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別:如何優雅地去死?

死亡,對很多人而言是一個陌生而遙遠的命題。

特別是對大部分年輕人而言,雖然理智上每個人都知道死亡終將悄然而至,即便我們躲過瞭眾多意外,還有歲月風霜添加在我們身體上的老態,終將白瞭頭、駝瞭背。隻是時光漫長,長到好像死亡永遠不會降臨。

但是,《最好的告別》強行把這個命題擺在你的面前,很沉重,但也很深刻。

首先,作為一名資深的醫生,作者阿圖·葛文德寫下瞭這本副標題為“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的書,破除瞭我們對於衰老和死亡的普遍誤區。

當我們面對各式各樣的老年病,很多人都會把責任歸咎為工業化帶來的環境污染,但事實上,歷史上大多數時候,死亡與衰老根本沒有必然的明顯聯系。人類的自然進程是在英年早逝,未老先亡。十六世紀人文主義思想傢蒙田寫道:“死於老年是少見、異常、奇異的死法,遠不如其他死法來得自然——這是最不可能的、最極端的一種死法。”而現在,世界上多數地方人們的平均壽命已經超過瞭80歲,我們的壽命遠遠超出瞭給定的時間。當我們研究衰老時,我們試圖理解的並不是自然的過程,而是非自然的過程。

如果,當我們漸漸老去,患上連醫生都聞所未聞的疾病,與其抱怨命運的無常,苛責醫生的無能,或許我們更應該感謝。感謝科技和經濟,許以這超出我們祖先數十年的人生。

當我們的生命走到盡頭,我們把自己交給醫院,但這可能恰恰是悲劇的開始,一方面,就像剛才所說的,人類對那些終將奪走生命的疾病束手無策,另一方面,醫生的使命是解決問題、延長生命,而生命的質量並不在他們的職責范圍內。他們一次又一次把你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但可能隻是在不斷延長你的痛苦。

當死亡成為我們無法逃避的歸宿,是作為一堆組織和器官趟在醫院的病床上茍延殘喘,還是回到傢人的身邊度過最後的時光?當繼續治療隻會增加痛苦而無法真正拯救生命的時候,歐美國傢有很多人會選擇臨終關懷或者說善終服務——由專業人員來幫你應對離世的焦慮,給你使用減少痛苦而不是延長生命的治療方案,讓你能夠打起精神、保持清醒地去跟每一個你在乎的人告別。

在書中作者記錄瞭自己的父親在換上脊椎腫瘤後,如何接受治療到放棄激進而無效的治療方案。最終,在善終服務的幫助下,撐到作者在俄亥俄大學發表畢業致辭的那天。當早已難以步行的老父親放棄瞭輪椅,在作者的攙扶下慢慢地拽腳而行,穿過整個球場,爬上20級水泥臺階,來到傢屬看臺,僅僅是目睹這一切,作者就幾乎熱淚盈眶。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也幾次被感動到落淚,但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面對無可避免的死亡和衰老,西方國傢已經有瞭更多的探索和嘗試,但是對於我們而言還有太多傳統觀念將要被挑戰,甚至對於死亡,我們是沉默的。很多人直到生命的盡頭,才第一次認真思考死亡這個命題。

追根溯源,可能要算到孔老夫子頭上。

所以,中國傳統文化不事鬼神,不求來生。我們用盡一生的時間去考慮如何活得更好,但當我們面對死亡的時候,就會顯得尤為的倉促和無助。

如果我們能夠早點直面死亡,也許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沉迷於追逐金錢和權力?

如果我們能夠早點直面死亡,也許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忽視身邊的至親和摯友?

如果我們能夠早點直面死亡,也許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將夢想一再地推遲?

可我們諱疾忌醫,跟重疾的親人談論死亡更是不吉利的行為,竭盡全力挽留父母的生命才是孝子本色,但可能這本身是一種殘忍。

書中寫道當病人選擇瞭臨終關懷服務,會有工作人員來到病人的身邊,陪他們聊這些問題:

這樣的交談很難,但也很重要,隻有弄清楚對於病人而言什麼是他最擔心的和最希望的,傢人才能幫助他做出真正對的選擇,書中有一位老爺爺覺得哪怕癱瘓在床隻要能夠吃冰淇淋看足球轉播就夠瞭,而作者的父親卻難以忍受癱瘓的命運,最終他們的子女都聽從他們的意願幫他們做瞭正確的決定。

這些問題,對於尚且年輕的我們也同樣適用,它們能幫助我們找到生命的本原。讓我們明白,死亡恰恰是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終結。

回顧我們的歷史,有多少人企圖獲得永生,其中不乏當時的明宗聖主:秦始皇、漢武帝、唐玄宗難道不夠聰明嗎,卻被幾個裝神弄鬼的小角色騙的團團轉。他們不是愚蠢,而是貪婪。越是擁有巨大權力的人越是容易沉迷於掌控世界的幻覺之中,以至於幻想自己能逃過死亡。

但不死真的是一種幸福嗎?

花朵因其脆弱而珍貴,生命因其短暫而燦爛。

生物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它終有一死。

有很多人,雖然早已離開,他的作品卻在被反復傳唱和演繹,他就因此永生。

就像很多人,雖然還活著,卻不過是尚未被掩埋的行屍走肉。

生命代表的是蓬勃的活力和無限的可能,而死亡是我們留給世界的一個蓋棺定論。

死亡本身沒有價值,就像生命本身毫無意義,一切在於我們如何度過這有生之年。

最終,“生的愉悅”與“死的坦然”都將成為生命圓滿的標志。

死亡是懸在我們每個人頭頂上的達摩克裡斯劍,我們不知道它何時會落下。但當我們意識到這劍終將墜落,你將如何度過今天?

“向死而生”的心態將教會我們更勇敢、更理智地度過每一天,最終收獲人生的坦然和不悔。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