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的你,是什麼樣的?

今天想跟大傢分享一個認識自己的方式,你認為的你是什麼樣的?

看過電視劇武林外傳的朋友,應該都不會忘記這個片段。

呂秀才用“我是誰”這個深奧的問題,一步步誘導姬無命,最後成功說服瞭他。

這段臺詞實在是的太經典,以至於現在還忘不瞭。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去掉我們的姓名,我們的身份,我究竟是誰呢?

想要客觀全面的認識自我,真的太難瞭

蘇東坡有句詩: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說,人們對“自我”這個猶如自己手中的東西,往往難以正確認識。

從某種意義上講,認識“自我”比認識客觀現實往往要更為困難。

社會心理學傢將人們這種難以正確認識“自我”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蘇東坡效應”。

我曾看過一個國外研究者做的實驗,

這個實驗反映出,連身材這種視覺的主觀認知我們都會出錯,更別提客觀的自我看待瞭。

美國心理學傢實驗,曾做個這樣一個實驗,證明人容易拔高自己。

也就是說我們容易拔高自己的特點。

當然,實驗存在樣本太少的問題,這個結果是不是適用於所有人,我們不得而知。

也許在東方國傢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們可能會傾向於給自己低於實際情況的評價。

但這也反映出我們所認為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不一樣。

那我們該如何做到客觀公正的評價自己呢?

給大傢三個參考:這個真的非常有用!

在選擇一個情緒穩定的時候,

一、想象出一個鏡子中的你。

從內到外都跟你一樣人,然後你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觀察和評價這個人,以另外一個角度多方位的評價自己。

二、借助其他人的角度來啟發自己

中國有句成語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盲區,這就跟開車一樣,通過左右及後視鏡,多角度去觀察,才能減少忙去。用各種方法去打聽身邊人眼中的自己,啟發自己進步的空間。

三、縱向對比瞭解自己

一般比較我們都是橫向比,也就是跟其他人比,比如同事同學,往往容易失衡。

不妨試試,縱向自己跟自己比,今年的你跟去年的你,跟五年前的你有什麼不一樣?

一個人的最大劣勢是什麼?

是不能認清自己。

有的人可能覺得是出身不好,有的人可能認為是傢庭貧窮,有的人可能認為是沒有高學歷,還有的人可能認為是沒有出眾的相貌……

不錯,這些都是一個人在當代社會競爭中的劣勢,不過他們既然已成客觀事實,我們隻能先接受它們。

若想徹底改變它們,就得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唯有客觀地認識自己,認清自己的形式,盡快明確方向,從而在不斷的進步中改變現有的不良現狀。

其實生活中每件事都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量變,

量變積累多瞭,就會引起質變。

但事實是我們每天太忙瞭,根本無暇感受這些微小的變化。

猛然一回頭,也許你會發現,自己原來已經經歷瞭這麼多,成長瞭這麼多。

最近,國外有關專傢設計瞭一組具有代表性的測驗題,你也可是試試

如實回答這些“考題”,瞭解你自己是否被“蘇東坡效應”牽著鼻子走,掌握你的“自我”。

以上考題答案的計分規則是:1、3、5、7、9、11、13、15題,回答否定記1分;2、4、6、8、10、12、14題,回答肯定記1分。

結果分析:

如果這些文字能撫平你心中的不安,歡迎您分享轉發,你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

本文由“田掌櫃網創”發佈,2019年10月3日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