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哲學思考:人性、理性、超越性

(轉)

精神生活可相對區分為智力生活和心靈生活,前者面向世界,探尋世界的奧秘,體現瞭人的理性,後者面向人生,探尋人生的意義,體現瞭人的超越性。

這個題目是講座的主持人給我出的,是命題作文。“人文精神”這個詞,大傢都掛在嘴上,但對它的含義卻比較模糊,我也一樣。為瞭今天的講座,我稍微認真地想瞭想,有瞭一個思路,提出來和大傢討論。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詞應該是hu­m­a­n­i­sm,通常譯作人文主義、人本主義、人道主義。狹義是指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潮,其核心思想為:一,關心人,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反對神學對人性的壓抑;二,張揚人的理性,反對神學對理性的貶低;三,主張靈肉和諧、立足於塵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對神學的靈肉對立、用天國生活否定塵世生活。廣義則指歐洲始於古希臘的一種文化傳統。

和“人文精神”有關的另一個詞是hu­m­a­n­i­t­i­es,或hu­m­a­n­e­s­t­u­d­i­es,通常譯作人文科學。在西方,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一般把學科劃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三大部分。其中,人文科學是研究人或人性的學科,可以籠統地稱作人學或人性學。在德國,人文科學叫di­e­g­e­i­s­t­i­g­e­W­i­s­s­e­n­s­c­h­a­ft,即精神科學。

究竟哪些學科屬於人文科學或精神科學,各國的劃分有出入,但大致都包括文學、語言學、藝術學、歷史學、考古學、哲學、法學等。一般來說,在人文科學中,價值觀點占據更重要的位置,而其他科學則更註重事實(現象)和邏輯。當然,這隻是相對而言,事實上,人文價值觀點也常常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用於其他學科。

根據以上分析,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確定為三個層次:

一,人性,對人的幸福和尊嚴的追求,是廣義的人道主義精神;

二,理性,對真理的追求,是廣義的科學精神;

三,超越性,對生活意義的追求,是廣義的宗教精神。

簡單地說,就是關心人,尤其是關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價值,尤其是尊重人作為精神存在的價值(尊重精神價值)。

01.人性:尊重人的價值

人文精神的起點是對人的價值的尊重,確認人是宇宙間的最高價值。這一方面是相對於物而言的,人永遠比物寶貴;另一方面是相對於神而言的,不能以神的名義壓制人。

從這一點出發,人文精神肯定人的塵世幸福,認為人生的價值應在現世實現,人有權追求塵世的幸福,不能把幸福推延到天國或不可見的未來。其中也包括肯定感官的快樂,反對禁欲主義。

但是,和人的生物性欲求相比,人文精神更看重人的精神性品格,認為後者是人的尊嚴之所在。也就是說,對於人來說,尊嚴高於幸福。關於這一點,康德的解說最有代表性。他認為,人一方面屬於現象界,具有感性,受制於自然法則,追求快樂(幸福),另一方面屬於本體界,具有理性,能夠為自己建立道德法則,“人的尊嚴就在於這個能夠作普遍律的立法者的資格”,它證明人是自由的。正是在人的尊嚴之意義上,他進一步提出:人是目的,永遠不可把人用作手段。

我對康德這個觀點的理解是:所謂人是目的,就是要把人當作精神性存在加以尊重。這分對己和對人兩個方面。

一方面,每個人要把自己當作精神性存在、當作獨立人格加以尊重,在任何情況下不能喪失做人的尊嚴和人格。現在有些人為瞭物質利益而喪失人格,他們實際上就是不把自己當作目的而是當作手段瞭,是把自己當作瞭謀取物質利益的工具。

另一方面,每個人也要把他人當作精神性存在、當作有獨立人格的個人加以尊重,在任何情況下不可侮辱他人的人格,貶損他人作為人的尊嚴。

我認為,我們的文化傳統中一向缺少人的尊嚴這個極其重要的觀念。比如說,現在人們普遍痛感誠信的缺乏,都在呼籲誠信。仔細分析一下,為什麼會缺乏誠信呢?其實根源就在缺乏人的尊嚴之意識。一個人之能夠誠實守信,基礎是自尊,他仿佛如此說:這是我的真實想法,我願意對它負責。一個人之能夠信任他人,基礎是尊重他人,他仿佛如此說:我要知道你的真實想法,並相信你會對它負責。可見誠信是以雙方共有的人的尊嚴之意識為基礎的。沒有這樣的意識,就會互相之間把自己也把對方看作工具,為瞭利益不擇手段,哪有誠信可言。

