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腦假說(蜥蜴腦/爬蟲腦)的學習筆記與思考

首先感謝各位打開這篇文章。

在閱讀之前勞煩大傢拿出30秒~1分鐘時間,快速看下面三個小遊戲:

1、 請為以下 數字/折扣標志 大小排序

i. 5/8

ii. 七五折

iii. 9折後滿200減40

iv. 70%

2、 請將以下幣值由小至大排序

i. 十萬 韓元

ii. 肆萬 日元

iii. 壹仟 澳大利亞元

3、 貨幣 100分=10角=1元, 那麼 {100分 *(乘以)100分} 是否等於 {1元 * 1 元},為什麼

如果您覺得以上三個問題較為迷惑或邏輯上不太通順,那麼接下來本文中諸多概念定義錯誤和邏輯混亂之處可能會引起您較多不適,此類不適結合筆者拙劣的文筆,很可能完全掩埋筆者在文中嘗試表達的觀點。

請您慎重決定,是否要浪費接下來的5-10分鐘時間閱讀本文。

當我們討論反應、思維、判斷這些詞之前,我們先看這個例子:

你的手突然碰到熱水(或者收拾擺在鏡子旁邊的燙發棒),你的反應是“縮回”,手碰到高溫,是會經過“大腦”反應再縮回,然而此處的“反應”並未經過一個特別明確的思考回路,即,並沒有“我的手被燙瞭”→“我應該把手收回”→“縮回這一行為” 這樣的判斷過程,實際發生的是反射性地縮回之後,再去用眼觀察這一引發反射的主體(裝沸水的容器或是未降溫的卷發棒)以“搞清楚發生瞭什麼”。

但此處不建議各位尊敬的讀者現在就做這個實驗,因為在我們漫長的人生當中,這種事情或多或少會發生幾次。

神經科學傢(Neuroscientist保羅·麥克萊恩(Paul Donald MacLean, 1913 May 1, – 2007 December 26,) 在20世紀中葉提出“三重腦假說(Triune brain三位一體腦假設)”,該學說講現代人類大腦劃分為三部分,即:

爬蟲類腦(Reptilian complex又稱蜥蜴腦, 以下統稱為爬蟲腦,與《Disco Elysium》官方翻譯一致),即基底神經節(Basal ganglia)。該命名來源於比較神經解剖學傢(comparative neuroanatomists)曾經認為此結構主宰爬蟲類與鳥類的前腦,麥克萊恩認為爬蟲腦復合區負責物種的典型本能行為。

古哺乳動物腦(Paleomammalian complex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杏仁核、下丘腦與海馬回等)此結構負責覓食、生殖與育幼行為的動機與情緒。

新哺乳動物腦(Neo mammalian complex)由大腦新皮質(neocortex)組成,隻在高級哺乳動物中出現,負責語言、抽象思考、規劃和感知能力。

(也有很多其他稱謂 “本能腦/情緒腦/思維腦” 或 “蜥蜴腦/猴子腦/智人腦” 均指同一概念或及高度近似的概念)

基於三重腦假說,回到開頭,手碰到熱水杯,是會經過“大腦”再縮手,這裡的“大腦”既是爬蟲腦,其自動啟動的自我保護功能。爬蟲腦負責我們最原始的四個反應——戰鬥Fight, 逃跑Flee, 飲食Feed, 繁殖Fornicate(fcuk?) “F4” (或許要加一個Freeze?),對於一個生物體,生存既是軀體運轉,是關系到生存的基本功能,如心跳、呼吸、戰鬥、逃跑、喂食和繁殖等功能(而不包括感情),因此,腦的原始功能,也是首要功能,就是生存本能。

—— 爬蟲腦產生的反應是非情緒的、是非邏輯的。 天生對某些事物的恐懼就來源於此,諸如“幽閉恐懼癥”、“銳器恐懼癥” (當然,嬰幼兒時期的外部因素/經歷也可會導致此類癥狀,此處例子僅指先天恐懼的部分)。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對蠕蟲標本、圖片甚至蠕蟲簡筆畫,或裝在器皿裡的針,甚至手術刀的照片、剃須的照片感到不適。

