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難得:“金絲鐵線”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

哥窯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稀世珍品,明代文獻中記載的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歷來受到收藏傢、鑒賞傢、考古學傢等專傢學者的重視和關註,對哥窯的課題研究從未間斷且方興未艾。然而到現在未找到確切窯址。哥窯瓷器非常珍貴,據統計,全世界大約有一百餘件,遠少於元青花的存世數量。隨著文獻資料的不斷發現和考古資料的不斷充實,對哥窯的認識已漸趨清晰。然而;由於缺乏同代文獻,且後代文獻常是一鱗半爪,零零碎碎,有的還互相矛盾,仍無法揭開層層面紗,呈現它的真實面目。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汝窯、官窯、哥窯、定窯、鈞窯合稱為“五大名窯”。故宮博物院是現收藏傳世“五大名窯”瓷器數量最多、質量最精的國傢級博物館之一,且多數藏品屬於原清宮舊藏,可謂流傳有緒、自成體系。為瞭對“五大名窯”瓷器進行全面深入研究,故宮博物院陶瓷研究所自2010年至2015年先後舉辦瞭官窯、定窯、鈞窯、汝窯瓷器特展,今年又推出此系列展的最後一個“金絲鐵線——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本展覽共展出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哥窯和仿哥窯(釉)瓷器113件(套),以及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館、龍泉青瓷博物館、山東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六傢文博單位商借的57件(套)傳世或出土的與哥窯相關的瓷器和瓷片標本、修復品,以期較全面地反映哥窯瓷器的風貌。展覽分三個單元,分別為:累世遺珍——傳世與出土哥窯、哥(官)窯型瓷器,窯址之謎——哥窯與老虎洞窯、龍泉窯的關系,餘韻綿長——哥窯瓷器對後世的影響。展出的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哥窯灰青釉膽式瓶、灰青釉凸弦紋瓶、灰青釉魚耳簋式爐、米黃釉葵花式洗、灰青釉菊花式盤、灰青釉葵花式盤、明代宣德仿哥釉碗、清代雍正仿哥釉五嶽花插,上海博物館藏傳世哥窯米黃釉五足爐、任氏墓出土灰青釉貫耳瓶,山東博物館藏傳世哥窯灰青釉淺盤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精品。

仿哥釉葵花式尊明高15.5厘米,口徑12厘米,足徑8. 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尊呈六瓣葵花式。撇口、闊頸、中腰凸起、脛部外撇、淺圈足。口部鑲銅銣。通體內外和圈足內均施灰青色釉,釉面清亮,遍佈開片紋,有黑色長開片和淺褐色短開片兩種。足端表面呈黑褐色。外底有六個鐵褐色支燒釘痕。這件器物系清宮舊藏品。查《故宮物品點查報告》,這件器物被存放於坤寧宮。點查時,該器物內放置“破筆五支、 破扇一把”,因此當時定名為筆筒。

宜興窯灰白釉饕餮紋雙耳四足鼎明

高18.3厘米, 口橫15.3厘米, 口縱11.7厘米,底橫14. 5厘米,底縱10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鼎長方體形,口沿外折、口上立有雙耳、直壁、深腹、平底,底下承以四柱足。通體施灰白色釉,釉面開細碎片紋,器身凸雕饕餮紋。鼎是商周時期青銅器的一種,原為食器,用以烹煮或盛放肉食,後逐漸成為祭祀、征伐、喪葬等活動中陳設的一種禮器。

宜興窯灰白釉八卦紋琮式瓶明高29.8厘米,口徑11. 5厘米,足徑12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瓶仿玉琮造型。唇口、短頸、平肩、方形直腹、折底、圈足。腹部四面均凸雕八卦紋。通體施灰白色釉,釉面開細碎片紋。無款。

仿哥釉象棋清乾隆棋子高1厘米,直徑2. 8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棋子呈圓餅形。紅字、藍字各16枚,共32枚,均施仿哥釉,外底均有5個細小的“芝麻掙釘”痕。做工精細,釉面光滑。象棋與圍棋(奕博)為中國古代文人雅好之一。因奕博之術可以修身養性、參哲悟理,遂成為古代帝、後生活的一部分。宮廷用瓷質象棋並不多見。