尊重人的價值不能流於空泛,必須落實到尊重每一個個人。因此,個人主義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一個重要傳統。我們常把個人主義當作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同義詞,理解未免太偏太窄。西方思想傢也會在不同的意義上使用in­d­i­v­i­d­u­a­l­i­sm一詞,在肯定的意義上,這個詞是指對個性、個人獨特性的推崇。作為一種倫理思想,個人主義強調:每個人的生命(和靈魂)是獨一無二、不可重復的,本身就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必須予以尊重。每個人都有責任也有權利充分實現自己的個性和人生價值。同樣,每個人對他人也應該如此看待。在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上,個人主義認為,個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一種合理的社會秩序應該有助於一切個人的自由發展。

在個人主義倫理思想和自然法傳統的基礎上,又形成瞭自由主義政治思想的傳統。其實,自然法傳統也與個人主義密切相關,其基本主張是:個人擁有天賦權利(生命、自由和財產);政府和社會的存在是為瞭保護個人的權利。自由主義的基本思想可歸結為兩點。

第一,個人自由原則。在涉及自己的行為上,個人擁有完全的自由,不受他人(和政府)的強制。這一點當然也適用於每個人對他人的關系,任何人不得對他人實施強制。在為這個原則辯護時,一般舉出兩方面的理由。一方面,個性本身即是價值。如同約翰?穆勒所說:“一個人自己規劃其存在的方式總是最好的,不是因為這方式本身算最好,而是因為這是他自己的方式。”

當代自由主義思想傢哈耶克則指出:人性有著無限的多樣性,個人的能力及潛力的先天差異性使每一個人都“具有成為一個特立獨行的個人的素質”,是自由理想和個人價值理想的生物學依據。另一方面,個人自由有益於社會,包括在物質上,如同亞當?斯密所說,個人之間的自由競爭像一隻“看不見的手”那樣,能夠形成最合理的經濟秩序。也包括在精神上(思想,言論,信仰),個人自由能夠最有效地促進思想發展和文化繁榮。

第二,法治原則。為防阻強制的發生,保障個人自由,需要法律和政府。但是,政府一旦存在,就有瞭政府侵犯個人自由的可能性。因此,法治原則主要是針對政府的,旨在保證政府依據法律治理。

其要點為:一,法律的目的僅在於保護個人自由,防阻強制的發生,有悖於此的雖由立法機關頒佈亦為非法。二,法律是普遍性規則,不針對具體的人和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法律至上,政府必須受法律支配,而這意味著政府除瞭防阻強制之外,不得使用它的強制權力。四,立憲政治,關鍵是立法權與行政權真正分離,以保證法律的制定不受行政幹預和監督政府對法律的遵守。

通過以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西方思想中的若幹重要傳統,包括人道主義、個人主義、自由主義,都是從尊重人的價值的立場出發,圍繞著保證個人自由和個人價值之實現這個目的而形成的, 彼此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

02.理性:頭腦的認真

人文精神之尊重人的價值,不隻是把人當作一種生命存在,更是把人當作一種精神存在。關心精神生活,尊重精神價值,是人文精神更深刻的方面。從人文精神的立場看,人的肉體生存的權利必須得到保障,物質生活有其不應貶低的價值,在此前提下,精神生活又具有獨立於物質生活、甚至比物質生活更高的價值,不可用功利標準來衡量。

精神生活是人的高級天性的實現,人之為人的價值之所在,人真正高於動物之處。動物有肉體生活,有某種程度的社會生活,但肯定沒有精神生活。精神稟賦是人的最可貴稟賦,它的自由發展本身即有價值而且是最高的價值。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區別也在此,而不在物質上的貧富,社會方面的境遇,是內在的精神素質把人分出瞭偉大和渺小,優秀和平庸。對於一切精神偉人來說,精神的獨立價值和神聖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是無法證明也不需證明的公理。

