋代時期少見異形龍紋題材銅鏡,工藝精湛,此鏡為瓶形。兩邊加鑄長方形耳,雙耳之間飾纏枝花卉紋,瓶腹飾雙龍戲“火焰寶珠”(即摩尼寶珠)紋,下有仙山一座。窄斜緣。瓶形鏡為宋代在銅鏡形制方面的新創,鏡形上的追新求異,使得宋代成為中國銅鏡史上鏡形最為豐富的時期,此鏡胎體厚重,銅質優良,紋飾清晰,線條流暢。為難得的宋代銅鏡精品。

南宋,雙龍古鼎形鏡,高16.25.5公分,寬12.1公分

著錄於乾隆《西清續鑒‧乙編》卷二十頁六「漢古鼎雙龍鑒」,裝盛於<西清續鑒‧乙編‧第十六冊>鏡匣,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安明貴寶,弗劍而鏡”桃形雙劍銘文鏡

宋遼金時期鏡形推陳出新,多姿多彩,此時期銅鏡除瞭沿襲瞭唐代菱花形,葵花形,亞字形與方形等形制外,還創新性的制造出瞭鼎形、爐形、鐘形、花瓶形、桃形、心形等種類繁多五彩濱紛的鏡形。豐富瞭宋遼金元銅鏡文化,在中國銅鏡發展史上,有些鏡形僅為該時期所獨有,如鼎形、爐形、花瓶形,自然也是該時期的最大特色之一。

此鏡便為其中傑出代表,形制為桃形,鏡背裝飾紋樣極為少見,鏡背下方有一鼎爐,爐頂飄出屢屢香煙,恍若仙境,鼎爐兩側分飾兩把寶劍(寶鑒)兩側飾有八字銘文“安明貴寶,弗劍而鏡”,極具仙俠豪情,鏡背的地章凹陷的裝飾風格也為此類鏡一大特色。

下圖:宋代,饒州周傢神仙人物故事鏡“東方朔偷桃”

宋代饒州,是一處著名的銅鏡鑄造中心。江西以產銅著稱,而饒州永平監又是宋代的鑄錢中心,符合“即山鑄錢之意”。江西饒州治所鄱陽縣,當年聚集瞭一定的鑄鏡商鋪和匠人。常見的有饒州周傢、葉傢、許傢,當時的作坊鏡大多銅質精良,配方直追漢唐,並在素地的鏡背上敲一長方形戳記,如“饒州上巷周傢久煉青銅照子”,“饒州朝天門裡周二傢煉銅照”,“饒州上巷周傢小一哥煉銅照子記”。 由此可見宋代饒州鏡是重實用而輕紋飾,但筆者日前卻見到瞭一面非常罕見的神仙人物故事饒州鏡,特介紹如下:

宋代,饒州周傢神仙人物故事鏡“東方朔偷桃”

(圖源:盛世收藏論壇›歷代銅器與其他金屬器賞鑒與交流›銅鏡專區›八年風雨,終於攀上兩千帖!慶祝一下:《饒州周傢神仙人物故事鏡》作者:泉手 版主)

這是宋代特有的桃型鏡,黑漆古色通體閃爍寶光,小圓鈕。鈕上下書“饒州周傢”四個楷體字。左上圓圈中用細線雕技法刻有一人,身著長袍,手捧桃子,側身邁步,回頭張望,旁有“曼倩”2字。右邊的圓圈裡有詩:“青瑣窗中客,才稱世所高,如何向仙苑,三度竊蟠桃”。右下圈中有女著袍,頭戴方勝,旁露幾桌一角,旁有題銘“王母”2字。其相對圈中有銘:“為種蟠桃樹,千年一顆生,是誰來竊去,唯問董雙成”。觀鏡上圖文共有三個人物名,我們先來搞清“曼倩”是誰?《漢書》有傳,東方朔,西漢辭賦傢,字曼倩,平原厭次人。性格詼諧,言辭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漢武帝前談笑取樂,“然時觀察顏色,直言切諫”,是漢武帝的寵臣,後被附會成神仙。王母即西王母,是天上地下首屈一指的女界尊神,不僅容顏絕世,且法力無邊。董雙成是西周人,商朝史官後裔,傳說是西王母的蟠桃仙子,杭州西湖妙庭觀邊望仙橋就是她丹成得道,自吹玉笙,駕鶴仙去的地方。《漢武內傳》也有董雙成善吹雲和之笙的描寫。通過對鏡上圖案詩文內容的分析,我們發現是曼倩偷走蟠桃,王母發現蟠桃失竊後追問責任人董雙成。這裡說的是“東方朔偷桃”的典故。

宋代,饒州周傢神仙人物故事鏡“東方朔偷桃”拓片

《博物志》卷八雲:漢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王母得知後與漢武帝相會,其時;東方朔從窗戶外向內偷看,王母指著東方朔說:“此兒三偷桃矣!”原來此前東方朔曾三度上天偷桃,並被掌管蟠桃園的董雙成發現。王母的蟠桃三千年一生實,東方朔三次偷桃,暗示其非凡夫俗子,已近萬歲矣。東方朔能三度偷桃,除瞭說明其詭詐外,還因為他為人風流倜儻,才學過人,談吐風趣,迷住瞭蟠桃仙子董雙成。東方朔不但偷桃,還是一個偷心的賊,所以能接二連三地上天竊桃,直到最後東窗事發。東方朔偷桃與仙女董雙成的故事給文人們提供瞭想象空間,李白詞《桂殿秋》:“仙女下,董雙成,漢殿夜涼吹玉笙。曲終卻從仙宮去,萬戶千門惟月明”。 蘇軾在遊覽杭州西湖邊妙庭觀董雙成故居時作詩:“人去山空鶴不歸,丹亡鼎在世徒悲。”宋陳允平《遊仙曲》不赴瑤池宴,相約董雙成。吹笙騎鳳凰,飛上芙蓉城。

銅鏡上出現“東方朔偷桃”的故事,這是初見。圍繞著“是誰來竊去,唯問董雙成”來制造懸念。我們知道瞭故事的來龍去脈,就明白圖案詩文還是寓意偷桃獻壽的主題。在金元時期的戲曲中,有《王母獻壽》、《蟠桃會》,在元雜劇中有《宴瑤池王母蟠桃會》, 在明雜劇中有《偷桃獻壽》、《西王母祝壽瑤池會》, 在清代有《偷桃捉住東方朔》的雜劇。在元明清戲曲中, 劇作者都把東方朔偷桃和西王母大擺蟠桃宴的故事在舞臺上反復敷演, 明清統稱為祝壽戲, 借以表達人們超越生命、長壽千年,與天地共存的心願。

