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cc財經案例69」聚美優品首次私有化退市失敗,股東成陪葬品

MPAcc復試考察問題參考

1、聚美優品為何選擇私有化退市?

2、聚美優品首次私有化失敗原因?

3、如何看待AB股制度?


「 第六十九期 」

復試熱點話題:聚美優品首次私有化退市失敗

01 事件回顧

2014年5月16日,32歲的陳歐攜成立四年的聚美優品赴紐交所上市,股價開盤後一路上漲,巔峰時期市值一度達到57.8億美元。聚美優品招股說明書顯示,創始人陳歐持有聚美優品34%的B類股票,掌握75%的投票權。陳歐本人也成瞭紐交所220年歷史上最年輕的 CEO

但不久後的假貨風波以及陳歐履歷造假等負面事件讓其銷量與股價雙雙大跌。為瞭扭轉頹勢,聚美優品開始瞭獨特的轉型之路,卻屢遭失敗。而彼時的陳歐,已經有瞭私有化聚美優品的心思。2016年2月,陳歐提出以每股7美元將公司私有化,但遭到瞭股東的強烈反對。陳歐的私有化要求招來罵聲如潮,最終,在2017年11月,陳歐撤回瞭私有化要約。

02 聚美優品為何選擇私有化退市?

聚美優品自美國上市以來,假貨風波以及訴訟風波等使其股價不斷下跌,同時受到各種做空機構的攻擊。

因此聚美優品寄希望於私有化退市來擺脫融資困境。同時,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企業每年需要支付高額的上市維護費用,而在國內上市維護費用低很多,聚美優品選擇私有化也是希望能節省高額的上市維護費用。此外,由於國內政策的逐步開放,國內A股資本市場和港股資本市場不斷降低上市門檻,國內上市也有更高的估值,這也推動著聚美優品的私有化之路。

03 聚美優品首次私有化失敗原因?

聚美優品首次私有化失敗的直接原因是收購價格過低。陳歐提出的7美元/ADS的私有化價格相比較當時聚美5.8美元/ADS的市場價格,溢價率約為 21%。但由於當時距離公司上市僅不到兩年,而私有化價格僅為IPO發行價22美元的三分之一,這說明隻要以高於7美元的價格買入股票的投資者都將直接虧損。

實際上,聚美優品從上市到提出私有化期間,隻有21個交易日的股價低於7美元。上市不到兩年的時間內,聚美優品不僅沒有給投資者帶來收益,還讓投資者虧損近70%。因此,這引起瞭聚美優品的股東們強烈的不滿,股東的強烈訴訟給聚美優品帶來瞭巨大的壓力,陳歐等人不得不撤回私有化要約。

04 如何看待AB股制度?

AB股制度是美國資本市場上常見的股權機制,他不同於傳統公司堅持的“一股一權”原則,雙層股權架構下的企業可以同時發行AB兩類普通股。這兩類股票都可以享受現金收益,但是它們的投票權完全不同。

→ A類股票:每股有1票投票權,通常由外部投資人持有;

→ B類股票:每股有多票投票權,由創業團隊持有。

AB股制度本質上是將企業的現金流權和控制權進行分離,這樣就可以讓創始人在持有少量股權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依靠極高的投票權牢牢掌控自己的企業。

AB股制度存在一定的風險。控制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在企業決策正確、發展良好的前提下,大傢相安無事。不過這很考驗創始人的個人能力。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AB股制度是把雙刃劍,需要謹慎使用。用好瞭,可以提升企業業績,所有人皆大歡喜;用不好,就會損傷小股東利益。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