雍正款仿哥釉膽式瓶清雍正高20.5厘米,口徑2. 4厘米,足徑6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瓶呈膽式。直口、尖圓唇、直頸、斜肩、垂腹、圈足。內外和圈足內均施灰青色仿哥釉,釉層較厚,釉面滿佈細密黑色開片紋。圈足較矮,足端平整,施一周黑褐色釉。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雍正款仿哥釉貫耳瓶清雍正高16.2厘米,口徑2. 2厘米,足徑4. 9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瓶直口、長直頸、垂腹、圈足。頸上部對稱置管形貫耳,耳上端與瓶口沿平齊。通體施灰青色仿哥釉, 釉面滿佈不規則開片紋。足端刷黑褐色護胎釉。外底署吉花篆體“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仿哥釉杯高3.7厘米, 口徑7.5厘米,足徑3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杯敞口、深弧壁、圈足。通體施仿哥釉, 釉面開有黑、黃色細密片紋,的“金絲鐵線”效果。口沿及足端露胎處塗刷醬褐色護胎釉。無款識。

此杯造型、釉色、開片和口足特征等,均與傳世哥窯瓷器相近,但釉面過於光亮,玻璃質感較強,缺少哥窯瓷器釉面滋潤的效果。

仿哥釉鼠耳簋式爐清雍正高8厘米,口徑12. 3厘米,足徑8. 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爐呈簋式。圓唇、撇口、弧腹、圈足。腹部兩側對稱置鼠形耳,鼠尖頭、尖嘴、長尾。鼠頭與爐口沿平齊,鼠尾貼於近足處。通體施米黃色仿哥釉,釉層肥腴,釉面滿佈不規則開片紋,大片紋呈黑褐色,小片紋呈淺褐色,系模仿傳世哥窯瓷器“金絲鐵線”開片效果。足端刷黑褐色釉。外底有三個凸起的圓形支燒釘痕,系為模仿傳世哥窯瓷器支燒所留下的痕跡。無款識。附一木質傘形圓蓋,蓋鈕已佚失。

明代宣德、成化朝已有仿哥釉產品,清代仿哥釉瓷當屬雍正朝所仿最神似。此件仿哥釉爐,釉面有傳世哥窯瓷器釉面的油酥感,器底支燒釘痕較傳世哥窯瓷器更大。

仿哥釉葵花式三足洗清乾隆高5.5厘米,口徑21. 2厘米,底徑16. 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葵花式。口微撇、淺腹、內底微隆起、外底下承以三足。內外施仿哥釉,釉面密佈大小開片紋,外底開片紋較大,片紋呈黑色,猶如傳世哥窯瓷器上的“鐵線”紋。足端呈黑褐色。外底分佈九個細小“芝麻掙釘”痕。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仿哥釉筆山清雍正寬2.8厘米、高3.8厘米,長9. 8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筆山呈五峰式,中央主峰最高,側峰依次降低。通體施青色仿哥釉,釉面滿佈黃色細碎開片紋。外底可見不規則分佈的五個圓形支燒釘痕。無款識。附隨筆山底形紫檀木底座。

仿哥釉楸葉式洗清乾隆

高2厘米,口橫19厘米, 口縱13厘米

底橫17厘米,底縱13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洗呈一片楸葉形,葉邊自然上卷形成折沿,葉面成為洗的底部。外底有八個芝麻細小支燒釘痕。外底署肯花篆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釉面仿傳世哥窯瓷器特點,所開黑色“鐵線”紋與黃色“金絲”紋相互映襯,尤如楸葉的葉脈紋理相互交錯。外底部凸印的葉脈紋隱約可見。

乾隆時期景德鎮禦窯廠像生瓷制作技術水平達到鼎盛,仿燒動、植物栩栩如生。此件楸葉式洗設計巧妙,以仿哥釉瓷器為質地, 以自然界中的楸葉為母本,將橄葉曲折彎轉的自然形態刻畫得惟妙惟肖,尤如自然天成, 耐人尋味。

仿哥釉瓜棱膽式瓶清雍正高28厘米,口徑3. 5厘米,足徑8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瓶呈膽式。直口、長直頸、瓜棱形腹、圈足。腹部作五道委角。通體施灰青色仿哥釉,釉面滿佈不規則開片紋。足端刷褐色護胎釉。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仿哥釉瓜棱式水丞清乾隆高4.5厘米,口徑4厘米,足徑4. 2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水丞通體呈瓜棱式。斂口、扁圓腹、圈足。胎體較厚重。無款。內外施釉,釉面開細小片紋,釉色略泛灰。口部呈醬黃色,足邊刷一層醬褐色護胎釉,以模仿傳世哥窯瓷器“紫口鐵足”特征。

