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之”中的“時”是什麼時候?

有人說,“學而時習之”的意思是“學習瞭之後時常去溫習它”,認為“時”的意思是“時常”。如果進一步問他,為什麼要把“時”解釋成“時常”?他可能會告訴你,朱熹在《論語集註》裡就是這麼解釋的。這麼一說,就能讓大多數人信服,連朱熹都這麼解釋瞭,難道還有什麼不妥麼?

但是,就有人敢於站出來挑戰權威。楊伯峻在《論語譯註》中就指出朱熹把“時”解釋為“時常”是用後代的詞義解釋古書。楊伯峻認為,在周秦時代,“時”字做副詞用,等於《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的“以時”,“在一定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的意思。並且指出王肅的《論語註》也是這麼解釋的。

其實,除瞭王肅的《論語註》,皇侃的《論語義疏》裡也有類似的解釋,黃侃認為“凡學有三時,一是就人身中為時,二就年中為時,三就日中為時也。”也就是說,學習有三個關鍵的時間節點,第一,在一定的年齡段就要學習那個年齡段所需要學習的內容;第二,要根據一年四季的特點合理安排不同的學習內容;第三每天都要在一定的時間段裡來學習。

皇侃或許擔心後人看不懂他的意思,於是在總述之後對“學之三時”進行瞭分說,“一就身中者,凡受學之道,擇時為先,長則捍格,幼則昏迷。故《學記》雲:‘發然後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後為學,則勤苦而難成’是也。既必須時,故《內則》雲:‘六年教之數與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八年始教之讓,九年教之數日,十年學書記,十三年學樂、誦《詩》、舞《勺》,十五年成童舞《象》’,並是就身中為時也。”

與現在動輒出現的“超前”學習的現象不同,古人非常看重年齡段與學習內容之間的關系,因為在古人看來,過瞭那個年齡段再去學習那個年齡段需要學習的內容,學生可能會出現抵觸心理。如果還沒到那個年齡段就去超前學習,學起來可能會吃力,不能掌握精髓。所以,古人特別強調學習內容與學習階段相適應的重要性,為此《禮記.內則》裡還有專門的規定,具體規定瞭學生在不同的年齡段所需要學習的不同內容。

“二就年中為時者,夫學隨時氣則受業易入。故《王制》雲:‘春夏學《詩》《樂》,秋冬學《書》《禮》’是也。春夏是陽,陽體輕清,《詩》《樂》是聲,聲亦輕清。輕清時學輕清之也則為易入也。秋冬是陰,陰體重濁,《書》《禮》是事,事亦重濁。重濁時學重濁之業,亦易入也。”

古人還認為,在不同的季節學習不同的內容也非常重要。這一原則的理論基礎是不同的季節“氣”的屬性不同,所選擇的學習內容的“氣”也要和季節之氣相通,這樣學習效率才會高。這一原則也有其科學性,季節變化屬於自然規律,而學習屬於人事活動,根據季節來選擇學習內容的行為體現瞭“天人合一”的思想。

“三就日中為時者,前身中、年中二時,而所學並日日修習不暫廢也。故《學記》雲:‘藏焉,修焉,息焉,遊焉’是也。今雲‘學而時習之’者,時是日中之時也。”

學習的目的,從來不是通過死記硬背記住知識,這隻是學習的起步而已。費勁記住的知識容易遺忘,該怎麼辦呢?這就需要時時修習。然而,在修習的過程中,難道要不分晝夜麼?不是的,要保證學習的效率就要勞逸結合,要選擇一定的時間段,在優遊的狀態中,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最終達到學習的目的。這是《學記》中“藏焉,修焉,息焉,遊焉”的道理。

綜上,“學而時習之”中的“時”的意思是“一定的時間”,這也是楊伯峻在《論語譯註》中把這句話翻譯成“學瞭,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的道理。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