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故事|細數《列王記》中的四大悲劇

《列王記》亦稱為《王書》(波斯語: ‎)是波斯民族的史詩。《列王紀》由10世紀末及11世紀初期的著名波斯詩人菲爾多西用波斯文所著,長約6萬多聯押韻對句(共12萬多行),記錄瞭從遠古神話時期到7世紀的波斯薩珊王朝滅亡這4000多年間的波斯帝國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以及50多位帝王的統治。

《列王紀》於十至十一世紀產生在波斯不是偶然的。這部作品乃是伊朗古代豐富的神話傳說、勇士故事及阿拉伯人入侵所激起的波斯人的愛國情緒,以及新興的波斯文學語言相結合的產物。它使豐富的古代傳說增加瞭反抗異族侵略的內容及文學色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獲得瞭新的生機。菲爾多西是波斯第一個大詩人,他的重要性正如希臘之荷馬一樣。

這部史詩被稱為是波斯古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對波斯語言和文化在阿拉伯人統治時期能夠得以保存起瞭重要作用,是伊朗民族的文化認同中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能耳熟能詳的都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今天就帶大傢帶看看屬於伊朗文豪菲爾多西的四大悲劇,我隻想說看完這些故事,你就會發現這一東方悲劇給世界文壇也帶瞭深遠的影響。

王子伊拉治的悲劇

首先來把伊拉治王子的故事第一個說,因為後面三個故事都是有聯系的,話說這位伊拉治王子是古代國王法裡東的第三個兒子。老大薩勒姆,老二土爾,國王最喜愛小王子伊拉治。法裡東把國土一分為三:把遙遠的羅馬封給大兒子薩勒姆,把富饒的土蘭(指波斯的西北部)封給二兒子土爾;把波斯封給瞭小王子伊拉治。他的兩個哥哥認為父王分封國土時有意偏袒伊拉治。話說國王每次會在孩子誕生之後為他們占卜一下未來的命數,老國王請星相傢給他們看過命相:“從命星上完全可以看穿,伊拉治命中主兇必逢災難。前途多難,命星不強。”

因此老國王也勸誡小王子要小心他的兩個哥哥,老國王警告小王子:“接近毒蛇定然會被它咬傷,毒蛇有毒生來就是這樣。”但是呢,可愛善良單純的小王子奈何非要和他的兩個哥哥談心,為瞭消融兩個哥哥的仇恨,伊拉治親自去見他們。他說:

我雖然被封為波斯國的國君,但在我眼中江山社稷不值一文。

我願把王冠印信奉送給你們,隻求你們不要對我心懷仇恨。

我與你們沒有廝殺爭鬥的緣由,你們不必因我而悲傷憂愁。

我不希望你們受命運折磨,我願從此遠遁山林把日月度過。

我是三弟,我應敬重兄長,仁愛謙和,我時刻不敢或忘。伊拉治的謙讓,並沒有感動他那兩個鐵石心腸的哥哥,反而被兩個哥哥殺害。

少年英雄蘇赫拉佈的悲劇

蘇赫拉佈是魯斯塔姆的兒子,在這呢,先說一下魯斯塔姆,《列王紀》中魯斯塔姆是波斯保衛祖國、抵禦外敵勇士中主要的英雄。他對專橫暴虐的統治者也敢於直言怒斥,警告他們不要忘乎所以,作威作福。

雖然魯斯塔姆這一形象具有濃厚的神話色彩,但作者沒有把他寫成非凡的神明。在歌頌他的英雄業績的同時,作者也指出他作為貴族勇士身上的不足之處,如驕傲自負,有時過於殘忍等。自從菲爾多西創作瞭《列王紀》,魯斯塔姆就成瞭伊朗人民所喜愛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他是善良、勇敢和智慧的化身。

魯斯塔姆的未見過面的兒子蘇赫拉佈率土蘭大軍進攻波斯。但是他此行的目的實為尋父。他們父子二人戰場相逢時,彼此並不認識。這二人在戰場面對面奮力拼殺,生死搏鬥。魯斯塔姆第一天不敵對手,被打倒在地。但是蘇赫拉佈沒有殺他,而約定次日再戰。第二天魯斯塔姆乘蘇赫拉佈不防,一下把他打倒,並上前一刀刺死對手。就在這時他才發現蘇赫拉佈手臂上的玉符。原來這玉符是他給妻子的信物。他殺死的竟是自己未曾見面的兒子。這位少年英雄的悲劇何嘗不是另外一種反應瞭魯斯塔姆作為貴族勇士身上的不足,驕傲自負。

王子夏沃什的悲劇

和伊拉治、蘇赫拉佈的故事相比,夏沃什的故事是叫人更扼腕痛惜,悲憤非常。

兩位波斯的騎士在外打獵時遇見一個美女躲在樹叢裡,上前詢問。美女說,昨晚父親回傢喝醉瞭酒,拿起一把匕首就要劃她,她不得已逃離傢中,後來不小心丟瞭馬和身上財物,於是隻能躲在樹叢裡。兩位騎士都想占有她,於是跑到國王面前理論。國王卡烏斯一看這女子如此美麗,於是詢問她願意做她的妃子還是騎士的奴隸。這位女子自然選擇瞭前者。