唐代出現瞭菱花、葵花、方形、亞形鏡。北宋、南宋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瞭任何朝代都無法比擬的眾多新鏡形,如鐘形、盾形、鼎形、桃形等。

此圖轉載自:默沫De行走的博客《想不到的這些有趣的古代銅鏡 | 旅行日志020》

“匪鑒斯鏡”鐘型鏡 宋

南宋,“匪鑒斯鏡”鐘形銘文鏡

南宋時期少見形制銅鏡,工藝精美,版工力度一流,頭版頭模,鏡體幹凈,品相完美。此鏡為鐘形,鏤空橋鈕,鈕內穿一環,下置扁乳,兩側各有一行字體較大的四字銘文:“匪鑒斯鏡,以妝爾容”,字體雋秀,字口清晰深邃,力度感盡顯素平緣,特殊型制。環上工藝精美。此鏡鑄造精美,字口深峻。大氣厚重,為難得的收藏佳品。

上圖:有鈕有圓環的"匪鑒斯鏡"鐘形銅鏡,長14、寬10.1、沿厚0.5厘米。高安博物館藏。

范鑄成型,此鏡呈鐘形,頂部置鏤空長方形系,鏡背上部中軸線上置一拱形系,系上穿一圓形環。此鏡通體與文字裝飾,鏡近底處有一小乳釘。匪鑒斯鏡銘文鏡,環上鏨凸凹花紋,系下"李道人造"方框章款一枚,其下一小乳釘,左右兩側各有一行豎書篆體銘文"匪鑒斯鏡""以妝爾容",字體較大。

從該銘文內容分析,該鏡為宋代道傢專用法器,俗稱"照妖鏡",用以降妖除魔,該鏡為研究宋代道傢法器及道教文化有著極其重要的史料價值。20世紀80年代出土於江西省高安縣東方紅鄉。此鏡現由高安博物館藏。

上圖:山東臨沂銀雀山發現一面宋代鐘形"匪鑒斯鏡"銅鏡。通高34.5、最寬處28.6厘米。頂部一矩形鏤空鈕,鏡背上方一格半圓形鏡鈕,原有圓環現缺失。左右兩側有豎寫篆書銘文:右為"匪鑒斯鏡",左為"以妝爾容"。下方中部飾有一乳釘,周邊寬沿凸起。整個鏡背似打印的小坑樣散花紋。

說說“匪鑒斯鏡”(作者:陜西安康 劉勇先)

"匪鑒斯鏡",北京故宮博物院及幾傢地方博物館都有收藏,在民間也見收藏,有的拍賣公司也出現拍品。對該鏡解釋很少,故而依據手頭資料對其淺識。《考古》1990年第11期上明確地說明瞭此鏡應為北宋時期的道教法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匪鑒斯"鐘形鏡,缺少上部的半圓形鈕,鏡背沒有散花紋,尺寸、厚度倒是與此鏡基本無異。此鏡應為當時道士所鑄。道士墓葬中也會有鏡,《要修科儀戒律鈔》卷55第12中記載"至大殮時候,須香湯沐浴,著衣冠帶如齋時服飾……使四人扛內棺中,以傳策置左,符鏡置右,少近頭邊"。由此看來,道士墓葬中,其身邊應是有符籙的特殊之鏡。道傢中使用的特殊圖案為符,秘文為籙,用以驅役鬼神,祈福治病。最早這些符籙文就應該是書寫在鏡上的。

上圖:上方無鈕無圓環的"匪鑒斯鏡"鐘形銅鏡,長13.5、寬10.8厘米,重369克,遼寧省博物館藏。中部為一"李道人造"陽文印章款。左右兩邊各有一行篆書銘文,右為"匪鑒斯鏡",左為"以妝爾容"。下方中部飾有一乳釘,周邊寬沿凸起。該鏡此博物館斷代為宋代器物。

鐘形雙劍銘文鏡

此鏡為鐘形,鏤空橋鈕。鏡背中間有鼎形爐與火焰寶珠(即摩尼寶珠)紋飾,其上有“子孫永用”四字銘文。兩側各有一劍,如意形劍首,柄上有圓環,劍體飾有雲紋,兩側銘文為:“高名入竹桑,新渥照乾坤”。此鏡紋飾精美,鑄造精良,字口深峻。紋飾內容反映瞭道教活動中鏡與劍合二為一的法器功能。精美。

明代 “匪鑒斯鏡”鐘形鏡,長199mm;寬145mm;重1075g,圖源:中國嘉德2012秋季郵品錢幣拍賣會

鐘形,長方形鏤空鈕,鏡背上部穿一圓環,中間飾鼎形爐與火焰寶珠紋,下部有“李道人造”四字鈐印,兩側各有一未出鞘之寶劍,如意劍首,柄上配劍環,雲紋劍體,外側銘文為“匪鑒斯鏡,以妝爾容”,保存完好。此面銅鏡為龔心釗先生舊藏。

上圖:民間上方無鈕無圓環的"匪鑒斯鏡"鐘形銅鏡,高13.6、寬10.4、厚0.7厘米。左右兩邊各有一行篆書銘文,右為"匪鑒斯鏡",左為"以妝爾容"。中部飾一隻三足香爐,周邊寬沿凸起。該鏡屬生坑器,專傢斷代為宋代器物。

上圖:民間"匪鑒斯鏡,以妝爾容"銘文香爐形銅鏡,高14、寬10、厚0.5厘米。鏡背面上部有卷沿爐口,其兩邊各飾長方中空耳一隻;爐身呈圓鏡形,中間有一較高的花苞形鈕,環鈕一周鑄陽文篆書銘文:"匪鑒斯鏡,以妝爾容。"點珠狀高凸沿,下方兩側鑄連獸蹄足各一隻,成八字形。此鏡很別致,亦屬宋代道教法器。

