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與理解“性取向”

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它是指一個人在愛情和性欲上對男女兩性有何種型態的永久吸引。

性取向決定著性吸引的對象,隨著性成熟逐漸顯現。當然,性取向的定義並不單單依賴於性行為,而是表現於一個人在愛情和性欲兩方面的永久吸引。這包括一個人在愛情、依賴感、親密行為等非性方面的內在深刻需求,具體表現如:非性愛慕、共同目標與價值觀、相互支持愛護、長久承諾等。

一、性取向,首先說下性別。現在醫學界定義的人類性別是,男性、女性、男性偏女性(又被認定是男性假兩性畸形,有陰莖睪丸,成年後有乳房,有陰道,無子宮,或者有陰道,無乳房,無子宮,男性身材或女性身材)、女性偏男性(又被認定為女性假兩性畸形,有陰道,有子宮,有陰莖,無睪丸,有乳房,臉型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等)、雙性、無性、人造性(易性,做過變性手術,有些醫生認為人妖也屬於此類)。7種性別。

而性取向的劃分在醫學界現在有兩種,

(1)是阿爾弗雷德·金賽(Alfred Charles Kinsey)異性戀,雙性戀,同性戀。並且有金賽性取向量表。

(2)是異性戀,雙性戀,同性戀,多性戀,泛性戀,全性戀,無性戀等根據調查結果以及人權尊重等來劃分。

雙性戀: 指對男女兩性皆會產生愛情和性欲的人。但不會對其他性別產生愛情和性欲。

多性戀:可以理解為對不止一個性別產生性吸引,愛情、依賴感、親密行為。比如一個女孩喜歡上一個男孩,但是發現這個男孩其實是女性,隻是因為長相是男性很帥,但是生理是女性,但是女孩還是選擇瞭和這個女孩在一起;或者一個女孩看到一個男性長得很女性化,依然選擇在一起的,這種可以判斷為多性戀。男性中,有不少喜歡偽娘,人妖,男性化女性的,也可以稱為多性戀。區別於同性戀,是可以選擇準異性產生性吸引,愛情、依賴感、親密行為。

泛性戀:是指對任何性別皆能產生愛情和性欲的人,他/她們通常認為,在戀愛方面性別是微不足道或無關的。牛津英語字典將泛性戀定義為:沒有限制或抑制性的選擇。

有些人誤以為泛性戀是雙性戀的一種別稱,但雙性戀和泛性戀其實是完全不同的。雙性戀是指對男女兩性皆能產生愛情和性欲的人,但雙性戀者並不能對跨性別者、變性人、雙性人、人妖等產生愛情和性欲。雖然雙性戀者可能會在不知道對方是第三性別的情況下對其產生愛情和性欲,可一旦知道瞭對方是第三性別,就無法產生愛情和性欲,已經產生的愛情和性欲也會因此消失動搖。而泛性戀是指對男性、女性、跨性別者、變性人、雙性人、人妖等皆能產生愛情和性欲的人,它被認為是比雙性戀更具包容性的一種性取向,因為泛性戀對所有性別的人皆能產生愛情和性欲。

全性戀:這是一種對任何性別,任何年齡段,甚至是大多數動物都會產生性吸引的一種性取向。全性戀被醫學界的很多醫生認為是性激素分泌過度導致的,或者是性沒有得到發泄。但是現在依然無法有科學的方式證明。

無性戀:是對任何性別都沒有任何性吸引和沖動的性取向。但是區別於性冷淡,他們是存在性別的。

同性戀:是指隻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欲的人,具有這種性取向的個體被稱之為同性戀者。

異性戀:異性戀,又稱異性向、異性愛,指隻會對異性產生愛情和性欲的人,這類人被稱之為異性戀者。現在更多的人願意用,純異性戀來形容。

在人類以外的其他動物中,也普遍存在同性性行為,也存在同性依賴、親密行為。

有生物學者認為有性動物都會有多種性取向。目前根據500多種有性動物的觀察和研究種,發現大約200多種生物存在同性性行為和同性戀傾向。

二、跨性別通常是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這是一種精神醫學上的分類定義,通常用來解釋與變性或異性裝扮癖相關的情況。醫學界也經常使用性別焦慮、性別認同障礙或性別認知障礙來解釋跨性別者。

現在跨性別被單獨定義,並被從病理學中祛除。

誤解1:很多心理咨詢師會把跨性別認為是同性戀,這是最大的誤區。跨性別和性取向現在的已知的研究中,都指向瞭基因。在我學心理學的過程中,原先也認為性取向是後天原因,但是隨著對同性戀者,多性戀者,雙性戀者的接觸,與自我的察覺。性取向和後天關系不大!

誤解2:根據從多方面的資料分析,調研。發現如監獄生活,軍隊生活,青春期叛逆,青春期認知偏差,幼年性侵等出現的同性性行為或者同性戀的報告中發現,這些都不能說明是心理原因。更多的原因是,本身就是,也就是天生的生物原因!

