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被忽悠,從這六本書開始(社會心理學讀物推薦)

收藏是點贊的10倍瞭,大傢收藏的同時幫我點個贊吧。

//不想被忽悠請認真閱讀以下文字

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每天都離不開社會。

那麼作為一個想要學習心理學的社會人,今天就要給大傢推薦社會心理學相關的讀物啦。

想想看,每天都有這麼多事情都取決於你的選擇。穿什麼衣服、看什麼電視節目、選讀哪個專業、住什麼地方合適、跟誰應酬、與誰結婚——真是生命不止,選擇不休。

我們對自己的生活有著相當大程度的控制權。

//靈魂六問你接得住招嗎

1.如此眾多的人口擁有如此自由的選擇,在追求個人目標和夢想的時候,我們如何做到在大多數情況下避免與他人的自由發生沖突呢?

2.為什麼在面對這無窮無盡不同選擇的同時,人們又會表現出如此多的相同之處呢?

3.為什麼在追求自己目標的時候,你常常可以讓別人為你服務,而並不需要借助於法律、金錢、身體吸引力或特權的威力呢?別人又是如何限制你的選擇,培養你的好惡,引導你的行動方向呢?

4.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服從權威的建議或命令。但這些建議或命令與你個人的價值標準截然不同?

5.可以肯定地說,你的行為舉止屈從於你隸屬的團體所施加於你的壓力,而你事後恍然覺悟到這些表現不屬於“真正的你”。

6.你有沒有買過某種產品,隻是因為廣告做得極富吸引力,而實際上並不是你所需要的呢?

六大問題,一個對策——在你讀完社會心理學書籍後都會得到答案。

//所以社會心理學是玄學嗎

伊始,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社會心理學。

其實,它還是心理學……它不是玄學,更不是讀心術。

從定義來講: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們如何看待他人,如何互相影響,以及如何與他人互相關聯的科學。社會心理學探究的對象是我們周圍的人類世界。

社會體現在哪呢?

兩個人或兩個以上的人就組成瞭江湖,額,不好意思是社會。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隻要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那麼就屬於社會心理學范疇瞭,它研究你的戰友如何影響你,而你又如何影響你的戰友,而你們所處的環境又如何影響著你和戰友。

好,接下來我們就開始正式推薦書籍瞭。

一、《社會心理學》

作者:[美] 戴維·邁爾斯;

譯者: 張智勇 / 樂國安 / 侯玉波 等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關鍵詞:教科書級社會心理學入門讀物

推薦指數:★★★★★

本書簡介:《社會心理學》這本書被美國700多所大學或學院的心理系所采用,是這一領域的主導教材,已經成為評價其他教材的標準。

這本書將基礎研究與實踐應用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以富有邏輯性的組織結構引領學生瞭解人們是如何思索、影響他人並與他人建立聯系的。是人們瞭解自身、瞭解社會、瞭解自己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最佳的指導性書籍。

推薦理由:個人認為是社會心理學中最好的版本瞭,值得一讀。書很厚一本,看完之後會顛覆很多之前的固有認知,很是實用。

態度和行為,社會中的自我,歸因理論、說服、群體影響、偏見、攻擊、幫助、愛情、傢庭等等概念其實都是社會心理學范疇的。社會心理學和普通心理學其實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普通心理學學得好可以更好的瞭解效應、模型適用於哪些環境,或不適用於哪些環境。

這本書也可以作為心理學入門書籍作為推薦,書中的名詞都解釋的通俗易懂,可以讓對心理學沒有太多瞭解的小夥伴對社會心理學有一個深入的瞭解。

二、《社會性動物》

作者:E·阿倫森 著,刑占軍 譯

譯者: 張智勇 / 樂國安 / 侯玉波 等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關鍵詞:科普級心理學入門級讀物

推薦指數:★★★★

本書簡介:《社會性動物》是“美國社會心理學的《聖經》,“仍然是最好的……是一部傑作”。本書從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來,在世界范圍內暢銷數千萬冊,是社會心理學領域內最具影響的著作。

推薦理由:名氣大,名氣太大瞭!而且書中的例子簡單易懂,作為科普讀物很不錯。選瞭作者認為社會心理學中最該重視和人類生活社會發展最息息相關的內容,大多數例子都是比較經典的社會心理學實驗的簡單陳述而已,不過並沒有寫出實驗的本質。如果不知道那些實驗的話看起來可能一知半解,建議結合社會心理學理性看待。

三、《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

作者:(美)菲利普·津巴多 邁克爾·利佩

譯者: 鄧羽 肖莉 唐小艷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關鍵詞:防忽悠寶典

推薦指數:★★★★

本書簡介:《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是社會心理學領域的一部經典著作,是本書第一作者津巴多教授繼暢銷書《心理學與生活》之後的又一力作。

本書系統地總結瞭心理學在態度形成和改變方面的研究理論和實踐,從而幫助讀者理解你是如何影響他人,反過來又是如何被他人和其他系統性力量所影響的。

本書包括瞭社會影響的所有內容:說服,依從,從眾,認知不協調和自我歸因,條件反射,社會學習,態度與行為的關系,態度的卷入,偏見,非言語交流,甚至閾下影響。

推薦理由:防忽悠寶典,神作。我們每天被鋪天蓋地的各種消息所包圍,這些消息都是為瞭獲取我們的註意,從而對我們產生影響,比如廣告。那麼我們如何從被影響走到去消費這一步呢?這本書通過詳細的講解,讓我們瞭解我們是如何被影響形成態度,態度又如何變成行為的……