"匪鑒斯鏡,以妝爾容"銘文款鏡,式樣大多是鐘形,也有長方形、香爐形、扇形等種類,都是屬於宋代道教法器。此鏡的銘文絕大多數是篆書,極少數是楷書。

《廣韻》:"匪,器如竹篋,今從竹,為筺篚字。"《周禮·冬官·考工記》:"匪,且其匪色。"《註》:"匪,采貌也。"《禮2少儀》:"匪,車馬之美。匪匪翼翼。"《註》:"行而有文也。"斯,析也,離也,此也。《詩》:"斯,何斯違斯。"有即字意,《孟子》:"斯,清斯澀纓,濁斯澀足矣。"

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匪鑒斯鏡,以妝爾容"銘文款鏡,我認為其銘文顯示:這面精美的鏡子,可以照出你的倩影,在鏡前化妝,帶來舒暢的心情。

如果從道教觀點來看,此鏡是其法器,俗稱"照妖鏡"。宋代的"匪鑒斯鏡,以妝爾容"銘文鏡,鐘形,在其中央的方框內有"李道人造"之印款文。

這就表明瞭造此鏡的人是道士,其鏡的用途非為照容,而是具有道教色彩的法器。由於道教對鏡的大量運用,鏡中也有瞭對道士修煉生活的反映,於是鏡又與道教修行活動相結合瞭。

對於鐘形"匪鑒斯鏡",有的專傢認為這類銅鏡都應當是當時道教術士們進行佈道時的法器。

那麼,什麼是道傢法器呢?道教齋醮法壇所需之用器即是道傢法器,道教法器,上可召神遣將,下可驅邪除魔!鐘形"匪鑒斯鏡"有鐘的功能,鐘內無舌,擊之發聲。有大鐘和小鐘之別;大鐘用於道觀早晚開靜、止靜時,配合大鼓和板使用;小鐘用於道場作為法器,與鼓配合擊打。

宋.雲板磬形鏡

宋 銅鏡

宋,軒轅鏡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關於鏡子的神奇傳說,如軒轅鏡,始皇鏡等。

軒轅鏡

據《本草綱目》記載:“《軒轅內傳》言:帝會王母,鑄鏡十二,隨月用之。此鏡之始也,或雲始於堯臣尹壽。”也就是說最早的鏡子是軒轅黃帝所造,或是堯帝的臣子尹壽所鑄。後世有軒轅鏡一物,此鏡非皇者不能用之!皇帝寶座正上方的鏡子就是軒轅鏡。軒轅鏡是圓球形的鏡子,古代有詩贊曰:“世無軒轅鏡,百怪爭後先。”

【提醒:下一篇文章會介紹——清朝軒轅鏡,是在故宮裡懸掛在大殿龍座上方的(見下圖紅圈處),傳說此鏡為軒轅黃帝首制,能辨真假天子(民間傳說):】

唐代及其之後的銅鏡開始突破傳統以圓形為主的形式,有大量各式各樣的銅鏡。

宋/元,饒州葉傢鏡

宋.鐘型陽燧鏡

《本草綱目》記載:“陽燧,火鏡也。以銅鑄成,其面凹,摩熱向日,以艾承之,則得火。”古時用銅制成的凹面鏡。用以聚集日光,點燃艾炷施灸。

陽燧手柄鏡

以下是:少見的陽燧鏡(轉載自:盛世收藏論壇“銅鏡專區”版塊,作者: 寶鑒)

陽燧鏡,高9厘米,直徑7.5厘米,厚0.3厘米,可能是金元時期的

這面陽燧鏡與一般陽燧不同之處於它的柄,呈現為三角箭頭式。對比已見的陽燧鏡,這類箭頭式的柄十分少見,根據形制銅質及銹色判斷,應該是金元時期的器物。

陽燧是對凹面鏡而言。“燧”即取火之器,陽燧是取火於太陽之鏡。我國陽燧起源歷史久遠,《禮記•內則》篇中有“左佩金燧,右佩木燧”的記載,金燧即陽燧。春秋戰國時期《考工記》載:“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說明當時及以前已有銅鏡及陽燧制造,而其金屬成份配比與銅鏡相同。《周禮•秋官》中說:“司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取明水於月,以艾祭祀之”。《論衡•說日》中說:“驗日陽燧,火從天來。”這些說明瞭陽燧取火用於禮祭。漢《陶齋古錄》記載一洗上鑄有銘文“大吉宜用富貴陽燧”,可見當時陽燧已包含瞭豐富的民俗意義:象征著長壽、光明、富貴、吉祥之意。而古人何時把銅鏡和陽燧合二為一,制造出鑒燧,則無可考證。沈括《夢溪筆談》中《陽燧照物》有對陽燧的描述,感興趣的讀者可找來讀一讀。

【延伸閱讀】

古墓中出土陽燧鏡能取火,還有一種陰燧鏡,卻很少有人知道能幹啥(摘錄)

轉載自:百傢號 歷史店

古人在祭祀的時候,需要點火,而火種罐裡的火,灶塘裡的火,全都是不潔之火,而真正的潔凈之火,便是陽燧反射陽光,點燃的火焰(與陽燧鏡相配的就是鳥柱燈,鳥柱燈背上燈捻燃起的火,才可以參加祭祀)。由此可見,古人做事確實是一絲不茍。 有讀者看到這裡,心裡會升起一個疑問,那就是古人講究陰陽,有山西,必然有山東;有河南就有河北。那麼有陽燧,是否有陰燧?

真的有陰燧,陽燧是取火的,而陰燧的作用一般人不知道,它是取水的。 陰燧是取水的,這個不可能吧,答案是:真的可能,一開始陰燧是用大蛤的貝殼制作,《政和本草》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方諸水,味甘寒,主明目定心,去小兒熱煩止渴。方諸,大蚌也,向月取之,得二、三合水,亦如朝露。

陰燧取水,根據《政和本草》的記載,取來的水“確實”有藥效,隨著冶金技術的發展,古人就開始用銅錫合金制作陰燧。 陽燧被做成瞭圓形的凹面鏡,目的是取太陽的陽之精;而與之對應的陰燧,卻被做成瞭方形(一陰一陽,天圓地方),裡面也是一個凹面鏡,使用的時間是在夜晚,放在露天地裡,取月亮的月之華——夜氣朝露會變成水滴,凝結在金屬的凹面鏡中,第二日,收集完畢的月華,也就是鏡中水,被當做配藥的“神”水開始使用。 陰燧可以取水,有讀者問,如果將其面對太陽,它是不是可以取火?答曰,可以取火,因為它也是凹面鏡,可是為什麼人們偏偏用陽燧取火,而用陰燧取水? 這個問題一般人回答不上來,可是小編卻能回答:因為這兩種鏡制作的時間不一樣。