仿哥釉貫耳穿帶扁方壺清雍正高47.5厘米,口橫19. 7厘米,口縱16厘米,足橫22. 5厘米,足縱17. 7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瓶橫斷面呈長方形。唇口、束頸、垂腹、高圈足。頸兩側對稱置長方形貫耳。內外和足內均施灰青色仿哥釉,釉層較厚,釉面滿佈細密的黑色開片紋。雙耳處一周雕刻仿青銅器饕餮紋,並施深棕色釉,其下出一周凸弦紋。圈足外撇,足底規整,施黑褐色釉。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該壺整體造型及裝飾紋樣均仿青銅器,體形較大,可能作為禮儀陳設器使用。

仿哥釉包袱式瓶清雍正高17.8厘米,口徑10厘米,足徑13. 2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瓶撇口、束頸、溜肩、弧腹、近底處下收、四瓣海棠形圈足。頸、肩部塑貼包袱形系帶,腹部作海棠形委角。通體施灰青色仿哥釉,釉面滿佈不規則開片紋,片紋呈灰黑色。足端刷黑褐色護胎釉。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此瓶雖施仿哥釉,但器形為清代新創。

仿哥釉雙陸瓶清乾隆高7厘米,口邊長3. 8厘米,足邊長9. 7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瓶呈四方形。直口、長直頸、折肩、直腹、方形足。通體施青色仿哥釉,釉面滿佈不規則細碎開片紋。足端呈黑褐色。無款識。

仿哥釉葫蘆瓶清乾隆高24.5厘米,口徑4. 4厘米,足徑7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瓶呈寶葫蘆形,臥足。通體內外和圈足內均施灰青色仿哥釉,釉面開大小不一的片紋。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仿哥釉香筒清康熙高13.8厘米,口徑4. 5厘米,底徑4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香筒直口、圓唇、近直壁、平底。內外均施青灰色仿哥釉,釉層較厚,釉面滿佈細密的棕色開片紋。 口沿呈醬褐色,底部無釉,露出黃褐色胎。

仿哥釉雙耳四方瓶清雍正高34厘米,口邊長8. 5厘米,足邊長11. 8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瓶呈四方形。方口微撇、長頸、鼓腹、圈足外撇。頸部對稱置螭龍形耳,高不過口沿。肩部可見一道接坯所留下的凸起接痕。胎質粗且胎體厚重。通體內外和圈足內均施灰青色仿哥釉, 釉面有較強的玻璃質感,且滿佈不規則開片紋,片紋浸染成灰黑色,有“鐵線”之效果。足底刷黑褐色釉。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仿哥釉壁瓶清乾隆高27厘米,口橫10.5厘米,口縱5. 5厘米,足橫6.5厘米,足縱3. 7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壁瓶呈豎向剖開的半體瓶式。小口、短頸、豐肩、長腹、下承三足仿木底座。背部平整,中心處有凹槽,便於懸掛。通體施灰青色仿哥釉,釉面開細碎片紋。外底自右向左署金彩篆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橫排款。

壁瓶,又稱掛瓶、轎瓶,多用於插花。瓷質壁瓶始見於宋代龍泉窯青瓷, 盛行於明、清時期。清代乾隆時期壁瓶的燒造達到瞭歷史高峰,幾乎涵蓋瞭所有瓷器品種,充分反映出乾隆時期制瓷工藝所達到的高超水平。

仿哥釉靈芝式花盆清乾隆

高7.3厘米, 口橫31厘米,口縱22. 5厘米

底橫21厘米,底縱13. 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花盆呈靈芝式。花口、折沿、深腹、平底下承以四個如意頭形足。通體施仿哥釉,釉色青灰,釉面開細碎片紋。 底部開有兩個圓形滲水孔,足端露胎處塗刷黑褐色護胎釉。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清代乾隆時期景德鎮禦窯廠仿燒哥釉瓷器頗為成功,產量較大,仿品造型襲古又創新,設計出不少新穎的器物,此器便是其中之一。其造型新穎別致,具有長壽吉祥之寓意。

仿哥釉觀音瓶清康熙高45.5厘米,口徑12. 2厘米,足徑13. 8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瓶撇口、圓唇、直頸、圓肩、斜直腹微曲、隱圈足。瓶內、外和足內均施灰青色仿哥釉,釉層較厚,足內釉呈青灰色,口沿和肩部微泛黃,釉面具有較強玻璃質感。釉面滿佈黑色和淺棕色開片紋,層次鮮明,縱向開片紋較長,橫向和斜向開片紋交織其間。無款。