1)在監獄或者軍隊裡會成為同性戀出來就變回去。這個屬於社會性,是在社會中不去選擇同性這種可以是雙性戀或者是多性戀,泛性戀。在特定的場景環境會顯現出可以選擇同性,回到社會可以選擇同性和異性,因為社會需要所以更願意選擇異性,這就說明瞭很多,不能說明任何心因性原因。

2)女孩被性侵所以選擇同性的。這個更是無稽之談,很多女孩在被性侵後,依然選擇異性的也有很多,比選擇同性的多,這種數據隻是一個理由而已沒有可參考性,畢竟性取向不會因創傷而有直接改變,我就有過很多個個案年幼的時候被強暴或者猥褻,但是成年後依然選擇和異性發生性行為,戀愛,結婚。

3)青春期的認知偏差和叛逆更是一種推測,沒有任何的證據和可信的理論支持(原先的《性學三論》《性心理學》是由當時的社會性的,需要重新以現代的研究為主),因為性的驅動會有自己的選擇,意識是清醒的。有的孩子3歲開始就認定瞭自己的性取向,而且沒有任何幹預的情況下依然沒有動搖,而且很多認定自己性取向的人,不管如何想改變都無法改變。

誤解3:性取向可以被改變和治療?現在因為性取向的認定曠闊瞭,很多認為性取向可以流動的說法不攻自破,而且很多認為性取向可以通過手術或者心理治療,催眠甚至是藥物等方式治療的,甚至是電擊治療的,全都失敗瞭。沒有任何成功案例,作假的也很快被揭示。

誤解4:同性戀會毀瞭人類,因為同性戀不能生育。這點完全是群眾的不瞭解瞭,其實純同性戀群體是極少的群體;雖然有很多雙性戀,多性戀,泛性戀也會選擇同性伴侶,但是社會性還是會有限制。對於極少的一個群體會對一個巨大的社會機器造成多少生育上的問題呢?

現在同性戀圈裡有句話:“直的彎不瞭,彎的本來就不直。”這句話雖然很不科學,但是也不難理解,在他們的世界裡,性取向是無法改變的。在瞭解到他們的群體後,會發現,純同性戀者並不多,更多的是泛性戀,多性戀和雙性戀。很多人甚至是在婚後,依然在酒吧,網絡上找同性開房。其中不乏官員,律師,校長,等人群。

三、研究

英國艾塞克斯大學(Essex)一項研究指出,女性在性傾向方面,沒有所謂「異性戀」,不是同性戀就是雙性戀。

負責此研究的雷格博士(Gerulf Rieger)表示,該項研究找來345位女性接受測試,在她們面前分別播放男女性的裸體影像,同時監測她們是否有受到性刺激。結果發現,有82%的受試者對裸體男女均有性反應,其中認為自己是「異性戀」的女子對裸體男女均有性反應,但「女同性戀」就很明顯的隻對裸體女性有性反應。

雷格博士說,很多女子會認為自己是「異性戀」,但研究顯示,在性欲方面,女人不是雙性戀就是同性戀,幾乎沒有異性戀的存在。不過仍補充道,因為女性的性反應太過復雜,所以這個結論並非適用於所有女性。

這次調查中隻有男性中的26%顯示是純異性戀。更多的是雙性戀,多性戀,泛性戀。純同性戀並不多。

性取向的研究現在為止,一切產生原因都指向瞭DNA,也就是遺傳基因。是生物的一種整體進化取舍。現在的研究依然不斷的進行。

根據科學研究院的平均統計,中國同性戀的人數可達7000萬,其中男同性戀者的人數在3000萬以上,女同性戀者的人數在3500萬左右。

同妻,同夫等社會問題嚴重。更有醫療問題,歧視問題。

四、新聞

2017年5月24日,臺灣司法院通過釋憲案,臺灣成為亞洲地區首個認可同性婚姻的地區,司法院大法官正式聲明:民法不許同性婚姻是「違憲」的!臺灣同婚正式步入立法階段。其中46%支持,44%反對。

現在全世界已經有23個國傢和地區,通過瞭同性婚姻合法!

五、心理咨詢師感言

最近看討論貼,看一些咨詢師的討論,還有一些咨詢師的回復和提問。我發現很多咨詢師隻要看到同性戀,就好像看到瞭,精神病人,想用一切方式來治療。現在同性戀早就在心理疾病中排除瞭,尊重個案的性取向是咨詢師必須做到的。對其他性取向的人權,自主意識,都是需要尊重,包容,接納的。如果連尊重,理解都不能做到,那麼還是不要做咨詢瞭。先成長自己。

總結:其實在很多人看來性取向是不存在的,愛一個人就是愛一人不用在乎他或他們的性別。愛沒有性別之分。其實從現代社會來看,這確實是一種很現實的想法。隻是和主流社會或者說是男權社會相違背。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