陽燧制作的時間是“五月丙午日中”制造,故此,陽燧的陽氣最重;而陰燧是在“十一月壬子夜半”制造,這個日子的夜半陰氣最重,故此陰燧可以取水。 我們都在電視上,看過這樣一個場面,那就是每當舉行盛大的體育比賽,聖火是要用陽燧鏡引燃的,可是再看陰燧,早就已經絕跡瞭。

——————————————————————————————-

(回到正文,繼續宋朝銅鏡)

宋代,雙鳳“夏道人”方鏡,縱170mm;橫172mm

方形,小圓鈕,菊花瓣鈕座,雙鳳首尾相對,圓眼鉤啄,雙翅微張,尾羽修長,紋飾線條秀美柔和,四角飾以花卉,其中一角飾有銘文:“夏道人”。

宋代,張天師捉鬼鏡,直徑14厘米

張天師生平:

  漢天師,字輔漢,沛國豐(江蘇省豐縣人),東漢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於吳地天目山。其為創漢功臣張良(字子房)之八世孫,史書又稱其名為張陵。他七歲時即能誦《道德經》,並能達其要旨。長成後身材高大魁梧,古籍中描繪其形像為:龐眉文額,朱頂綠睛,隆準方頤,目有三角,伏犀貫頂,垂手過膝,使人望之肅然起敬!他生性好學,天文地理,河洛圖緯,皆極其妙;諸子百傢,三墳五典,所覽無遺。先為往來吳越之地的一人大儒,從其學者有千餘之眾。

  永平二年赴“直言極諫科”而中之,漢明帝時拜巴郡江州令(今四川重慶),不久退隱北邙山中(今河南洛陽附近),修持煉形合氣,辟谷少寢長生之道。建初五年詔舉賢良方正不起,復征為博士,封冀縣侯,三詔不就。後入吳,又愛蜀中溪嶺深秀,遂入蜀隱於鶴鳴山,修神丹符咒之術。

  張道陵有弟子王長、趙升隨其習黃老之道,助煉龍虎大丹,丹成,服之返老還童,且去遊而參訪仙源。

  一日,在北嶽嵩山遇繡衣使者告訴他說:“中峰石室內,藏有《三皇秘典》、《黃帝九鼎丹書》,得而修之,可以升天!”於是張道陵齋戒而入石室,果然得到丹經道書,遂赴雲錦山(即龍虎山),精思修煉,而得分形散影之術。

  一日夜半似醒似夢之間,忽見那太上老君下降,對張道陵說:“近來蜀中有六大魔王,狂暴生民,你前往治之則功德無量,名錄丹臺矣!”乃授以“正一盟威符錄”,三五斬邪雌雄劍、陽平治都功印、平頂冠、八封衣、方裙、朱履等。以千日為期,約會於閬苑。

  張道陵拜領老君所授,日昧秘文,據說能集三萬六千神靈,以供驅使。他隨即往青城山,置琉璃高座,左供元始天尊,右供三十六部尊經,立十絕靈幡,鳴鐘叩磬,佈龍虎神兵,施起法力。

  魔王魔鬼同聲哀求,盡被折服,表示再不敢虐民。張道陵乃收八部鬼神,殲六大魔王,群妖乃滅表絕跡。他則遂與弟子王長、趙升往川中雲臺山卜居其地繼續修煉。

宋,張天師龍虎鏡

宋代時期道傢題材銅鏡,工藝精湛,此鏡菱花形,內切圓形,圓鈕。主題紋飾為在枝繁葉茂的崇山峻嶺之中,一棵枝幹虯曲枝繁葉茂的松樹橫伸至鏡鈕右側,樹幹上趴伏一頭上挽髻、身著長袍的道人,頭頂一片祥雲掩映。樹冠下一虎顯露半身,作蓄力欲撲狀,樹下似乎在水中一蛟龍也顯露半身,此鏡紋飾內容較為少見。畫面中的道人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張天師,所處環境或許就是道教聖地龍虎山。張天師作法降妖驅邪的題材在宋元時期很流行,表現瞭人與神之間的溝通。

  既伏妖魔,老君乃命使者下降來告道:“子之功業合得九真上仙之位,但滅鬼過多,未免殺氣穢空,非大道好生之旨。子須再修三千六日,吾待子於上清八景宮中。”於是道陵乃偕弟子王長、趙升復往鶴鳴山,精修二十餘年。

  永壽元年正月,據說太上與眾真復降,為張道陵說:“北鬥延生真經”及“三八謝罪法殲”【見下圖】。永壽二年春,會三界萬神於青城山黃帝壇下,盟五嶽四瀆,立二十四治,福庭鬼獄。定三十會真壇與六十通真靖,七十二福地,命人處明陽、鬼處幽陰,各治設祭酒與男官、婦官,以贊玄化。其時,道教始有正規教團組織。

  張道陵率弟子復遊各地,斬妖巷孽、奪鹽池,建功立德,造福蜀民。據稱,功成後蒙太上老君冊封為正一天師。

【以下幾幅古畫出自《老子八十一化圖》,描繪的就是【永壽元年正月,據說太上(即老子/老君)與眾真復降,為張道陵說法】

58 第五十八化 傳正一【第1套圖】明清 甘肅崆峒山壁畫 老子八十一化

【提醒:上圖為高清大圖,點擊可查看原大圖】

第五十八化,傳正一。張天師者道陵,漢安二年,有二使言道,太上詔道陵應仙道,魔鬼害人,吾斬邪劍□功垂職正一月成之□□。

描繪的是:漢順帝漢安元年( 142),太上(即老子)授張天師道陵《正一盟威秘錄》;漢桓帝永壽元年(155)授張天師(即張道陵)北鬥經和南鬥經:

58 第五十八化 傳正一【第2套圖】明 陜西白雲觀壁畫 老子八十一化圖說

【提醒:以上古畫,出自以下鏈接:】

(以前曾完整登載過這5套珍稀的《老子八十一化圖》:)

