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點日本史(二)令制國

臨時決定改一下原定的寫作內容

主要是,如果不能正確認識令制國,就無法理解之後許多故事裡面那浩繁的國名。中古史乃至明治維新,令制國都是一個無法繞開的內容

先附上一張圖這張圖配上標題的那張圖合起來可以比較直觀的詳細瞭解到這六十餘國的國名。

國名的由來,和大化改新有關。上回說到,白江口戰後,日本開始瞭瘋狂的對唐學習,唐的律令制度也是其中之一。將日本全部的國土分為五畿七道(加上北海道則是八道)。“五畿”指京畿區域內的5國,可以理解為直轄市。分別是山城國、大和國、河內國、和泉國、攝津國。戰國時代很常見的“近畿”“畿內”這類的名詞,就源於對此五國的稱呼。如果對唐史有一定的瞭解,可以知道唐京城之外的地方設置“道”,例如“關內道”“河南道”“劍南道”“嶺南道”。日本仿唐制,在京畿之外的地方也設置“道”。“道”內皆有官道通往各地。按地域分為“東海道”“東山道”“北陸道”“山陰道”“山陽道”“南海道”“西海道”。所謂“東海道第一弓取”今川義元,翻譯成現代語言就是山東那旮旯射箭最厲害的人。

具體的五畿七道劃分詳圖可以參照下列圖

註:北海道的國的劃分在明治維新時期

有瞭上述概念,相信對“柳生但馬守“”羽柴築前守”“本多佐渡守”這樣的官職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瞭。至於官職是否真正領有該領土,這就需要另開一貼日本官職的內容進行專門的詳細說明瞭。

另外,記住各國大致所屬的地方,相信大傢有瞭上述圖,應該也不會太難記憶。

下次就真的要講述一下日本姓氏瞭,敬請期待。另外已經申請瞭日本史專欄,今後所有有關日本史的內容都將放在該專欄內,同時也歡迎同樣想對日本史寫一些東西的同好在這個專欄內發表文章,以上。感謝收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