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ambit 爪刀之秘-來自東南亞的致命武器:爪刀的歷史

爪刀(karambit)是一種小型的手持式彎刀,是仿照當時東南亞很常見的老虎的爪子制成的。

在其發源地馬來地區(緬甸南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文萊和泰國南部),爪刀通常稱為kErambit,而在菲律賓和大多數西方國傢則被稱為karambit。

東南亞

爪刀通常被認為起源於11世紀,最早是由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省的一個土著民族,米南加保人制造出來的。據傳說,其靈感來自於大型貓科動物的爪子,比如在東南亞很常見的老虎。

西蘇門答臘

米南加保人正在練習蘇拉拳(silek,米南加保語)

與很多傳統兵器一樣,爪刀最初是作為農用工具出現的,用於耙根、收谷和種稻,就像日本的連枷(雙節棍)最初是用來打谷的農具一樣。

古巽他(Sunda)人認為,當國王去世時,他的靈魂會飛入叢林中,成為老虎的靈魂。他們對老虎(他們稱之為pakmacan或pamacan)的力與美深懷敬畏,並相信它的爪子能賦予他們特殊的力量。他們經常佩戴用真虎爪制成的項鏈,這一習俗最終促使他們創造出瞭模仿虎爪的刀具——KukuMacan。

Kuku Macan

Lawi Ayam(“雞翎刀”)

Kuku Macan來自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意思是“老虎的爪子”。KukuMacan是大號的Lawi Ayam刀,或者叫雞翎刀,這兩種刀都跟爪刀有關系。

據說在幾百年前,KukuMacan的刀刃都會塗上毒蛙、蛇、蜘蛛或蠍子的毒液,這樣即便是很小的傷口也能快速殺死敵人,從而增加兵器的神秘性。

有很多古老刀具的設計,其刀鋒形狀都與爪刀相似,比如KukuMacan、Janbiya、Khanja以及KubikiriTanto等,不過這些刀具都是作為武器被設計出來的,不像爪刀一樣是作為農具或工具刀出現的。

還應該註意的是,這些刀具並沒有我們所熟悉的爪刀特有的“指環”。

Janbiya是阿拉伯語,意思是刀或短劍,不過它通常用於特指沙特阿拉伯西部及也門人民使用的一種帶有一小段彎曲刀刃的刀具。

Janbiya一詞源自阿拉伯語“janb”,意思是“側面”,因為這種刀通常佩戴在身體的側面。

Khanjar是沙特阿拉伯西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以及敘利亞和伊拉克對於Janbiya的稱呼。

Kubikiri Tanto來自日本,日語翻譯過來是“割頭刀”的意思,武士會用它割下敵人的頭作為戰利品。

出於文化的原因,印度尼西亞軍方有點瞧不上爪刀,因為眾所周知的,爪刀是農夫的兵器。

不過,印度尼西亞南蘇拉威西省著名的佈吉(Bugis)戰士的格鬥術中包含爪刀的使用。佈吉人以勇猛和善戰而聞名,在他們的幫助下建立起瞭前殖民時代的佈吉王國。

佈吉人認為,爪刀弧形的刀鋒使其成為一種可怕的武器,在以反握的方式握刀時(刀尖向下),使用者可以通過扭轉腰部產生巨大的力量,把刀刺入敵人的身體內。

當人們開始更多地把它作為兵器使用時,爪刀的刀身就變得更長瞭,也更彎瞭,以便讓它的切割力發揮到最大限度,比如KarambitBesar(長爪刀,besar為印尼語,意思是“大的”)。

Karambit Besar加長的刀身使其能夠更深地切入,讓戰士們能夠用它把敵人開膛破肚,加以重創。

Karambit Besar(長爪刀)

按照歐洲人的描述,印尼戰士把kris(見下圖)紮在腰間或背後,手握長矛,而爪刀則被視為最後的手段或應急武器,隻有在沒有其他兵器可用的情況下才會使用,就像日本的肋差和打刀一樣。雖然它是切劃的利器,但是卻無法深度刺入身體,所以並不被視為致命武器。

在那個時代,爪刀還頗受印尼婦女的喜愛,她們會把爪刀挽在發髻中,或是藏在裙子裡,以備不時之需。

後來,爪刀最終被納入到瞭印尼本土的致命拳法——班卡蘇拉拳(PencakSilat,或者拼成Pentjak Silat)中,並成為瞭其主要兵器之一。

不過時至今日,在現代的蘇拉拳習練者中,爪刀仍被視為一種有點女人氣的兵器,就像中國武術中的飛鏢和折扇,以及日本武術中的小䕌刀一樣。

這種使用小型的或偏“女性化”的兵器的想法並不少見,即使在今天,很多現代女性也會攜帶梅西噴霧、小刀或手槍(0.22、0.32、0.38口徑)作為防身武器。

由於印度尼西亞與鄰邦的交往與通商,爪刀最終被傳播到瞭整個東南亞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及菲律賓。

在最近的30-40年間,東南亞武術,尤其是蘇拉拳、拳道和菲律賓武術的習練者們把爪刀引入到瞭西方文化中。雖然爪刀有很多不同的尺寸,但是總體長度通常介於6-12英寸之間(15-30厘米),不過也可能小於或大於這個尺寸。

由於時下爪刀的流行,很多其他武術流派以及軍警方也開始將其納入到自己的體系中,或者研究應對這種兵器的方式。

如果你真的想學習爪刀的復雜技法,那麼你最好找一個熟練掌握東南亞武術的人。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