  永壽二年九月九日至雲合山,見絕巖下桃熟,命王、趙二弟子投身取之,遂亦下傳其真道。後以餘餘丹及印、劍、都功符錄。授子衡曰:“吾遇太上親傳至道,此文總領三萬都功,正一樞要,世世一子紹吾之位,非吾宗親子孫不得傳。”是與王長、趙升天雲臺山白日飛升。

  張道陵因在蜀漢之境設二十四治,為佈化行道的機構,凡入道者交五米為信,後人因稱其教為“五鬥米道”。因張陵為該教第一代天師,故教徒尊稱“祖天師”。人們又稱其教為“天師道”。張天師尊老子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為最高經典,並自撰《老子想爾註》發揮老子的道傢思想。以“道”為最高信仰,將“道”和老子相提並論,宣稱即是“一”,“二散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

  漢祖天師在唐僖宗時被封為“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宋代封為“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正一靜應顯佑真君”;元成宗封為“正一沖元神化靜應顯佑真君”。因嗣第四代天師張盛將天師法裔由陜西漢中遷居江西省龍虎山中。現貴溪縣上清鎮天師府即其遺脈。

——————————————————————————————–

(回到正文,繼續宋朝銅鏡)

宋代“亞字花草紋鏡”

宋代,梅花鏡,11.8厘米,持有人:榮遠齋主

紋飾說解:

  鏡中一樹老梅自山石中橫斜而出,下探一池清水,上托一彎新月,“梅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疏瘦與老枝怪石著為貴。”(范成大《梅譜》)。

  第一,宋代的銅鏡在藝術發展史上產生瞭一個重大的轉折,鑄鏡工藝又出現瞭一個高潮,銅鏡的紋飾題材除瞭傳統的龍鳳吉語和仿制前朝的以外,新出現瞭纏枝花草、鳥獸魚蟲、山水樓臺、小橋流水人傢以及陶醉在大自然美中的“隱居”者,這些題材往往采用精細的浮雕。而且這面銅鏡上仍然保留著獨特的鍍(水)銀工藝特征。

  第二是鏡中梅花圖用筆簡練。每每觀賞此鏡不難感受到宋人那梅韻清幽的詩詞意蘊: 冰清霜潔,昨夜梅花發。甚處玉龍三弄,聲搖動枝頭月? 夢絕金獸,曉寒蘭燼滅。要卷珠簾清賞,且莫掃階前雪! 以吟詠梅花意象之美著稱的北宋初年著名隱逸詩人林逋(967-1028),存世《相思令》、《點絳唇》和《霜天曉角》詞三首。林逋(林和靖)一生跟梅花結下瞭不解之緣。他喜愛種梅養鶴,人謂他"梅妻鶴子"。他的詩以擅詠梅著稱,尤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兩句被視作千古絕唱。還有陸遊以梅自喻的詠梅絕句“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梅花絕句》),更是贊其標格之貞的感概之吟。

宋代 每兩一百文銘文鏡

  圓形帶柄,圓徑7厘米,整體連柄長13厘米。鏡背兩側各飾一條長方形印章框,框內飾有銘文,內容分別為“湖州真石三十郎傢照子”、“無比煉銅,每兩一百文”。

1時代背景:

  湖州,即今浙江湖州。宋時蘇東坡有“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隻合住湖州”的詩句贊美湖州的景色秀美。相傳當年湖州之水清冽,非常適合於磨鏡。因時,從宋代開始,湖州就以制鏡頗佳而聞名,成為當時全國的制鏡中心之一。

此圖轉載自:遼Atom《銅鏡開場詩解讀》

遼博中國古代銅鏡展,磨鏡圖(模擬古人磨鏡)

2銘文讀解:

  “真石三十郎傢”:“郎”是宋時對男子的尊稱。石傢是當時鑄鏡世傢,以鑄鏡用料考究、質量上乘,而深受人們喜愛。因此也就有瞭仿冒之作,真石傢是對當時有仿品而相應產生的防偽措施。“三十郎”是指石傢鑄鏡手藝子繼父業、世代相傳的延續性。有資料顯示有石六十郎的鏡銘,可見石傢同宗長幼順序排名的輩份,可也見石傢鑄鏡的歷史之長久。

  “照子”:南宋時,不管是官方鑄鏡,還是民間鑄鏡,都對其稱為“照子”,目前較為流行的解釋為宋人為避諱宋太祖的祖父名“趙敬”,而將“鏡”改為“照”。

3研判考證:

① 北宋時,宋人設有“鏡子局”之類的官方機構,可見北宋時,對鏡子的稱謂並沒有改變,隻是到瞭南宋,管理鑄鏡的官方機構改稱“鑄鑒局”,改稱“鏡子”為“照子”,如果是因避諱宋太祖的祖父之名,時間上應該在北宋時就改才說的過去。

② 因避諱某一人名,而不避諱宋時天下第一的“趙”姓,因“照”與“趙”也同音,似乎也說不過去。

③ 國人歷來對用字用詞十分考究,到宋時更是達到又一高峰。“鏡”表達的是對某種物體外形的反光,屬被動的反光現象,而“照”卻有照耀、照射的含義,有主動的發光功能。因此,南宋時,宋人將“鏡”改稱為“照”,一定有某種深刻的用意。

④ 南宋時期,由於受到北方“遼”、“金”、“西夏”等國的侵擾,大片領土丟失,宋國臣民為懷念故土,忠於大宋王室,銘記自己仍為趙氏天下的子民,故而將日用品之一的“鏡子”改稱為“照子”,是有一定政治意義的。

綜上所述,南宋時期,將“鏡子”改稱為“照子”,不是為避諱某人的名,而是為弘揚“趙”姓,特意而為。

  “每兩一百文”。這是對當時銅鏡作為商品銷售的明碼標價。這種在商品上直接標明售價,是對商品經濟的一大貢獻,之前沒有,以後也不多見,從某種意義上講,宋人已具有十分超前的商品意識瞭。

“每兩一百文”可以說明以下幾個問題:

① 古時銅鏡的銷售不是論個賣,而是以重量銷售。如同今天人們購買黃金首飾一樣,是以重量計價的。

② 宋時的“兩”是一個記重量單位,每兩約合今天40克,宋時的“文”是錢幣單位,通常是用青銅鑄造,每“文”錢重量約合今天4克。因為生產銅鏡的主要原料也是青銅,因此,熔10文銅錢大約可得一兩等重的銅鏡,而一兩銅鏡可賣一百文銅錢,可見當時銅鏡鑄造業是一個可獲毛利十倍的行業,即使去除損耗、人工、能源,其獲利仍是十分可觀。