精神生活可相對區分為智力生活和心靈生活,前者面向世界,探尋世界的奧秘,體現瞭人的理性,後者面向人生,探尋人生的意義,體現瞭人的超越性。

大多數哲學傢認為,理性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本質特征。為瞭解說方便,我把理性(智力生活)歸納為以下三個要素:

第一,好奇心。好奇心是智力生活的開端和最基本要素。愛因斯坦稱之為“神聖的好奇心”。為什麼好奇心是“神聖”的呢?也許是因為,好奇心是人區別於動物的一個特征,動物隻註意與生存有關的事情,人超出生存而對世界萬物感興趣;它甚至使人接近於神,受好奇心驅使,人仿佛想知道創世的秘密,在自己的頭腦中把世界重新創造一遍。

無論在人類,還是在個人,好奇心都是理性能力覺醒的征兆。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說,哲學開始於驚疑。其實,科學也是這樣,好奇心是科學探索的原動力。驚奇是一種偉大的能力,表明一個人意識到瞭未知原因的存在,並且渴望把它找出來。愛因斯坦談到,他五歲時看見指南針在未被接觸的情形下轉動,便感到異常驚奇,意識到在事物中藏著某種秘密。這給他留下瞭極深的印象,很可能是他日後走上科學研究之路的最初動因。

然而,“神聖的好奇心”有許多敵人,主要敵人有二。一是習慣,所謂見怪不怪,習以為常瞭。孩子往往都有強烈的好奇心,一般規律是隨著年齡增長,好奇心遞減。在一定意義上,科學傢是那種不受這個規律支配、始終保持著好奇心的人。二是功利心,凡事都問有沒有用,沒有用就不再感興趣。如果說好奇心是神聖的,那麼,功利心恰恰是最世俗的,它是好奇心的死敵,在它的支配下,科學探索的原動力必定枯竭,眼光必定被限制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當今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受功利原則支配,其中也包括傢庭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態極其普遍,以馬上能在市場上賣個好價錢為教育和受教育的唯一目標。所以,我把現在的教育看作好奇心的最大敵人。

愛因斯坦早已發出驚嘆:現代教育沒有把好奇心完全扼殺掉,這簡直是一個是奇跡。現在的所謂素質教育往往也隻是著眼於增加課外知識,擴大灌輸范圍,仍以有用和功利為目標,而不是鼓勵和保護好奇心。依我看,要真正改變應試教育,就必須廢除高考,把競爭和淘汰推遲到大學階段,在大學裡也著重考查獨立研究的能力而非書本知識。

第二,頭腦的認真。好奇心是對未知之物的強烈興趣,它理應引向把未知變成已知的認真的求知過程。有的人似乎有廣泛的好奇心,但事事不求甚解,淺嘗輒止,隻能說明他的好奇心仍不夠強烈,因而缺乏推動的力量。真正強烈的好奇心必然會推動人去探根究底。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對自己感興趣的所有問題都作系統的探究。

因此,好奇心可以廣泛,智力興趣必須定向。許多大科學傢、大思想傢都在青年時期形成瞭自己的問題領域和研究方向,那可能是引起他們最大好奇心的問題,或他們發現的以往知識體系中最可疑的環節。頭腦的認真歸根到底是在知識的根據問題上認真,一種認識是否真理,一定要追問其根據。所謂根據,一是判斷是否符合經驗事實,二是推理是否合乎邏輯,人的理性能力就體現在運用邏輯對經驗材料進行整理。

但是,人的理性能力本身是否可靠呢?如果它不可靠,它所確認的根據就成瞭問題。在西方哲學中,這種擔憂一直存在,促使人們由追問知識的根據進而追問人類知識形成方式的根據,對知識形成的各個環節作仔細審查。因此,知識論成為哲學中的一個重要領域,近代以來更成瞭主題。其中貫穿著一種努力,便是想把人類知識建立在完全可靠基礎上,否則就放心不下。