不久,這位女子誕下一個男嬰,可是她自己難產過世瞭。國王盡管很難過,但看到自己非常俊美的兒子時還是很感欣慰,給他取名夏沃什(Siavosh),即騎黑馬的人。他叫占星師給夏沃什算瞭一下命,卻發現自己的兒子這一生並不會很快樂。卡烏斯隻能希望天上的星宿會對夏沃什好一些。

魯斯塔姆經過蘇赫拉佈的悲劇之後在自己的領地默默地隱居瞭許多年,如今終於好受些,決定覲見國王致以問候。他在宮廷裡見到瞭剛剛長大的夏沃什,非常喜愛他,國王便叫魯斯塔姆負責夏沃什的教育。魯斯塔姆將夏沃什帶回自己的封地,把自己未能給予蘇赫拉佈的愛都轉到瞭夏沃什身上,將他訓練成一名非常出色的戰士,教會他王子之道。教育完成之後夏沃什依依不舍地離開瞭魯斯塔姆,回到瞭宮廷。

其時母親已死。王妃蘇達貝見他高尚儒雅,聰明俊秀,對他產生愛意,設法勾引,但他拒絕王妃蘇達貝的挑逗,說明他的頭腦是清醒的,他決不越禮而背逆父王。當卡烏斯要懲辦蘇達貝時,他為她求情,更表現出他的寬大襟懷和深思遠慮。他知道國王震怒下作出的決定,日後會後悔而遷怒於他。這樣他在土蘭敵軍犯境之際,請兵拒敵的行動就合情合理瞭,他決心要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在攻占巴爾赫,戰勝土蘭敵軍後,在土蘭國王交還占領土地,交出貢物及人質之後,他與敵人簽訂和約,目的是“永罷刀兵使心靈從仇恨中解脫”。應該說,他的選擇是正確的。既保衛瞭祖國,又達到永久和平的崇高利益,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料卡爾斯窮兵黷武,下令把百名人質押往京城,“盡行斬首一個也不準他們走脫”。魯斯塔姆進京勸說,指出:“此時若催兵再戰似有不妥,出爾反爾王子威信受損,背信棄義徒然貽笑於人。”但卡烏斯不聽,並撤掉夏沃什軍隊統帥的職務,以圖斯為主帥,重開戰端。這時夏沃什斷然拒絕瞭這一無理的命令,夏沃什看著父親一意孤行,不意生靈塗炭,但背叛父親也是死罪一條,更不願回去面見王後,於是便修書一封與父親,告訴他自己的痛苦,並說自己將自行放逐,不再回歸。

而夏沃什便去瞭土蘭,夏沃什屬地蓬勃發展,一派繁榮景象,但是,阿夫拉西亞伯自己的猜疑加上之前和夏沃什有仇怨的格魯維的讒言,設計陷害瞭 夏沃什,夏沃什希望犧牲自己一人,解救其他人,阿夫拉西亞伯命令下屬將夏沃什斬首。行刑的正是當年被夏沃什羞辱的格魯維。他在夏沃什的身下放瞭一個金色的臉盆,一刀便將夏沃什斬首,王子的血進瞭金盆。格魯維將血盆傾倒在瞭地上,地上瞬間盛開瞭無數的鮮花,人們管它叫“夏沃什之血”。

當然,夏沃什被殺一事造成瞭嚴重惡果,遭致波斯國大規模的報復,重開戰端,直接導致瞭土蘭國的瓦解。正如夏沃什說道:“今日殺死我,使我受屈含冤,到世界末日,兩國都刀兵相見。”夏沃身的悲劇也是兩國人民的悲劇。

王子埃斯凡迪爾的悲劇

埃斯凡迪亞爾是國王卡什塔斯帕的兒子,卡什塔斯帕違背瞭自己的諾言,不肯讓位,反而要他攻打魯斯塔姆(理由是魯斯塔姆對自己不敬),這實際上是一個借刀殺人之計。因此魯斯塔姆勸告王子道:

王子啊,聽我勸告不能隻憑意氣,卡什塔斯帕才是你的死敵。

他不願交給你江山和王位,因此才挑動你與我為仇作對。

讓他永遠為王,讓他永主社稷,讓他把王冠伸入烏雲帶到地獄。

埃斯凡迪亞爾彌留之際才完全認識到“這完全是卡什塔斯帕置我於死地。”

四大悲劇是社會政治悲劇,全都是圍繞著爭奪王權這一主題而展開的。四個年輕人都死於他們的親人之手。從這些悲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殘酷而激烈的王權爭奪中,老一代國王及其他統治者的暴虐無道,嗜血兇殘,親子關系脆弱到何等地步。他們為保住自己的王位不惜使用一切手段,甚至虐殺自己的親人而在所不悔。

我想這些橋段我們或多或少都能從現在的宮廷劇中找到不少的影子,熟悉的配方,不一樣的味道罷瞭,從古至今,圍繞權利的故事數不勝數,萬千枯骨成就帝王將相,權利的嗜血不過如此啊!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