③ 既然是獲利十分可觀,而且制鏡業又可以直接熔毀政府發行的錢幣作為原料,這當然是對國傢金融制度的一種破壞,所以兩宋政府都為此專門成立瞭相應的機構以對鑄鏡業加強管理,因此北宋設“鏡子局”,南宋設“鑄鑒局”。

由於種種原因,迄今為止,各類史籍對於“鏡子局”、“鑄鑒局”及相當的立法條文均未見記載。

南宋,吳牛喘月故事紋鏡(拓片)

簡述:鏡背圖案以海、陸、空三種不同畫面用來表達人們要有大海般的寬博胸襟,以“吳牛喘月”的典故表達對氣候酷熱的恐懼心理,用三星、五星連珠的天象來祈求祥端,表達人們渴求一生平安的願望。

1紋飾:

  鏡背圖案劃分成三大塊分別表示海、陸、空三部分,其中部有五分之三的篇幅描繪洶湧澎湃的海浪,一層一層掀起它的浪花。在海浪上面五分之一表現空中:天空高掛一輪明月,在月亮的左側是一組三星,其右旁是兩組三星,並在兩組三星之間又夾有一組五星連珠。據《天文考古錄》記載,三星是指明亮而接近的三顆星,相互成45°角連接,有參宿三星、心宿三星和河鼓三星。而五星連珠也稱“五星聚”,在古代用來表示水、金、火、木、土五顆星同時出現在天空同一方的現象,而該現象一般不常發生,一旦出現就被認為是祥瑞吉利。海浪下面五分之一代表陸地,隻見一頭水牛在昂首朝天、躁動不安地奔跑著。

2紋飾故事:

  這裡面有個典故叫做“吳牛喘月”。吳牛是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吳地的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停地喘著氣。該典故出自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

4時代背景:

吳牛喘月鏡是宋金時期著名的鏡型之一,特別是金代曾實行銅禁政策,該型鏡多為官傢所制,制作大多精美。“吳牛喘月”典出《世說新語-言辭》,“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座;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用今天的話解釋為吳地、江淮一帶的水牛,因吳地炎熱,水牛怕熱,見到明月以為是太陽,故而喘氣。劉義慶記載這段故事,可能是為瞭標榜滿奮言辭捷辯,既博武帝歡顏,又解自身窘境。在這君臣“機鋒”被記錄的同時,也為我們記載下瞭昔時吳地的風俗:吳牛望月而喘。然而,後代詩文對此典卻引證頗少,以《全唐詩》為例,僅有一首引過此典,即李白的《丁都護歌》。其詩雲:“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是形容船工拉纖之苦,猶若吳牛喘氣之態。

6吳牛喘月鏡背後的種種猜測:

  至於吳牛喘月鏡的圖案背後是否有其深刻的歷史含義,學術界和文物界沒有太多的研究。但有學者研究認為,金人官作吳牛喘月鏡是金人蔑視宋人的心理流露,將其比附成見月而喘的吳牛和傷弓之鳥。其說可謂是闡幽發微。然而,筆者卻對此史逸仍有兩點小小的疑惑:一是,正如本文開始所言,“吳牛喘月”的典故為唐宋人庶幾不引,又如何突然成為金人譏誚南方宋人的文化語碼瞭;第二個疑惑是從第一點引申而來的。金元銅鏡上的圖案,凡涉人物故事的,無一不取源自當時流行於瓦合勾欄的雜劇南曲。這並不排除當時流傳的一些劇目我們不能盡曉,隻能對某些銅鏡統稱以“人物故事鏡”,含糊言之。在我們知道的劇目,或能以之命名銅鏡中,耳熟能詳者有柳毅傳書(鏡),冷落生僻者也有張生煮海(鏡)。這在當時均是街頭巷尾傳唱的故事,其內容主旨也多是謳歌愛情的,並寓意著吉祥長久之味。是否吳牛喘月鏡這型鏡在定名或內容上也有些玄機呢?《金上京百面圖錄》著錄瞭1974年阿城市舍利鄉太平村出土瞭一面直徑8.9厘米的銅鏡,其內容、紋樣圖案與嘉德秋拍的那件一致,唯其直徑小、海水鑄刻不纖細精致。但研究者將此面銅鏡定名為“牛郎織女故事鏡”,並說,“鈕兩側分別為牛郎和織女在浩瀚的銀河中相會的情景,鈕的下方,是牛郎的牛俯臥在地,翹首期待二人相會的場面。”被稱名“牛郎織女故事”銅鏡在以往著錄書上很少見,如有或然可以進行比對,但是也給我們有種提示。

7未經著錄的吳牛喘月鏡屢現拍壇:

  以上是經過著錄的吳牛喘月鏡,不能盡引,但舉凡數書,已有近十面,筆者略作梳理。此外,尚有未經著錄或民間收藏的吳牛喘月鏡。筆者所知,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藏有一面吳牛喘月鏡。另據不完全統計,民間藏傢所持吳牛喘月鏡亦在五面以上,其中不乏精品。現存吳牛喘月鏡的數量遠非以上著錄和未經著錄所統計的數字,應該不少於二十面。近年出版的《中華龍紋鏡》所著錄的“吳牛喘月雙龍鏡”,即是2000年10月發現於黑龍江阿城市古玩市場,屬私人藏品。從所見的書籍著錄來看,吳牛喘月多在北方發現,特別是金故都所在的范圍內,如吉林、黑龍江等省,隨著發現的深入,其數量也會有所增加。特別是近幾年,吳牛喘月鏡也屢見於拍賣市場。其中,以嘉德 2008年秋季拍賣會所見的吳牛喘月鏡(4331號拍品)為最精,其底紋海水波濤纖細如發,直徑也達27.4厘米。從銅版照片來看,其品相似乎遠超《圖典》所著錄的六面銅鏡。因考慮到《圖典》未有照片,且印刷質量次於拍賣公司圖錄。上述論斷是有折扣的,但筆者曾在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目觀渠所藏的吳牛喘月鏡,嘉德所拍的這面品相遠勝前者,鏡面紋飾也更豐富:鏡鈕上端纖雲繞月,鏡區大部分是波浪翻滾的海水;鏡鈕左右各為一仙人隔海相望,衣裾臨風飄舉;下端乃吳牛回首望月,右前蹄微揚。雅昌網站的拍賣紀錄稱:“此鏡紋飾粗獷而不粗糙,具有當時典型的造鏡特征,細細品味,紋路清晰可現,造型靈動飄逸,水紋亦有煙波浩渺之感,畫面精細如絲,為同時期鏡中之頂尖藏品,且尺寸如此之大者更為少見”。亦不妄言虛誇。最後,嘉德秋拍的這面金代吳牛喘月仙人鏡果然創下瞭最近幾年宋遼金鏡的拍賣紀錄。 (上述文字轉載自:盛世收藏網 > 宋、遼、金、元銅鏡)