仿哥釉鼓式罐清乾隆高18.8厘米,口徑12厘米,足徑11. 2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罐呈鼓式。 斂口、鼓腹、 圈足。內外和圈足內均施灰青色仿哥釉,釉面滿佈灰黑色開片紋。足端露胎處塗刷黑褐色護胎釉,以仿傳世哥釉瓷器“鐵足”特征。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清代乾隆時期景德鎮禦窯廠仿傳世哥窯瓷器主要有兩類器物:第一類為摹古之作,仿品在造型和釉面開片及口足特征上,力求達到與哥窯瓷器相同的效果;第一類是在釉面和造型上保留鮮明的時代特征。如此件鼓式罐造型即為本朝流行式樣, 但所施釉為仿哥窯瓷器釉,釉面開有頗似哥窯瓷器的灰黑色紋片,隻是釉面過於光亮, 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仿哥釉八卦紋琮式瓶清咸豐高28厘米,口徑8. 8厘米,足徑11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瓶圓口、短頸、直壁、方柱形長身,圈足。器身四面飾凸起的八卦紋。通體施仿哥釉,釉色青中偏綠,釉面有不規則開片紋,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威豐年制”六字雙行款。足底塗黑褐色釉,以仿傳世哥窯瓷器“鐵足”特征。

仿哥釉八卦紋琮式瓶清雍正高24厘米,口徑8厘米,足徑11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瓶圓口、短頸、直壁、方柱形長身、圈足。器身四面均飾凸起的八卦紋。通體施灰青色釉,釉面滿佈細碎開片。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此瓶式樣系仿照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琮外形加以變化而來。內圓外方,取天圓地方之意。最早的瓷質琮式瓶見於南宋時期。琮式瓶作為清代大運瓷器中的一種,自雍正朝開始每年燒造,一直延續至宜統時期。所謂大運瓷器,從字義上解釋就是指大批運輸的瓷器,從實際燒造情況看,系指禦窯廠不用皇帝另外降旨燒造,而是按年例,每年年底在清宮內務府奏銷、按固定的瓷樣和定式燒造且統一運至 京城交付清宮瓷庫的器物。此瓶晚清時被置於紫禁城皇極殿內。

仿哥釉八卦紋琮式瓶清同治高28厘米, 口徑8.7厘米,足徑11. 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瓶圓口、短頸、直壁、方柱形長身、圈足。器身四面飾凸起的八卦紋。通體施青釉,釉面有不規則開片紋。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同治年制”六字雙行款。足底塗黑褐色釉,以仿傳世哥窯瓷器“鐵足”特征。查閱清宮檔案,此瓶標註為“哥釉四方八卦瓶”。清咸豐時期,由於戰亂,景德鎮禦窯廠坍塌,窯工四處逃散,同治時重建禦器廠,招募窯工,但燒窯技藝大不如前,致使同治、光緒、宜統三朝仿哥釉器已燒不出哥釉的灰青色和酥光效果,其釉色均呈現冬青色。

仿哥釉八卦紋琮式瓶清乾隆高28厘米, 口徑8.5厘米,足徑11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瓶圓口、短頸、直壁、方柱形長身,圈足。器身四面均飾凸起的八卦紋。通體施仿哥釉,釉面有不規則開片紋。外底署有花篆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經核查清宮檔案,可知此瓶晚清時曾被置於內務府。

仿哥釉八卦紋琮式瓶

清光緒

高28厘米,口徑8. 5厘米,足徑11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瓶圓口、短頸、直壁、方柱形長身、圈足。器身四面飾凸起的八卦紋。通體施青釉,有不規則開片紋。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光緒年制”六字雙行款。足底塗黑褐色釉,傳世哥窯瓷器“鐵足”特征。

仿哥釉八卦紋琮式瓶

清道光

高27.8厘米,口徑8. 2厘米,足徑10. 8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瓶圓口、短頸、直壁、方柱形長身,圈足。器身四面飾凸起的八卦紋。通體施仿哥釉,色呈灰綠色, 釉面有不規則開片紋,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款。足底塗黑褐色釉, 以仿傳世哥窯瓷器“鐵足”特征。

仿哥釉八卦紋琮式瓶

清宜統

高27.5厘米,口徑9厘米,足徑10. 8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瓶圓口、短頸、直壁、方柱形長身、圈足。器身四面飾凸起的八卦紋。通體施青釉,釉面無開片。貼有“哥釉四方八卦瓶”老簽,與清代大運瓷器燒造清單所錄名稱一致。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宣統年制”六字雙行款。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