而哺乳類腦,作為人的情緒中心、負責激發、處理情緒記憶,擁有享樂的訴求和對苦難的排斥;感情和情緒,創造族群(傢族),哺育後代是哺乳類和爬蟲類的最大差別。愛、尊重、信任也來源於此。

在你閱讀觀賞文學影視作品時,那些你明知道是虛構的角色和情節,仍能讓你感受到愉悅、激動與憂慮,痛苦。(即使理性上非常清楚李明啟、馮遠征二位老師都是非常有風度有涵養的表演藝術傢,在面對某些影視片段的時候還是會覺得恐懼和氣憤)

新皮質作為進化末端的部分(占據瞭現代人類整個腦容量的三分之二),控制著認識功能,包括學習、記憶、推理、計算等等,能夠感知到事物的多維度。是人類大腦中最晚發育的部分。

新皮質用理智思考本能的“合理性”,進而調整行為:我害怕蛇,但標本真會帶來危險嗎?我不想同配偶子女的人分別,但我們是不是更需要上班?孩子被人欺負瞭,“打回去”式的同態報復是最合理的方式嗎?

“新腦”(理智)要比“原始腦”(本能)更處在進化的前列,但其實“本能”才是最高權限,因為它能更直接地掌管身體,而“理智”隻能作為參謀。現代社會中,人們大多是理智壓制/說服/瞭情緒和本能(選擇備考復習而不是偷懶玩樂,選擇均衡膳食而不是酒池肉林,選擇健身+跑步而不是沙發+手機),但當涉及生存根本時,比如,我們可以主動憋住呼吸,但幾乎不可能自己憋死自己,也不可能試圖主觀控制心跳停止與啟動,或汗腺與體溫的平衡調節——這是人腦的生理構造決定的。

所以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情或一個環境的時候,我們本應用新皮質處理這些信息,但同時哺乳腦和爬蟲腦仍在對我們的新皮質發生影響。就像沖動消費後又流淚剁手的現象,就是因為“新皮質主導的性價比/產投比計算”,被情緒腦的“你值得擁有”所打敗。(You're Worth It. 被稱為是最成功的廣告語之一) 。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我們往往有充足的時間來調動新皮質分析、思考、權衡利弊,並且在決定做出瞭或許違背本能與情緒的決定之後,仍往往有充足的時間去安撫本能與情緒,畢竟既然進化出瞭這一功能,我們就應該好好的利用起來。

當然,我們知道負責理性思維的新皮質不能直接處理情感,隻能通過處理觸發這一情緒情感的主體,以調整調節情緒情感。

所以,我們應該盡早離開那個早該離開的TA(思維腦指導你這麼做),再盡情沮喪痛哭一天(以安撫情緒),並努力投入到更有價值的新感情/新生活中(良性的改變)去吧。

當然,以單一/單線要素解釋人的判斷和行為,更便於人們常規的交流和判斷;但是實際上人的(個體/群體的)感知→決策→計劃→執行→反饋等一系列的行為是由更復雜的甚至是被彼此矛盾的各系統(部位/功能區)所約束支配的。

各位朋友可能都有過自身的三重腦“內部博弈”的經歷體驗,歡迎大傢在“對號入座”分享在評論區。有任何疑慮或未盡之處,或是謬誤,歡迎直接提出指出。

P.S. 各位讀者不要因此產生“理性優、感性劣”,或“理性有用、感性誤事”,乃至“摩托車不如汽車安全” 這類想法,本文中隻是描述生活中一些需要主觀主動調用理智的場合,即“手更適合操作鍵盤,而腳更適合踩剎車(而剎車的位置設計也是遵循本能的)”

另外筆者有兩個小問題想請大佬點撥一下:

1、 保羅·麥克萊恩後續並沒有把此理論作為終身研究方向,想問下80年代後是否還有此領域的深入研究材料(最好是中文或英文研究文獻,不是《The Lizard Inside》這類暢銷書)

2、 九型人格(Enneagram)劃分“腦中心”,“腹中心”,“心中心”或“腦區人”、“腹區人”、“心區人”,此種劃分和本文三重腦假說是否有聯系?(此處不引申討論Enneagram的科學性)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