金代,井宿鎮水鏡,鏡面直徑24CM,重3500克,鏡緣最厚處達1.1cm

1故事題材的命名:

  " 吳牛喘月"的故事取材於《世說新語》中的典故:“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座;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吳牛指的是江淮一帶的水牛,吳地炎熱的時間較長,水牛怕熱,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故喘氣。後常以此喻人喻事。李白《丁都護歌》詩雲:“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但是有質疑的是,與仙人同置於一個畫面上,怎會是吳地的"水牛".其實"吳牛"形象紋飾,在金鏡中時有出現,有的並非是主體紋飾,很多如此鏡般隻是作為輔助背景出現.。

  "吳牛"是典故,犀牛是廣為流傳的神話故事.日前拜讀瞭何富生何老師的"百鏡解讀"一書.。書中對金元時期銅鏡中所出現的牛形象有瞭新的新解.頗令人耳目一新。書中為此類鏡正名為"金代井宿鎮水鏡"。書中引用瞭大量的圖例和史考來論證,非常有說服力。

"牛.水.月"紋鏡與星象的關聯及對該鏡的正確命名 —-

  古人在周天設置四神二十八宿,最根本的目的還是要讓地上各方都有一位神靈護佑,讓四方百姓生活中發生的各種事情也都有一位星君來照應。地域與星宿的對應關系正如王勃<<滕王閣序>>中對南昌地理位置的描述:"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而二十八星宿除瞭照應地域上的分野,還分別主管著人間繁雜的生活事務。以南方七宿為例:軫宿主"風",井宿主"水",鬼宿主"屍鬼",張宿主"殤客",柳宿主"廚宰",星宿主"急事",翼宿主"戲樂"。其中的"八星井宿座"在春分時候顯示的形狀像一個水井,因此讓它來掌管人間包括江河湖海井在內的所有水事… 書中引經據典,以客觀的的視角全面的論證瞭"金代井宿鎮水鏡"。

2“犀牛”的傳承說解

井宿鎮水鏡

此面鏡上的牛是典型"犀牛"形象.牛的頭上有明顯的獨角標志。古人以為犀牛的角象人的頭腦一樣,有靈性,能把看到的自然景象攝於腦中。故有"犀牛望月,月形入角"之說。

  典故:南宋紹定年間,知縣劉子邁得—夢,見一頭神犀沖人洣水之中,將河妖打敗,頃刻,洪水便退瞭下去,劉縣令醒來,即下令“括鐵數千斤,鑄為犀,置扛岸,以殺水勢。” 同類的鎮水鐵犀還有洪澤湖鎮水鐵犀。牛背上鑄有銘文:“惟金克木蛟龍藏,惟土制水龜蛇降,鑄犀作鎮奠淮揚,永除錯墊報吾皇”。

  北方黃河地區大多采用黃牛造型或者直接刻畫為一尊獨角的異獸,南方江蘇,湖南等地則受水田耕作影響,鎮水獸的造型表現為水牛或者是為水牛安上個獨角,繼而產生瞭稱謂上的變化,因為歷代大型鎮水獸都是采用牛的的形態,於是一直稱之為“鎮水鐵牛”,更將其稱為稀有靈異的犀牛,成瞭 “鎮水鐵犀”。這樣的叫法也就沿用瞭下來瞭,稱水邊的守衛的牛為“犀牛”。而這個“犀牛‘並不是指傳統意義上的“犀牛”,是被歷代民俗中的神話“犀牛”。

3時代背景:

井宿鎮水鏡

  此鏡厚重,邊緣刻有兩處地區銘文款:一為"西京"二字,後一女真文字押記:一是'"韓州司使司"一女真文字押.鏡身部分為"返金地"皮殼。

  經查閱《中國通史》得知,金代地名表中有記載:“韓州,吉林省梨樹縣北偏臉城。”(《中國通史》第六冊481頁). 唐代時的“五京”,指東京河南府、北京太原府、南京成都府、西京風翔(今陜西鳳翔縣)府、中京京兆(今陜西西安市)府。東漢的“兩京”,指首都雒陽和西漢舊都長安;宋代則指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今洛陽市);明代永樂以後,指京師順天府(今北京)和南京應天府(今南京市)。而金代時期,西京則專指山西大同. 金代銅料奇缺,朝議常因無銅鑄錢而謀盡計窮,百般焦慮。據《金史·食貨志》載,為瞭收銅鑄錢,政府甚至頒令禁止民間用銅,規定“舊有銅器悉送官,給其值之半”。尤其對民間的銅鏡鑄作,政府更是多次嚴令禁止,並用高價收購民間舊鏡。一般的銅每斤一百五十文錢,銅器每斤二百文錢,而銅鏡每斤三百四十文錢。

鏡緣處可辨析“官**”三字押記

“許由洗耳”人物故事鏡

要說最體現創作者思想的地方,莫過於鏡背面的圖案。下面這面銅鏡刻畫的主題是三千多年前“許由洗耳”的故事。

許由、巢父是傳說中唐堯時代有名的隱士,並且他倆還是很好的朋友。

巢父隱居在山中,不謀求世俗的利益,年老之後,在樹上築巢並能安然沉睡,所以當時的人都稱呼他為“巢父”。許由,字武仲,陽城槐裡人,“為人據義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堯聽說後,決定把帝位禪讓給許由,便親自去拜訪他,說明禪讓天下的理由。但許由不願意接受,於是逃遁到中嶽嵩山附近的箕山腳下、潁水的北邊居住。堯見許由不願意接受禪讓,又派人來請他做九州的行政長官。許由聽瞭這話後,認為玷污瞭自己的耳朵,就跑到潁水邊,趕緊用清水來洗耳朵。恰巧這時,他的朋友巢父牽著一頭小牛到這裡準備給牛飲水,看到許由洗耳,非常奇怪,便問其緣故。許由說:“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聽瞭他的話,作出瞭更為激烈的反應:“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遊欲聞,求其名譽,污我犢口。”為瞭不讓許由洗耳所用之水沾染牛嘴,巢父就牽著牛到上遊去飲水瞭。許由洗耳、巢父飲牛在古代詩文中多用為隱居不仕的典故。