書中經典的案例和說明太多無法一一列舉。這本書還適合廣告學、新媒體、創作者等等想要把自己的信念、觀點傳播給大眾的人去看。

不過這本書也有缺點,術語相對較多,比較難啃,讀起來需要耐心。

四、《親密關系》

作者:羅蘭•米勒 (Rowland Miller) / 丹尼爾•珀爾曼 (Daniel Perlman)

譯者: 王偉平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關鍵詞:愛情寶典,顛覆你對愛情的認識

推薦指數:★★★★★

本書簡介:愛情是人類情感中最美妙的一種體驗,古今中外關乎愛情的偉大文學作品一點兒也不少,但從心理學角度對兩性關系進行科學而系統總結的專著尚為數不多。

《親密關系》從一出版,就立即獲得瞭讀者們普遍的喜愛,不僅得到瞭專業人士的首肯,更是得到普通讀者的高度評價。作者綜合瞭心理學多個分支的研究理論和成果,用饒有趣味的論述,總結出人們在交往與溝通、愛情與承諾、婚姻與性愛、嫉妒與背叛等方面的行為特點和規律。

本書內容豐富、語言優美;既強調專業性,又註重可讀性。研究親密關系的專業人士可以從中得到啟發和參考;而對於社會大眾來說,隻要他(她)想獲得一份滿意的親密關系,都可以從中得到啟發。

推薦理由:假使你想學習撩妹、撩漢技巧,那麼這本書你看瞭僅會受到啟發,技巧性的內容並不多。

但如果你想正視一段關系,或者為一段關系的不順暢而苦惱,抑或是你決定開始一段關系,未來想讓它變得更健康更美好,那麼這本書值得一看。換句話說,看完這本書可以讓你重新定義什麼是愛情。

雖然是正經的心理學讀物,但並不難讀且內容豐富。給你最好的閱讀體驗,解決你正思考或者質疑的問題。不誇張地說這本書養活瞭無數個情感類的公眾號……

有關愛情的書很多,但是從科學角度去研究的很少。這本書可以算是最與眾不同的沒有之一。

五、《影響力》

作者:[美] 羅伯特·西奧迪尼

譯者: 陳敘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關鍵詞:影響力

推薦指數:★★★★★

本書簡介:政治傢運用影響力來贏得選舉,商人運用影響力來兜售商品,推銷員運用影響力誘惑你乖乖地把金錢奉上。

即使你的朋友和傢人在不知不覺之間,也會把影響力用到你的身上。但到底是為什麼,當一個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來時,你的反應就會從負面抵抗變成積極合作呢?

推薦理由:個人很喜歡的一本書。看瞭這本書不會讓人變得聰明,但起碼不會上當受騙瞭。雖然書中的很多知識我們已經知道如何避免,但是想搞清楚為什麼?

答案就在書中。

知道如何避免被騙和如何控制好自己的行為是兩回事。知道為什麼就像打開心中黑暗房間的燈,可以讓你更好的看清房間裡到底有什麼。

六、《簡單的邏輯學》

作者:[美] D·Q·麥克倫尼

譯者: 趙明燕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關鍵詞:邏輯無處不在

推薦指數:★★★★

本書簡介:這是一本足以徹底改變你思維世界的小書。美國著名邏輯學傢、哲學教授D.Q.麥克倫尼,將一門寬廣、深奧的邏輯科學以貼近生活、通俗易懂、妙趣橫生的語言娓娓道來。

它既沒有刻板的理論教條,也不是正規的教科書,卻是一本必不可多得的現實指南。

正如著名行為學傢孫路弘所說:“ 《簡單的邏輯學》就如一場及時雨,一本治愈社會疾病的寶典,的確是應該人手一冊。”

作者在書中告訴我們,生活中,邏輯無處不在。無論我們是有意還是無意,邏輯無時不在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然而邏輯到底是什麼,也許並沒有太多的人清楚這一概念。作者以其簡練而又充滿趣味的筆觸,將邏輯學活化為一種藝術。

從它的基本原理到論證,到非邏輯思維的根源,再到28種就發生在你身邊的非邏輯思維形式,帶領我們進入這個精彩無比的邏輯世界,體會妙趣橫生的思維交鋒,跨過無處不在的邏輯陷阱,讓你沉醉其中,欲罷不能。

推薦理由:看到這本書的推薦是不是一臉問號?為什麼會推薦一本邏輯學的書?

我們經常會在和人辯論的時候,指責別人沒有邏輯,在評價一個人說話語意不清的時候,稱他邏輯混亂。可是,什麼才是邏輯?邏輯學又是個什麼玩意?

簡而言之,這是一本面向小白的邏輯學普及性書籍。

邏輯學就是這麼一個神奇的學科,能讓人在世俗陳規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正確的決斷。

這個決斷可能不會完全遵照邏輯學意義上的理論分析,但那是基礎,最後的結論更可能是經過瞭理性思考加以情感分析後的最佳選擇,是實現共贏的最佳結果,幫助我們生活得更好。

我們想避免在社會中受到過多的影響,光學習社會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尚不足以應付,還需要用邏輯武裝頭腦。社會心理學的知識像是防彈衣,而邏輯學更像是一頂防彈頭盔。

書籍推薦完之後,其實作者想說社會心理學更註重情境對人的影響。

人們會承認情境因素的作用,但還是不能充分考慮到情境對我們行為的影響。有時候,我們都會傾向於高估個人因素而低估情境因素。

我們太喜歡根據人格與性格品質來理解行為,同時又抵制把背景因素看做行為的基礎,過於關註個人主動性和個人對成功或失敗的責任。

我們更傾向於關註情境中個體自身的因素,而較少關註造成個體現狀的情境因素。希望看過以上這些社會心理學書籍之後的小夥伴們明白,人們更多地是受到情境變量的影響,而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