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企業的歐美擴張路之管理篇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對外擴張之路,紛紛到歐美國傢開設分公司。這改變瞭中國人在過去二十多年打開國門迎接外資服務於歐美雇主的從屬地位;現在正好反過來,中國人當老板,在歐美國傢招兵買馬沖鋒陷陣。但是現在存在一個普遍問題是,大部分中國企業在歐美國傢的運營管理都比較艱難,很多公司在國內運作良好所具有的豐富經驗難以復刻到海外去。

存在的現象是,歐美本土員工普遍沒有像中國員工那麼勤奮刻苦無限度加班,同時當工作中發生問題的時候,也不會像中國人那樣跳出套路規則靈活機動地處理解決問題。人傢每天隻工作8小時,而且每天早早地就去工作,下午3點就走瞭;如果工作遇到瓶頸問題,他們不太會像中國員工靈活地想辦法解決,而是等管理者去解決。於是,到歐美的中國企業管理者就認為當地人不靠譜不可用。於是,當地員工每天照樣下午3點下班,而中國企業隻好大量地從中國派駐人員,由一幫中國人在那沒日沒夜的幹,辛苦經營。

為何會存在這樣的現象和問題呢?真的是因為這些人不靠譜嗎?歐美國傢作為世界主要的發達國傢,誕生瞭眾多全球知名優秀的大型企業,不像中國企業那樣辛苦內卷,但是一樣可以長期經營並占據世界一席之地。那麼,到底是當地人的問題還是中國管理者自身的問題呢?

這裡有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大部分的中國企業在決定出海開辟公司疆土的時候沒有想清楚中國和歐美在工作理念和管理思維上的差異,會習慣性地將國內的那一套管理理念簡單復制到歐美國傢去,但是沒有意識到,國內運用得心應手的那一套管理方式在歐美國傢是行不通的。

如果要講中國和歐美在企業管理理念的差異,就要先看東西方教育體系的差異。

中國的教育體系是典型的金字塔型,無論城市還是鄉村,都很卷。強大的基礎教育為中國的產業提供瞭極其龐大的易於培訓上崗的工人和技術人員隊伍,不需要太過細致和刻板的步驟要求,充分發揮個人的能動性和靈活性去處理和解決問題。這也跟中國發展特性有關,過去40年改革開放迅速發展和快速膨脹的過程,註定瞭不可能按照循規蹈矩的方式平穩做事。

歐美的教育體系是絕大多數平庸群體之上有一小撮絕對頂尖的精英。這不是典型的金字塔結構。西方國傢就是靠著極少數絕對頂尖的的精英階層創造一個超級強大的王國體系,讓絕大部分普通人在這個體系中平庸地充當螺絲釘的角色,不需要太動腦子,也不需要太多能動性和創造力,隻要按部就班做那一畝三分地的事情,就能確保這個龐大體系的有效運轉。因為體系太健全,所以對普通大眾群體的智慧和創造性依賴極低,這樣就天然形成瞭極少數超級強大的精英人群掌控極其平庸的群體大眾,並且保持世界領先。因此,對普通的西方國傢工作者,不大可能寄希望於他能多麼能動性地工作。

回過頭來看歐美企業跟中國企業在經營治理上的差異。歐美企業的建設強調戰略、體系、流程,用系統把每一個人的工作規定在一個簡單可行的執行范圍內,不需要每個人都有能動性。這是歐美企業在過去20年出海中國等發展中國傢快速復制創立公司的邏輯。他們有一個非常強大的智囊中心,設立非常詳細的標準,並有一幫人能夠快速復制確保落地後移交給當地人維護經營管理。

這和中國企業強調靈活管理快速調整的管理理念是天然沖突的。中國企業強調的是作戰能力,在變化中快速反應,但是由於缺少系統,因此就需要每個人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做事。在中國老板的思維裡面,做體系搞流程的人創造不出什麼直接的價值,所以在老板眼裡最容易成為那個被認為吃閑飯的人,再加上中國人固有的輕規則意識,註定瞭很多時候流程和體系建設變成一種口號,卻並沒有被很好地規劃落地執行下去。這樣的差異之下,歐美企業層級越低靈活度也越低,小兵好做而越往上的領導越不好做;中國企業剛好相反,從下到上都靈活,一個領導帶一堆小兵,領導可以想一出是一出,越往下的人越難做。但不管怎麼難做,中國小兵能抗能忍,可是換做老美老德,誰扛得住誰又忍得瞭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企業到歐美國傢開疆辟土,由於缺乏強有力的體系支撐,因而執行層面的歐美員工就會無所適從。這其實是中國的企業管理風格沒有很好地適應融合當地的文化。對大部分歐美普通工作者來說,他們就是習慣於在非常明確的體系框架下按照步驟一步步做,當體系不健全導致出現的異常無法走下去的時候,他並不認為他要去想各種非常規的辦法去解決問題,而是認為這是管理者的系統沒有建立好,認為管理者作為體系的構建者要從系統上去解決這些問題。但是中國的管理者並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因此當底下那些歐美當地員工不能像中國人那樣去靈活地處理解決那些事情,或者不能像老黃牛那樣幹活,就會被認為不靠譜,就會被認為不行。但其實,中國企業的管理者需要反思。

體系建設不是今天想一出就是一出,也不是換一個領導就推倒從來。這需要公司管理核心層不斷地討論戰略方向和策略,堅定不移地執行策略,並且建立一整套從戰略到執行的可落地的方法論,從細處著手,一點一點把操作的標準、流程、要點梳理出來,並且鍥而不舍地安排培訓,把執行細節貫徹下去。

簡單地說,就是一套標準、一套方法論、一套系統。一套標準告訴大傢應該做成什麼樣子,一套方法論告訴大傢應該怎麼做,然後結合信息化手段建立一套系統,固化操作方法確保執行和防呆。隻有這樣,才能搭建並不斷穩固體系,讓每個人各司其職,確保系統有效平穩地運行下去。也隻有這樣,中國企業的出海行動才能不斷精進,發揚光大,在全球舞臺上占領一席之地。

願中國企業都能出海成功!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