相比之下,中國哲學一向不重視知識論,知識論是最薄弱的環節。相對而言,宋明算是最重視的,但也偏於知行關系問題,所討論的知識主要指道德認識,即所謂“德行之知”。在中國哲學史上,從總體上懷疑知識之可靠性的隻有莊子(“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但基本上沒有後繼者。蘇格拉底所主張的“知識即德行”是西方哲學傢的普遍信念,中國哲學傢正相反,信奉的是“德行即知識”。由於把知識本身看作目的性價值,因此,西方多具有純粹的思想興趣、學術興趣、科學研究興趣的人,在從事研究時隻以真知為目的而不問效用。正是在這樣的精神氛圍中,最容易產生大思想傢、大學者、大科學傢。中國則缺少這樣的氛圍,所以不容易出大師。

第三,從思想上把握完整的世界圖畫的渴望。好奇心和頭腦的認真面對整個世界,就會追問整個世界存在的根據,因而必然把人引向哲學的沉思或宗教的體悟。愛因斯坦把這種渴望稱作宇宙宗教感情,並認為它是科學研究的最高動機。到瞭這一步,頭腦與靈魂便相通瞭,科學與哲學、藝術、宗教便相通瞭。事實上,大科學傢都不滿足於純粹經驗研究,他們都是懷著揭示宇宙最高秘密的心願度過實驗室裡的日日夜夜的。

以上所述可統稱為廣義的科學精神,其實質是對非功利性的純粹智力生活的熱愛。這是人文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

03.超越性

靈魂的認真超越性指人對超出生存以上的意義之尋求。與理性相比,超越性更是人所特有的本質。動物有某種為生存服務的認識能力(低級理性),但決不可能有超越的追求,不可能有哲學、宗教、藝術。理性的產生也許可以用進化論解釋,但進化論肯定解釋不瞭靈魂即對意義的追求之來源。和理性的解說相對應, 我把超越性(心靈生活)也歸納為三個要素:

第一, 對自己人生的責任心。這是心靈生活的開端和最基本要素。它根源於對生命的愛。因為這愛,不願生命流逝,便會珍惜自己的生命體驗和感受,發展出豐富的內心生活。也因為這愛,不願生命虛度,便要尋求生命的意義,對人生進行思考。

每個人在世上隻有活一次的機會,沒有任何人能夠代替你重新活一次;如果虛度瞭,也沒有任何人能真正安慰你。如果你清醒地意識到瞭這些,對自己的人生怎麼會不產生出最嚴重的責任心呢?我把對自己人生的責任心看作人生在世最根本的責任心,因為其他的責任可以分擔或轉讓,惟有這不能,必須完全靠自己承擔。然而,具備這種責任心極不容易,因為人們往往受習俗和時尚支配。

約翰·穆勒指出:在僅關自己的事情上,人們從不問什麼合於我的性格和氣質,或者什麼能讓我身上最好和最崇高的東西得到發揮的機會。所問的是什麼合於我的地位,別人通常是怎麼做的。他們還不是在合乎習俗與合乎自己意向兩種情形相比之下,舍後者而取前者。他們根本是除瞭趨向合乎習俗的事情外便別無任何意向。由於他們不許依循其本性,結果就沒有本性可以依循瞭。

尼采也指出:人們躲藏在習俗和輿論背後,隨大流地思考和行動,而不是快快樂樂地做他自己。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怯懦,怕鄰人指責,更是因為懶惰, 怕真誠可能加於他們的負擔。事實上,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確是沉重的責任,最需要毅力和勇氣,而跟隨習俗和時尚則最輕松,但前者的收獲是擁有自己的靈魂,後者的代價是失去靈魂,究竟哪一種生活更值得一過, 應該是清楚的。

靈魂的認真。即在人生的根據問題上認真。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必然會引向對人生意義、根據、價值的追問,要自己來為自己尋求一種人生信仰, 自己來確定在世間安身立命的原則和方式。從總體上看,我們中國人也比較缺乏靈魂的認真,缺乏超越性的追求,中國文化傳統中缺少形而上學哲學和本土宗教便是明證。

我們的人生哲學註重的是道德,是妥善處理人際關系的準則, 而往往回避對人生進行追根究底的探究。在一定意義上,孔子和蘇格拉底分別是中西哲學傳統的始祖,他們兩人都重視人生哲學。但是,他們的嫡傳弟子便顯出瞭顯著差別,孟子走向瞭更典型的道德論, 柏拉圖卻走向瞭本體論。這種分殊肯定已發端於他們的老師, 在這方面作一比較研究一定很有意思。

