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生國傢創作4:哥特帝國

哥特帝國(哥特語:Imperio Guto/巴斯克語:Gudoen Inperioa)

首都:托雷多(Toledo)

政府:君主立憲制(大噓)

官方語言:哥特語

宗教:西儀東正教

國傢元首:皇帝(Emperador)亞拉裡克十五世(Alariko XV)

政府首腦:大臣會議主席(Presidente del Konsejo de Ministros)達馬索·貝倫格爾(Dámaso Berenguer)

背景:

公元6世紀,羅馬帝國西半部分早已不存在。西哥特王國被克洛維一世帶領的法蘭克人擊敗,喪失瞭對阿基坦地區的控制,退出高盧地區。哥特人重視對古典時代政治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因此伊比利亞和亞平寧相比其他被蠻族占據的地方顯得十分文明。後來倫巴第王國被法蘭克人消滅,西哥特王國就成為瞭西地中海的文明燈塔。不可一世的倭馬亞王朝妄圖從這片他們稱之為安達盧斯的土地進犯歐洲,卻慘遭失敗。

西哥特人本來信仰被羅馬帝國認為是異端的阿裡烏斯派,在他們發現伊比利亞人多是信奉羅馬公教後,就轉而信仰公教。在800年的聖誕節,查理曼在羅馬被教宗利奧三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西哥特國王認為自己受到瞭侮辱,而一直和西哥特關系較好的東羅馬帝國則封其為西部共治皇帝以遏制查理曼的氣焰。一直以來西哥特本地的教會頗有權勢,不太聽教宗的話,在升格為羅馬帝國後更是瞧不起他。於是在1054年羅馬教宗和君堡牧首互相開除教籍,羅馬公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的時候,西羅馬皇帝怒不可遏,宣佈跟隨牧首的腳步,信仰東正教。但他們的儀式依然是西方式的,就是現在所說的西儀東正教。

生活在6世紀末到7世紀初塞維利亞總主教聖依西多祿被稱為文藝復興的最早開端。他先是勸說西哥特人皈依羅馬公教,然後憑借他深厚的羅馬法知識參與瞭法律的編纂。他整理古典時代的文獻並寫成拉丁文百科全書《詞源》,還著有《哥特人歷史》,《羅馬人歷史》等等,對歐洲的教育事業有巨大貢獻。

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人攻陷,同時的西方人有的幸災樂禍,有的陷入沉思,有的交戰正酣,而西羅馬皇帝泣不成聲。在接受末代皇帝侄子安德烈斯送上的皇冠時他說:“皇冠我收下瞭,但羅馬已經死瞭。“然後將兩頂皇冠永久封存,改國名為哥特帝國。

文藝復興的一大特點就是民族語言取代瞭拉丁語,哥特帝國也不例外。如上所示,哥特語是一種和本位面西班牙語相似而有不少哥特成分的語言。14世紀詩人胡安·魯伊斯是文藝復興的先驅,他著有哥特語長詩《真愛之書》,奠定瞭哥特語的基礎。而後文藝復興也開始在意大利生根發芽。

為瞭尋找新的商路,皇帝贊助那些航海傢。他們不負眾望,哥倫佈發現瞭美洲大陸,麥哲倫完成瞭環球旅行。哥特殖民者們登上美洲尋找黃金,他們發現這裡竟然有文明存在。他們輕而易舉地消滅瞭阿茲特克和瑪雅,但南美洲的印加帝國卻抵擋住瞭他們的進攻。在知曉印加人的存在後,英法為瞭遏制哥特人的擴張而援助印加,從而印加帝國直接躍入火器文明。

哥特人建立瞭廣大的殖民地,掠奪大量資源,成為歐洲一流強國。帝國與仇敵奧斯曼帝國多次大戰,兩國的國力都受到很大損傷,而三十年戰爭帶來的損傷就更大。哥特的國力並不能支撐這麼多的戰爭,英法逐漸在殖民上甩下瞭哥特。後來美洲殖民地興起民族主義,一個接一個獨立瞭出去,哥特帝國最後成瞭孤傢寡人。

拿破侖擊敗哥特帝國後,搶走瞭那兩頂羅馬皇冠,令其兄長約瑟夫為哥特皇帝。這可真是大膽,要知道哈佈斯堡統治哥特兩百年也沒有敢把皇冠帶到維也納去。哥特人開展遊擊戰令拿破侖叫苦不迭,威靈頓公爵則堅持不懈收復失地。拿破侖雖然最終失敗,但大革命思想已經在哥特人心中紮根。復辟的皇帝想繼續獨掌大權,而人民則想要自由。此後的一百年裡哥特爆發多次革命和政變,發展陷入停滯。在一戰中哥特帝國保持中立,催生瞭經濟繁榮。但不幸地發生瞭一場被稱為哥特型流行感冒的大瘟疫,哥特負債累累。

十九世紀晚期的波旁復辟時期,帝國終於開始實行有限的君主立憲制,而到瞭二十世紀,亞拉裡克十五世卻令德裡維拉侯爵建立軍事獨裁。他的無能導致社會矛盾愈演愈烈。在他的統治結束後,皇帝任命達馬索為首相準備恢復憲政,但恐怕無濟於事瞭。

哥特帝國版圖皇帝亞拉裡克十五世

大臣會議主席達馬索·貝倫格爾

歷史回顧:

亞拉裡克一世在雅典攻克羅馬羅馬化的西哥特人尼西亞會議上聖尼古拉毆打阿裡烏斯聖伊西多祿,互聯網的主保聖人文藝復興的先驅胡安·魯伊斯面對哥特人的威脅,印加皇帝淡定自若三十年戰爭中的哥特大方陣1808年5月3日哥特大流感最後紀念哥倫佈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