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遠古的中醫術---砭術

中醫的醫療手段主要有:砭、針、灸、導引、按蹺、中藥、祝由……其中砭可以算是最古老的方法,約起源於新石器時代。

《說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因之名其石曰砭石。砭石是由錐形或楔形的石塊制成,用於砭刺體表以治療病痛,或作排膿放血之用。

先澄清一個誤解:並沒有一種石頭的名字叫做砭石。砭是指用石頭治病的方法,是術,而用來施行這個術的石頭就叫做砭石。所以但凡是對人體沒有傷害性物質、適合用於治病的石頭就可以叫做砭石。

《山海經·東山經》:“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晉·郭璞註:“箴石,可以為砥(砭)針,治癰腫。這裡的箴石就是指適合用於施行砭術的石頭。

《黃帝內經》中有多處提到砭術:……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聖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陰陽,四時經紀,五藏六府,雌雄表裡,刺灸砭石,毒藥所主,從容人事……

在新石器時代,石頭、木頭是主要工具原材料。在人們采集、加工石頭的過程中,接解到瞭一類石頭,發現身體的反映與接觸到其它的石頭不同,是對身體有利的,於是便將這類石頭開發為醫療器具。

在經絡尚未被發現的時代,身體與生俱來的自我療愈本能主導著人類的治病趨向,與動物類似。比如說:熱帶森林中的猴子,得瞭怕冷、戰栗的病,就會去啃咬金雞納樹的樹皮。這種樹皮中含有金雞納霜素,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野牛得瞭皮膚癬後,會長途跋涉跑到湖邊,在泥漿中“沐浴”一番。然後爬上岸來,慢慢將泥漿晾幹。不久,它又再去湖邊“沐浴”,直到把癬治好為止。洗泥漿浴並非野牛的“專利”,犀牛和河馬等也有這一愛好。因為泥漿浴不僅能治病療傷,還有防病作用。所羅門群島上的野兔一旦遭受外傷流血,便會想方設法找到蜘蛛網,並將其纏繞在傷口上,和人們受傷時用紗佈包紮傷口的道理一樣……

因此,新石器時代的人代依循著本能的身體智慧,充分利用砭石的特性,可能並不知道原理是什麼,但仍然在使用過程中將砭術逐步完善。現代的研究補上瞭這個空缺:砭石含有三十多種有益於人體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以及人體所必需的鈣、鎂、鋅、鉻、鍶、硒等20多種抗衰老元素;砭石有奇異的能量場,作用於人體皮膚表面可產生極遠紅外輻射,其頻帶極寬,遠紅外頻率可達范圍為7~20微米;超聲波脈沖:砭石每摩擦人體一次就能產生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超聲波脈沖,平均超聲波脈沖次數可達3708次,頻率范圍為2~200萬赫茲是所有材質之首。

隨著時間的推移,砭石使用方法也日益豐富:感、壓、滾、擦、刺、劃、叩、刮、拍、揉、振、拔、溫、涼、聞、撾……

感是感應,通過砭石與人體的接觸進行能量層面的交互,產生做用。自古至今佩帶玉的習慣其實也就是感法;壓是在感的基礎上增加力的作用;滾又擴大瞭壓的操作面積;刺的應用即為針灸的前身;而聞就比較有意思,以砭石為樂器,通過敲擊產生音波,以音樂治病。

民間向來有用瓷湯勺蘸香油刮痧降火或退燒的方法,也就是為人熟知日常所說的“刮痧”,砭術中的刮法。亦是現今使用最廣泛的砭術之一,以疏通經絡來達到調理身體的目的。

《臉部拔經術》中所采用的就是劃法。同樣是在經絡上起作用。

揉是使用一定的壓力,作用於肌肉層,比擦法層次較深,作用強度較大,滲透層次更深,能更有效的激勵氣血、活化氣血循環、放松肌肉。而最能體現揉法效果的莫過於揉腹: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揉腹能使整個腹部內臟得到運動。

”摩腹之法,以動化靜,以靜運動,合乎陰陽,順乎五行,發其生機,神其變化。故能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清內生之百證,補不足,瀉有餘,消食之道,妙應無窮,何須借藥燒丹,自有卻病延年實效耳。“

—–摘自《頤身集》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1702060680110080

現代醫學則認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淋巴液循環,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功能,增強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故而對消化不良及便秘等狀況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雖然堪稱最古老中醫術,卻綿延千年,即使在西方醫學大行其道的環境下,也依然在人們日常養生保健占有相當高的地位,且日漸為人所重視。足以證明砭術的有效性。

砭術也從未停步不前,在與現代科技的結合下,研發出瞭整套集感、壓、擦、刮、揉、振、拔、溫、涼等使用方法於一身的刮痧按摩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瞭這樣一套得心應手的利器,輔以相關的知識技能,再加上持之以恒的踐行,足以將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更多利器使用心得,歡迎交流!

除瞭砭術,艾灸亦是傢庭常用之養生、調理身體的上選—“艾”你所愛;

所謂的導引,除瞭八段錦、五禽戲還有—經絡功法!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