第三, 在精神上與某種宇宙精神本質建立聯系的渴望。 認真追問生命的意義, 不可避免地會面臨死亡與不朽、 世俗與神聖之類根本性問題, 會要求以某種方式超越有限的肉體生命而達於更高的精神存在, 渴望與之建立某種聯系。這就是信仰的本來含義。以上所述可視為廣義的宗教精神, 其實質是對個人內在的心靈生活的無比關註, 看得比外在生活更重要。這是人文精神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一個人是否具有這種廣義的宗教精神, 與他是否宗教徒或屬於什麼教派完全無關。

總之,在我看來,人文精神的基本涵義就是:尊重人的價值,尊重精神的價值。 對於個人來說,就是要有自己的人格,有真正屬於自己的頭腦和靈魂,在對世界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態度上自己做主,認真負責。對於社會來說,就是要為此創造一個相宜的環境。

04.結語:擁有心智生活

最後,我想特別對青年人說幾句話,談一談擁有心智生活的問題。心智生活就是我前面所說的心靈生活( 頭腦,理性)和智力生活( 靈魂,超越性)的合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精神生活。心智生活的特點是內在性和非功利性。它是一種內在生活,而不像肉體( 物質)生活、社會生活那樣是外在生活。它是沒有功利目的的,心智的運用、真理的探究本身就是目的, 並且能夠從中獲得最大快樂。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 內在生活和外在生活當然都是需要的。

隻有外在生活,生活的全部內容是謀生(掙錢+消費)和交際,這樣的人是十足的庸人。隻有內在生活的人極少,往往是某一類天才,同時往往也是世人眼中的或真正病理意義上的瘋子,例如尼采。有兩者皆優的天才,如歌德。真正的偉人必有偉大的心智(內在生活),心智不偉大者不可能有偉大的事功(外在生活),但心智偉大者未必有偉大的事功。是否擁有心智生活,與職業無關。並非隻有科學傢、學者才能過智力生活,隻有詩人、哲學傢、宗教傢才能過心靈生活。

事實上,大學和研究機關裡許多人並無真正意義上的精神生活,隻是在做死學問,或謀生謀利。職業化的弊病是:精神活動往往蛻變為功利活動;行業規矩束縛瞭真才之人的自由發展。所以,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精神探索者有意從事一種普通職業,而隻在業餘時間從事精神探索。我們時代的特點是,人們普遍沉淪於功利性的外在生活,很少有人真正過內在的心智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我希望青年人保持清醒,認識到心智生活在人生中的重要價值。

心智生活能使人獲得一種內在的自由和充實。一個人唯有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靈魂去追求,在對世界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態度上自己做主,才是真正做瞭自己的主人。同時,如果他有豐富的內心世界,便在自己身上有瞭人生快樂的最大源泉。心智生活還能使人獲得一種內在的自信和寧靜,仿佛有瞭另一個更高的自我,能與自己的外在遭遇保持一個距離,不完全受其支配,並能與外部世界建立恰當的關系,不會沉淪其中,也不會去湊熱鬧。這就是所謂定力。

現在學界有一些人,自以為是指導時代的風雲人物,但沒有內在的心智生活, 因而就沒有一貫的學術志趣和精神立場。自己沒有靈魂的人, 怎麼能充當拯救別人靈魂的導師呢。人們常常嘆息,中國為何產生不瞭大哲學傢、大詩人、大作曲傢、大科學傢等等。據我看,原因很可能在於我們的文化傳統的實用品格,對純粹的精神性事業不重視、不支持。一切偉大的精神創造的前提是把精神價值本身看得至高無上,在我們的氛圍中,這樣的創造者不易產生,即使產生瞭也是孤單的,很容易夭折。

現在的開放是一個契機,我希望我們不要隻看到經濟上的挑戰,更深刻長遠的挑戰是在文化上。中國要真正成為有世界影響的文化大國,就必須改變文化的實用品格。我懇切地希望,現在的青年人能為此做出貢獻。一個民族擁有一批以純粹精神創造為樂的人,並且以擁有這樣一批人為榮, 在這樣的民族中最有希望產生出世界級的文化偉人。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