宋,許由巢父故事鏡,高20、寬18、緣厚0.5厘米,青州博物館收藏

該物件呈桃形,鏡背飾龜鈕,紋飾復雜,但層次分明。遠處峰巒疊障,樹木叢生,祥雲繚繞。

近處山前一河,河上一橋。橋左側一人,右手抬至耳邊,左手托右衣袖,橋右側之人右手向後伸出,左手牽牛作疾走狀。鏡上部右側有銘文為“天極昌皇” 。

這枚桃形銅鏡上的圖案表現的就是許由和巢父兩人對話時的情景。一棵長勢繁盛的大樹,把畫面自然地分成瞭左右兩個部分,也將兩位主人公分隔在瞭兩個空間中。左邊是許由,他身穿長袍,跪於水岸邊,左手端水,右手做著舀水洗耳的動作。位於大樹右邊的巢父,正牽牛欲走。

到瞭唐宋時期,一些異形銅鏡開始出現,比如山東省青州市博物館收藏的一枚宋代的桃形銅鏡(上圖)。這面銅鏡上面有尖形頂,下邊是桃形底;鏡鈕在中軸線偏上的位置,無論是手持還是放於鏡架上,都能使鏡子達到平衡,而且,鏡鈕還被裝飾成龜形。

(與上圖很像的一面銅鏡:)

金.許由巢父鏡,直徑18cm,重量1210克,保管處:不詳;圖源:天木(數字)歷史博物館

  《舊唐書·隱逸》雲“所高者獨行”,“所重者逃名”。《易·蠱》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高士指品德高尚、隱居不仕之士。許由、巢父是我國有史記載最早的高士,且兩人亦是好友。巢父隱居山中,不謀求世俗利益,年老之後,在樹上築巢且能安然沉睡,時人稱之“巢父”。許由,字武仲,陽城(今山西洪洞)槐裡人,品格端方,淡泊名利。有關許由、巢父隱逸箕山的文獻記載頗豐,《莊子·逍遙遊》、《史記·伯夷列傳》、魏嵇康《高士傳》、晉皇甫謐《高士傳》等均有涉及。三國西晉時期學者皇甫謐《高士傳》記載:“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而逃,於是遁耕於中嶽,穎水之陽,箕山之下。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穎水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處高岸深谷,誰能見子?子故浮遊,欲聞求其名聲,污我犢口’。牽犢上流飲之。”

許由巢父故事鏡 金

  這面許由巢父故事鏡,圖中的山巒為許由選擇的隱居地——中嶽箕山,占據整幅空間的河流系文獻所載之潁水,潁水之陽的箕山腳下為傳說中許由洗耳處。鏡圖中踞蹲河邊之人為許由,許由蹲坐岸邊,右手下垂伸向河中取水,表現文獻所記“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潁水濱”的情景畫面。鏡圖中的牽牛者為巢父,一手牽牛,一手指著許由對話,表現文獻所述許由、巢父因對隱而不仕持不同觀點而在潁水邊爭執對話的場景。由此推斷,這面許由巢父故事鏡表現的人物、環境,正是取材於文獻所述故事的後半段。以此為紋樣的許由巢父故事紋樣鏡在宋金都很流行。

蘆荻題《宋許由巢父鏡》拓片,46cmx58cm 2.4平尺,連史紙,創作於2016年

金 許由巢父鏡,圖源:北京中博國際2008春季拍賣會

圓形,圓鈕,主紋飾為山水,樹木,屋宇,左側一人座於流水旁,右手抬至耳邊,右側一人牽牛,一手指上遊座者,素寬緣,此鏡內容表現許由巢父故事,精煉黃銅,銹色美,品相佳。

放大:

龍博珍藏篇之八十七:許由巢父故事銅鏡

來源:黑龍江省博物館

宋金時期故事鏡傳世和出土的都比較多,它們主要以神仙故事為題材,諸如仙山樓閣、雲中飛鶴、山谷雲繞、尋仙訪道等,采用粗線條畫法,用浮雕技法處理,使畫面呈現出超凡脫俗的神仙意境,這也從側面反映瞭修道風盛行一時。而有些以故事為題材的金代銅鏡,其故事內容均為中原地區廣泛流傳的歷史故事,如童子攀枝、許由巢父故事、吳牛喘月故事等。

黑龍江省博物館有一件金代許由巢父故事銅鏡,其圓形、圓鈕、平緣,直徑21.2厘米、緣厚1.0厘米,鏡面呈銀白色,過去稱之為“水銀古”,其實是一層含有銅、鉛、鋁、鈣、鉀等多種元素的富錫,似一層透明薄膜,既保護鏡體,又增加亮度。鏡背圖案邊緣是一周凸弦紋和連珠紋。鈕的上部,為起伏的山巒,中間有一棵參天大樹,左側一位老翁席地而坐,似雙手合握胸前,向右觀望,右側一童子,左手牽牛,右手伸向老翁;下部河岸蜿蜒,碧波漣漪,奇石林立。

金代,許由巢父故事銅鏡,黑龍江省博物館收藏

《高士傳》記載:“許由,堯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池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處高崖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遊,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牽犢上遊飲之。”此鏡圖案正為《許由洗耳,巢父飲犢》的故事,反映的是巢父牽犢向許由告別的情景。《許由洗耳,巢父飲犢》的古老傳說,在中原廣為流傳,北宋時便已將這一故事鑄於銅鏡上。

這件許由巢父故事銅鏡為金代銅鏡中佳品,由於采用瞭浮雕的技法,畫面高低起伏,立體感極強,起到瞭很好的裝飾效果,可見,金朝制鏡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撰稿:辛瑋)

(未完待續)

【下一篇文章會介紹金、遼、元、明、清的銅鏡】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