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意足

備註:取材於網絡,供自己佛學入門所用。

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正勤所修之行品。四種之禪定也。

一、佛學用語

前四念處中修實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進,精進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得四種之定以攝心,則定慧均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如意者如意而得也。為六通中之身如意通。又總曰六通,是定所生之果也。足者所依之義,如身依足而立。又六通等之如意,依此四種之定而起,故名定為足,又神者靈妙之德,此定為能生靈妙果德之所依,故名足。智度論十九曰:‘問曰:四念處四正勤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雖有定,智慧精進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願。四種定者:欲為主得定,精進為主得定,心為主得定,思惟為主得定。’然四如意足之稱目,異說頗多,智度論及法界次第,列欲,精進,心,思惟,輔行七列欲,精進,一心,思惟,是同一也。俱舍論則列欲勤心觀,四教儀則列欲念心慧。俱舍光記二十五曰:“此四者依加行而立名:一欲神足,欲於加行位起此定,依欲之力,故定引發而起。二勤神足,於加行位勤修此定,依勤之力,故定引發而起。三心神足,於加行位,一心專住依心之力,故定引發而起。四觀神足,於加行位觀察理,依觀之力,故定引發而起。加行位中雖有多法,而此四法資益最勝,故從此四者而名。”俱舍論二十五曰:“何緣於定立神足名,諸靈妙德所依止故。(中略)神謂受用種種神境,分一為多,乃至廣說。足謂欲等四三摩地,此中佛說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

二、四如意足略說

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進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四念處是看破,四如意足是放下,放下就如意、就自在瞭。我們看現在許許多多同修,見到我都愁眉苦臉,都給我訴苦,我聽到、見到,也很同情。實在講,就是佛在經上常講,這些可憐憫者。他為什麼可憐?他不肯放下,那有什麼法子!放下瞭就自在,就沒有瞭,你為什麼不肯放下?“如意”,換句話說,就是要回頭。我們佛門裡頭常說:回頭是岸。中國古聖先賢常常教訓我們:回首如意。在過去我們中國富貴人傢,習慣手上都拿著如意,如意多半是用玉做的,玉如意,如意的頭是彎回來的。拿在手上做什麼?提醒自己,提醒無論什麼事情,不要做得太過分,應該要回頭,一回頭又如意瞭。回首如意,它也是表法的,要懂得回頭。 佛在此地跟我們講瞭四樁事情:

第一、“欲如意足”

欲是欲望,無論是物質生活,無論是精神生活,要知足,知足你就得自在。生活享受不需要去追求,一味在物質生活上去追求,沒有不造業的,沒有不折福的,縱然你有福報,福報也在這裡折盡瞭。如果我們把念頭轉過來,為眾生造福,為社會造福,完全不為自己,那就樂在其中,那真樂!為什麼?為自己有得失,得失苦!失固然苦,得也不快樂。得到怎樣?又常常憂慮不能保住,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時候拼命去追求,追求之後又怕失掉,那個心很痛苦。我為社會,為大眾,不為自己,自己沒有得失。換句話說,成,大眾有福,我們很高興;失敗不成瞭,我們於心無愧,我已經盡心盡力,緣不成是大眾沒有福報,不是我沒有盡心盡力。所以,心安理得,沒有不自在的。欲是欲望,這個要知足。

第二、“精進如意足”

如意是自在的意思,“足”是圓滿的意思。古人對於四如意足的解釋很多,但是也很難體會,很難懂。我過去講《要解》,講這四句,我用最簡單的現代話來解釋,大傢很容易瞭解,很容易明白。“欲如意足”就是知足,“精進如意足”就是常樂,這兩句就是知足常樂。唯有樂,你才會精進不止,假如這裡頭沒有樂,你怎麼可能去精進?換句話說,你在修學上一定有體會、有領悟,你就有樂趣瞭,這在修持上。若不是修持上,像我們剛才舉的這個例子,我們從古今中外這些典籍裡面摘取最好的教訓,編成小冊子利益這個時代的大眾,那也是樂趣。許許多多人縱然不能讀到原書,而這個書本裡最好的教訓我們統統都讀到瞭,這裡面也能夠生無量的歡喜,給我們精進不懈,做這個工作是不疲不厭,愈做愈歡喜。

第三、“心如意足”

“心”有的地方稱作“念”,翻譯的名詞翻得不一樣,有的翻“念如意足”,這個地方翻“心如意足”,是一個意思,都沒有錯誤,翻“心”、翻“念”都可以,這就是心安。

第四、“思惟如意足”

這就是理得。我用這幾個字是很容易懂的,心安理得。這個道理明白、清楚,不迷惑瞭,心就安,心就定瞭。“思惟”就是理明白,理透徹。說到這一層,可以說是一個人真實幸福的來源,心安瞭,理明白瞭。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