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名人傳#8#嚴修

嚴修(1860年4月2日-1929年3月14日),字范孫,號夢扶,別號偍屚生,天津人,祖籍浙江慈溪。嚴修是中國清末民初時期創辦新學的教育思想傢、改革傢和實踐傢,他主張教育救國,致力於教育變革。嚴修在廢除科舉制度、興辦師范教育、女子教育及社會教育等方面都進行瞭深入的實踐,他循序漸進辦教育,取法西方、立足本土辦教育的理念。

1882年,嚴修鄉試中舉,次年中進士,後入清翰林院任職。1894年,嚴修任貴州學政,提倡經世致用之學,任內曾捐資辦學。1897年,嚴修上奏朝廷廢除科舉、開設經濟特科,被梁啟超稱之為“新政最初之起點”。戊戌變法失敗後,嚴修棄政從教回到天津與張伯苓在嚴氏傢館的基礎上先後共同創辦天津南開中學南開大學南開系列學校,被尊稱為“南開校父”。同時,嚴修也是書法傢,與華世奎孟廣慧趙元禮並稱近代天津書法四大傢。

嚴氏祖先世居浙江省慈溪縣,清順治年間(1644-1661)七世祖嚴應翹,因經營鹽業遷居天津,遂為天津籍。

1860年,適逢英法聯軍入侵天津。嚴傢暫離天津,避居於直隸省三河縣的嚴傢鹽店所在地。清咸豐十年三月十二日(1860年4月2日),嚴修生於直隸省三河縣(河北三河),出身於天津鹽商世傢嚴氏傢族,初名嚴慎修,後更名嚴修。

嚴修出生當年,其父嚴克寬為瞭治傢,放棄科舉並將獲取功名的希望寄托於嚴修。嚴修自幼飽讀詩書。嚴修3歲時隨傢人返回天津,6歲入私塾,師從查貼青先生,發蒙課本為《龍文鞭影》。嚴修9歲學作試律,14歲應院試,入府學,15歲應歲試,取一等第七名。1876至1881年,嚴修跟隨舉人張紳攻讀《詩經》《書經》《禮記》《左傳》《朱子匯參》,並到輔仁書院、問津書院按期應試各課,所做課藝常名列前茅。1878年,嚴修年18歲時應院試,補凜膳生。隨著在科舉道路上的順風順水,嚴修獵取的書籍范圍也越來越廣。1881年,嚴修21歲時將《國語》《法言》《文選》《絳史》《經義述聞》等通讀完畢,且還常溫習《易》《詩》等。1883年,嚴修23歲時應順天鄉試,中舉人,得到正考官徐桐對其經藝卷的大加稱贊。嚴修回津後受到北洋大臣李鴻章的接見。

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科進士,殿試位列二甲第十一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二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貴州學政期間,任內曾捐資辦學。戊戌新政期間,嚴修上奏要求改革科舉制度,開辦經濟特科,但守舊大臣卻阻撓遷延,遲遲不辦,光緒帝於1898年7月13下詔催迫,總理衙門與禮部才勉強定出章程,公佈施行。但僅隔兩個多月,戊戌政變就發生瞭被慈禧廢止。嚴修因奏請開經濟特科事得罪體仁閣大學士徐桐等清末守舊派官僚,1898年於貴州學政任滿回京後被開去翰林院一切差使,僅留編修空名。

戊戌變法失敗後,經濟特科罷停,嚴修仍相信中國必須變法維新,故辭官舉傢返鄉在天津棄政從教,嘗試興辦新式教育。嚴修最初在傢中舉辦嚴氏傢塾,即“嚴館”,聘請北洋水師學堂畢業的張伯苓任教,教授學生學習英文、數學及理化,此外還提倡體育教育,讓學生學習跳高,在當時屬罕見之舉。 1901年,嚴修受 《辛醜條約》刺激,先遣長子嚴智崇、次子嚴智怡隨日本人大野赴日本短期進修日語並親自到日本考察學務。同年,嚴修與張伯苓商議創辦蒙養小學堂,第二年擴充後,改名為天津民立第一小學堂。

1902年,他又親送嚴智崇、嚴智怡赴日留學。

1903年,嚴修從日本考察歸來,袁世凱親自造訪力邀其出任直隸學校司督辦。嚴修在主管直隸省學務的一年時間內,大力推行新政,要求每個府縣必須設立一座學堂,同時設立一座師范學校。嚴修親自主持建立瞭天津模范小學天河師范學堂北洋師范學堂直隸女子師范學堂直隸高等法政學堂等校。1904年,嚴修偕張伯苓一同赴日本考察新式教育。1904年10月17日,嚴修創辦“私立中學堂”,1904年底,按照嚴修的意見,張伯苓將學堂更名為“私立敬業中學堂”,取“肅敬受業”之意。後稱 “私立第一中學堂”,1907年改稱“南開中學堂”,1912年改稱為“南開中學校”。南開學校創辦之初,嚴修即提出瞭“尚公”“尚能”的主張,張伯苓亦在多次演講中提倡,並在辦學過程中始終堅持公、能兩個維度的教育。

1905年,學部設立後,他任侍郎。同年,在嚴修的主持下,把設在天津城西如意庵的私立中法學堂,改組為如意庵官立中學堂

1908年,嚴修辭職後,回到天津繼續興辦教育。1909年,他仍主持順直教育事業。袁世凱被罷職後,嚴修也被清廷禠職。

1918年10月,嚴修偕張伯苓去美國考察教育,途經日本考察時,正在日本讀書的周恩來等陪嚴修參觀遊覽考察。1919年9月25日,南開增設大學部

1920年,在南開大學就讀的周恩來參加學生運動後被捕,出獄後失學,嚴修出資7000元的設立“嚴修獎學金”,經南開大學校董會討論,決定資助周恩來和教員李琴湘之子李福景赴歐勤工儉學。1921年,嚴修有感於存社詩文唱和興盛,在天津發起成立瞭城南詩社。其主持城南詩社期間,層屢邀社員到八裡臺的南開大學和附近的青龍潭(今天津水上公園內)相聚,講授並觀摩詩文創作。

1923年5月南開學校大學部遷到八裡臺的新校址。1923年9月,增設女中部(前身為嚴氏女塾,後更名嚴氏女學、嚴氏女中,1923年更名為南開女中。)

1927年,嚴修倡議成立一個教授國學的崇化學會

1928年,南開學校增設小學部。

他在南開學校設立瞭嚴范孫獎學金周恩來在去日本留學及以後留法勤工儉學時,都得過嚴修的巨額資助。

1928年12月底,嚴修應天津警備司令傅作義之邀,帶病出席天津至楊村公路竣工儀式時受寒,歸傢即臥床不起。1929年3月2日,嚴修病體略有起色,他邀集好友華世奎趙元禮、林墨青、陳寶泉等相見,作詩自挽:“小時無意逢詹尹,斷我天年可七旬。向道青春難便老,誰知白發急催人。幾番失馬翻僥幸,廿載懸車得隱淪。從此長辭復何恨?九泉相待幾交親。”3月14日23時,嚴修因病逝世,享年69歲。天津《大公報》刊發社評《悼嚴范孫先生》,謂其逝世“誠為學界之大不幸”,“就過去人物言之,嚴氏之持身處世,殆不愧為舊世紀一代完人”。

赞(0)